基于大客流因素影响地铁正点运营的应对方案分析

2020-12-15 10:52王仙君
西部论丛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客流量客流车站

王仙君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客流因素对地铁正点运营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大客流因素影响地铁正点运营的应对方案,在确保地铁的运行安全性的前提下,加大客流的控制力度。通过对基于大客流因素影响地铁正点运营应对方案的分析与了解,以期提高地铁运营质量和运输服务水平,以此来为乘客提供更加优质化的服务。

关键词:大客流因素;地铁;正点运营;应对方案

1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兴起,地铁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客流量不断增长,给地铁运营组织工作带来较大挑战。大客流状态下,地铁车站内易出现客流拥堵、乘客上下车时间延长、乘车秩序较难维持等问题,尤其是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因大客流影响列车运行正点率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从系统运能、客流组织、设施设备等方面入手,保证大客流情况下列车的正点率,做到快速安全地运输乘客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要课题。

2 客流因素影响剖析

通过对客流因素影响的分析与了解,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帮助我们及时的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确保地铁的高质量运行,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以此就能为乘客的出行提供便利。下面,就针对客流因素影响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2.1 客流因素影响时段和站点。时间阶段的不同和地铁站点的不同,都会给地铁车站客流量带来影响。其中,客流因素一般都影响早晚高峰时段,且时间大多集中在7:00-9:00和17:00-19:00,且在工作日客流量尤其突出。此外,在较大的站点一般客流量较大,而客流大站一般都集中旅游、大型楼盘的聚集地。

2.2 客流因素和影响形式。客流量大是客流因素的主要表现形式。客流量增加势必会导致地铁车站、列车出现高负荷运行情况。站台以及列车拥挤度的增加,会延长列车的停站时间,从而提高了列车延误的概率。此外,由于拥挤度增加,乘客在上下车时就会出现夹人夹物现象,处理此类问题又会进一步增加列车停站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大客流车站的合理管控,减少延误及事故的发生。

3.3 客流因素影响范围。虽然客流因素对列车的影响程度小于列车故障问题对列车的影响程度,但是其影响的范围较为广泛。在早晚高峰时段,客流增加,行车间隔缩小,一趟列车的延误将会导致后续列车也无法正常运行。据不完全统计,早晚高峰出现一列车次晚点,将至少导致后续2-3列车的排队晚点,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线路列车的正常运行秩序。

3应对措施和建议

3.1 优化列车组织方式,提高运输能力。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选择乘坐地铁出行的乘客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只有合理的分析出客流流量和流向,并积极的寻找组织行车的切入点和契合点,不断的实现列车组织方式的合理优化,就能有效的提高列车的运输能力。以广州的地铁3号线为例,其客流量已居广州地铁网之首,列车已经处于严重的超负荷状态。因此,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相关部门就应及时的统计早晚高峰时地铁站的人流量,并根据具体的数据情况来合理的采取优化措施,确保在不增加路程折返压力的情况下,来实现人流量的疏通,这样就能为乘客的安全出行提高多样化的出行路线,确保为乘客提供服务。

3.2 加大客控力度,确保客运组织安全有序。大客流状态下车站客流压力巨大,易引起秩序失控的情况。因此,除了提升系统运能,还需要做好车站内的客流组织,控制系统内的客流总量及客流状态,确保客流状态的稳定有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客流组织:

(1)调整车站最大客流疏运能力。提升出入口楼梯及自动扶梯的通行能力,在楼梯口进行疏导,根据客流流向及时改变自动扶梯的运行方向,及时疏散客流;做好票务组织,提升售票能力,必要时发售预制票或应急纸票;简化安检程序,改全检为抽检的形式,通过引导避免乘客全部聚集在一处设备进行安检的情况;提升进出站闸机通过能力,采用灵活的检票方式;增加自动售检票设备的数量,并合理布局位置,提高设备的性能,降低设备故障率,缩短故障維修时间;提升车门通过能力,加强站台乘客上下车的组织。

(2)控制客流总量。①单站客流控制:当以进站客流为主时,加快乘客上车离站,以出站客流为主时,需减缓列车到站的频率,以避免因列车密集到达而增加车站的客流总量;乘客通过出入口进出车站,一方面需加快乘客从出口离开车站的速度,另一方面需控制出入口进站人数,车站客流控制遵循由下至上、由内至外的人潮控制原则,采取控三级客流控制方法。②线路及线网级控制:单站级客流控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时,应采取单线级或线网及客流联控模式。主要方法是单线多个车站或线网多个车站同时进行客流控制和引导,以减少单线或线网的客流输入总量,从而缓解站内客流站压力,确保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

(3)提升客流有序性。①对于车站而言,站内客流有进站客流、出站客流和换乘客流三类,为了减少客流流线的冲突,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通过在出入口和站厅设置铁马和隔离带、加派人手进行现场引导等方式灵活组织站内流线。②加强引导及信息传达。乘客行为在信息充足和信息不足的情况下有很大的差别,为乘客提供充足的信息能有效增强乘客的有序性,减少安全隐患。在大客流发生时,需密切关注各车站的乘客动态,在关键点设置一定的提示语,车站需加强站内外引导,实现对乘客客流量的合理管控。

3.3 强化关键卡控和硬件保障,防止夹人夹物。客流量加大,就会导致列车出现夹人或者夹物的情况。因此,就应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置一定的关键卡控,并确保距离楼梯口或者扶梯2m以上的缓冲空间,这样就能增大乘客与列车之间的距离,避免对乘客的身体造成伤害。而对于车站的关键部位,还应有效的做好乘客的疏导工作,提高乘客的上下车速度,避免出现拥堵堵塞的情况。此外,地铁部门还应做好站台流程的细化工作,密切的关注各个车站的乘客动态,实现对乘客客流量的合理管控。地铁部门还应做好硬件的保障工作,可以通过增设红外线的方式,来监测乘客的出行动态,避免列车出现夹人夹物的现象。

4 总结

不断的研究与分析大客流因素影响地铁正点运营的应对方案,对于有效的提高地铁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对客流因素影响进行剖析,进而从优化列车组织方式,提高运输能力、加大客控力度,确保客运组织安全有序以及强化关键卡控和硬件保障,防止夹人夹物三个方面来合理的管控列车的客流量,避免车站内出现拥堵的情况,以此就能保障列车的行驶安全,确保为乘客提供更加优质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文.客流因素影响地铁正点运营的分析与对策[J].都市快轨交通,2016,29(6):73-76.

[2] 曾伟军.关于地铁列车运行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3] 费安萍.大客流地铁运营组织[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2).

猜你喜欢
客流量客流车站
车站一角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对地铁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地铁开,玩起来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地铁换乘客流预警及应对
地铁线网客流优化配置研究与应用
时空守护者之车站遇险
地铁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