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音乐之美

2020-12-15 10:52付丝雨
西部论丛 2020年14期
关键词:音乐

摘 要:江南丝竹是我国传统器乐乐种中极其有影响力的一支,广泛流行于江浙一带,虽仅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因其独特的演奏风格、乐队编制和乐曲而被大家熟知喜爱。江南丝竹属于丝竹乐的一种,是中国丝竹音乐的一个地域化乐种分支,有着它自身特定的文化背景,这个乐种所展现出的风格、表演魅力以及演奏手法等都与江南地区特有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独具特点的民间音乐曲调、文人墨客的清新淡雅、悠闲安逸的生活氛围、表演艺术家自娱型的演奏状态种种因素孕育出了江南丝竹音乐的独特之美。

关键词:江南丝竹;传统器乐;音乐

现在我们在音乐会或是在接触到的江南丝竹音乐,都已经不是这种自娱型的风格,现在的江南丝竹主要是以表演为主,面向观众,需要灯光、舞台、服装、乐谱,在人数编制多的时候,还需要指挥。这种形式虽然在技术上和表演水平有了更大的进步和提高,但是似乎就缺少了江南丝竹安逸闲散的气氛和特点。过去的江南丝竹大量来源于当地民间小调,或者是与当地的民俗活动和民间生活息息相关,旋律有着独特的江南水乡风韵,无论人文人聚会,还是百姓自己演奏江南丝竹,都是为了自我熏陶,自我陶醉,享受演奏的过程,所以自娱的状态是江南丝竹中呈现最多的,从江南丝竹的旋律以及演奏者的状态都可以强烈感受到这一点。本文简要从演奏风格特征以及曲目类型对过去自娱型江南丝竹演奏进行简要分析。

一、江南丝竹的演奏风格及特征

江南丝竹主要以小型乐队的形式来演奏,乐器组合十分灵活,可根据不同的乐曲需要和演奏时的客观条件来组合乐队编制,既可用两三件乐器,也可多至七八件乐器,江南丝竹常用乐器有:笛、箫、笙、琵琶、扬琴、小三弦、二胡、中胡、板、鼓等。如果每种乐器一人演奏就称为单挡,有时也可用双挡组合乐队。在民间传统中,对每件乐器的演奏都有恰如其分的比喻,“糯胡琴,细琵琶,脆笛子,暗扬琴,十里听到凤凰箫,五里传出三弦声。”还有“二胡一条线。笛子打打点,箫进又出,琵琶筛筛边,双清当板压,扬琴一捧烟。”各个乐器相辅相成,从色彩到功能融合在一起,使得江南丝竹音乐错落有致,恰似小桥流水,沁人心脾。

江南丝竹的音乐深受吴文化的影响,曲调风格清新欢快、明朗活泼,水乡文化显露无疑,从曲调中就能勾勒出山清水秀的江南风貌、民间安逸富足的生活百态和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乐观性格。江南丝竹多用羽、微、商调式,调式转换也多为同宫体系内调式交替,演奏时主要以笛子和二胡演奏旋律的骨干音,其它的乐器在旋律骨干音的基础上即兴加花修饰或者对比旋律演奏,各自灵活发挥自身乐器的特点,相互烘托,运用旋律上的配合与对比来使乐曲既有变化而又融合一体,动静得当,简繁有序,和谐的支声复调,将音乐表现得更加乐趣生动,回味无穷。节拍方面,江南丝竹以四二拍和四四拍为主,但由于音乐情绪的需要,经常变换拍子形成了反映音乐风格的混合节拍。江南丝竹多用八分、附点、前十六、后十六以及加花形成的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节奏丰富多变,以表达音乐欢快的情绪。江南丝竹的曲体结构有民间音乐中极其常见曲牌联缀、单曲变奏,还有以板式变化手法构成的曲式结构,乐曲以一个曲牌为主体,运用变化板式的手法产生一首大型套曲,这是江南丝竹音乐一个常见的单曲板式变奏体手法,多段体乐曲各部分是慢、快、慢、快、急的交替,乐曲结束时常转为散板或慢板,力度由强转弱,音乐渐渐消失,乐曲的结构层次分明。

由上所述,江南丝竹音乐无论是由主观还是客观因素所致,音乐风格特点必然是韵味浓厚,旋律轻重有序,演奏虚实相间,情绪连绵起伏,乐器相互呼应,千变万化的丰富音响,轻重缓急的演奏张力这都是是江南丝竹特有的风韵。

二、江南丝竹曲目类型

江南丝竹传统乐曲在我国民间流传已久,有着非常丰富的遗存和积累。由于素材来源、生活范围以及传播途径的不同,可将这些曲目分为不尽相同,但却密切关联的三种类型:1.清末民初前即流行于民间,与民间艺人和民俗活动相关的“民间传统乐曲”;2.以自娱为乐与文人活动演奏相关的“雅集改编乐曲”;3.20世纪后期开始出现的由专业音乐家创作的“专业创作乐曲”。

“民间传统乐曲”可谓说是这三类乐曲中由来最长、最为多样、最具传统文化特色以及最基本的一部分曲目。民间传统乐曲的音乐材料多来源于南北曲和明清时调小曲在器乐演奏领域的延续,还有的是戏曲唱腔曲牌和说唱“板头曲”、过场曲,还有一些则是流传久远的丝竹乐合奏曲目和其它乐种优秀曲目的移植改编。其中来源于南北曲和明清时调小曲的曲目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有《望妆台》、《玉芙蓉》、《玉娥郎》、《清音》、《老清音》、《新清音》、《满江红》、《春来曲》、《渔歌》等曲。这种类型的江南丝竹乐曲体裁,多为单曲体结构,沿袭了旧时的曲体结构,与江南各地流传的南北曲、时调小曲的结构形态有着直接的亲缘关系。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所列当时苏州等地流行的使用琵琶、弦子、月琴、植板等乐器伴奏的“小唱”曲目,一部分即与今各地收集的江南丝竹曲目相同,其中《四大景》、《跌落金钱》、《到春来》、《满江红》等都属于此列。文中所涉曲目《四大景》,又名《玉娥郎》,在江南丝竹套曲当中,此曲即为被联套的具有母曲特点的核心曲牌之一。《玉娥郎》之所以又另有《四大景》别称,是因为此曲的唱词内容多以“四季景物为序”进行铺陈,故而得这一别称。《玉娥郎》作为丝竹乐曲被民间社班多用于在喜庆活动中演奏, 经历不同班社的传承和加花变奏,即又变体为《清音》、《老清音》、《新清音》等曲,并成為《四合如意》类套曲的核心曲目和《行街四合》等曲目的基本音乐素材。由此可看出,一些与明清南北曲和时调小曲等曲目同名的江南丝竹乐曲实际上就是一些有歌词可唱的南北曲小令和俚曲时调,这些小令和时调存在于民间艺人的艺术生活实践中, 这些艺人常聚在一起用自己的乐器合奏这些小调, 久而久之这些曲目也就衍变成江南丝竹的器乐曲在江南地区流传,综上所述,说江南丝竹来源于民间小调是有依据的。

民间传统乐曲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戏曲声腔曲牌、说唱“板头曲”和在本地区古老传统曲目基础上衍变而成的同母系曲目及其各变体曲目。这些曲目前者大多数为明清时期江浙一带地方戏曲和说唱曲种表演当中穿插演奏的器乐曲牌或“幕前曲”、“板头曲”、“过场曲”,还有不少曲目本身就是丝竹乐器演奏的体裁。这类乐曲由于多具有渲染表演环境愉快、热闹气氛,吸引听众安静场面和贯穿故事情节的功能,所以曲体结构大都比较紧凑、旋律流畅,音乐也显欢快、活泼。由古老曲目演变而成的江南丝竹乐曲中较有代表性的曲目有《六板》、《中花六板》、《慢六板》、《小六板》、《老六板》、《快六板》、《花六板》、《阳八曲》、《倒八板》、《老三六》、《三六》、《花三六》、《中花三六》、《慢三六》等。这是江南丝竹传统曲目中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区域文化特色的一部分曲目,江南丝竹所谓的“八大名曲”,即大部分在此类中,这些丝竹乐曲的曲体结构,多数为多段体和套曲(联曲)体结构。

“雅集编配乐曲”是文人音乐家和丝竹乐社的成员集会时因“致雅”追求而采用传统乐曲或民间曲调整理、编配的丝竹乐合奏曲目。这一类曲目以20世纪初上海文人乐社“大同乐会”移植古典琵琶曲目《夕阳箫鼓》为江南丝竹新曲《春江花月夜》为标志和开端。代表曲目主要有《春江花月夜》、《普庵咒》、《高山流水》、《月儿高》、《小霓裳》等。这些乐曲大部分来源于民国初期前,在江浙地区流传并发行的古典琵琶曲集,并且以其中的“文板”类琵琶曲目为主体。如华秋苹编《华秋苹琵琶谱》,李芳园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和《瀛州古调》等,其中尤以浙江平湖李芳园《琵琶新谱》对此类丝竹乐曲形成影响最大,其中大多数曲目都成为江南丝竹乐社移植演奏的对象。这类由古典乐曲移植改编的曲目为江南丝竹乐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首开文人移植编曲、创新发展之先河,为近现代器乐演奏家和作曲家整理、加工、改编的江南丝竹曲目,积淀了曲目基础和成功经验,同时,使江南丝竹开始进入中国民族器乐演奏群体的文化视野,并由此登上纯器乐合奏鉴赏表演的“大雅之堂”。

最后一类“专业创作乐曲”是近现代作曲家们在继承传统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运用专业音乐创作手法,以更新的或原创性的乐思和结构,沿用传统合奏样式所创作的崭新风貌的创作曲目。代表曲目主要有顾冠仁的《绿野》,胡登跳《江畔》,乔惟进《秦淮月》,朱毅《梅花引》等。这一批江南丝竹优秀作品,大都具有传统江南丝竹乐曲的韵味、格调,并且还有灵活多样的乐器组合方式和专业音乐写作的多样手法,是具有时代生活气息的新丝竹乐曲,与当代的现实生活相呼应,这一类江南丝竹新创作品的产生,为江南丝竹音乐又开拓出了一个现代音乐创新性窗口,这一发展趋势理所应当被视为是这一传统小型器乐合奏种类,在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动态发展的一种自然延伸和合理选择。

江南丝竹乐种不断在发展,在积累,在沉淀,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曲目类型可以说是经过了众多音乐家们、表演家门、作曲家们的反复实践,从江南丝竹的发展演变上我们可以如实看到出一个乐种音乐与社会生活同步发展所必然要经历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更新,从传统中创新,再成为传统,再创新,这个所有传统音乐都不可避免的艺术发展过程,使我们所有学音乐的人都应该不断去揣摩和经历的,传统江南丝竹的魅力深刻在我们心中,从中我们也要不断发现新的元素,推动它继续向前随着时代的河流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芳芳.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己足压千红——江南丝竹文化蕴涵探析[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1.

[2] 刘璇.江南丝竹音乐的再生性及其美学意义——以“五代同堂”作品为例[D].江苏:南京艺术学院,2009.

[3] 倪娜.论江南丝竹音乐的生命精神[D].江苏:南京艺术学院,2007.

作者簡介:付丝雨(1991—),女,汉族,四川成都。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3D环绕音乐
“音乐之国”
音乐快感缺失
音乐
音乐
有一群人,他们用视觉听音乐
音乐部落格
父亲的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