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川
摘 要:人文精神由审美、情感和理想信念等许多因素共同组成,人文精神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给人以美的思想寄托,启发人们的智慧,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而舞蹈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人们通过身体的舞动传递爱与力量,传递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对于社会形态或者日常生活的点滴感受。因此,舞蹈作为一种传承至今的艺术形式,不能只仅仅通过技巧和能力对其进行评判,更应该将其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将人文精神融合其中。通过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向人们传递人文精神,传递一种美的享受。
关键词:舞蹈艺术;人文精神;策略
一、人文和人文精神的含义
(一)人文的含义
人文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最基本的精神品质,始终在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在人际交往之中不断探索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指引人们向着更好的未来前进。并且强调人从出生到成长,从精神品质到永久追求,人文主义至关重要。人本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等多个方面共同组成人文主义。陈旭光先生曾在《艺术的意蕴》中说过:“人文精神也就是人类自我关怀,主要体现在对人尊严、价值以及生命的维护、关心和不懈追求,对人类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文化高度重视和珍惜,是对全方位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认可与塑造”。
(二)人文精神的含义
人文精神将以人为本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方向,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以及一个人发展的各个层面,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精神关怀,体现了对人类的尊严、生命价值以及人生追求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对于一个人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以及对于一个人人格发展的塑造以及肯定。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人文精神能使人為自己、为自己的行为树立一个道德法则及目标,以此来约束并激励自己[1]。
二、舞蹈艺术中人文精神提升策略
(一)制定教学目标,明确评估机制
舞蹈作为一种通过直观的人体动作形态来表达人们情感的艺术,可以通过其肢体形态来构建人们的思维,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爱与力量。要想提升舞蹈艺术中的人文精神,首先要制定好教育教学的目标,明确教育教学的机制。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深入地探索舞蹈的内在属性特征,只有确立目标才可以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有效地提高舞蹈教育的整体层次,提升教育的质量。将人文精神融汇到舞蹈艺术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表演舞蹈的基础上对舞蹈形成深入理解,具备舞蹈演绎的能力,培养具有优美体态、健康心理素质的综合型舞蹈艺术应用人才[2]。其次还需要有科学的教育教学机制,将其作为舞蹈教学目标的方向引领,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保证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因此舞蹈教学的评价机制不能单纯地以动作作为考核指标,还要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感知,综合考核,以求更好地彰显舞蹈教育的人文理念。
(二)正视求异思想,拓展教学方式
保持自己的个性,也是舞蹈艺术中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形式。个性是一个人自身具有的性格的倾向性、标志性,且具有较为稳定的性质。因此教育教学的内容不应该压抑学生的个性,应该以学生的个性为中心,革新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舞蹈演绎中表现自我,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所以要想提升学生舞蹈艺术中的人文表现力,就应该全面地拓展教育教学的内容,极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强化学生在舞蹈艺术演绎方面的人文理论基础,引领学生深入探索舞蹈的编排及创作内涵。只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受舞蹈的深层情感,才可以更好地体会和掌握各种舞蹈的文化。针对现在存在的机械性模仿的教育教学思维,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应该根据自身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懂得怎样学习舞蹈。学生的思想以个性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探索式、协作式等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型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探究精神给予一定的肯定,培养广大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积极合作,主动沟通和交流。
(三)加强师生互动,渗透人文精神
在舞蹈的教育教学中想要提升人文精神,不仅需要广大教师进行动作的传授以及相关理论的传授,还需要引导学生塑造人物的灵魂,理解人物的创作背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师资深的舞蹈能力作为教授的基础,将各种形式的教育模式作为创新的重点,而人文精神是舞蹈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只有将三者合一,才可以充分地理解与体会舞蹈艺术中人文精神的独特魅力和独特价值[3]。因此,舞蹈教师可以积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对于审美以及情感进行理性分析,促使学生理性地认识他们的学习思想,激发他们的内在创作潜力。同时教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动作技能的同时,自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使学生和老师共同深入到舞蹈的世界中去。学生和教师皆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通过思想的碰撞加深舞蹈内涵的深入学习,理解每一支舞蹈的人文背景和人文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舞蹈的人文精神渗透在舞蹈艺术教学的各个方面。
三、讨论
综上所述,积极提升舞蹈艺术中的人文精神,可以提升学校在舞蹈艺术教育教学方面的教学层次,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师和学生在舞蹈艺术的探索过程中深入了解每一支舞蹈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理念。在舞蹈艺术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舞蹈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品位。
参考文献
[1] 杨珂.舞蹈艺术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与体现[J].艺术科技,2019,(1):157.
[2] 玛依莎.浅谈人文精神在中国舞蹈艺术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1,(24):131.
[3] 万千.舞蹈艺术中人文精神的体现与教学提升策略[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107: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