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傲与谦卑

2020-12-15 06:58叶春雷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权势道家孟子

叶春雷

《礼记》对“礼”的定义,“卑己以尊人”,就显示了儒家谦谦君子的风度。《论语·乡党》中有一段,记载孔子对人的谦恭:“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这段文字中,有个“式”字,这个字表示一种礼仪,即站在车上,以手扶着车前的横木,对人表示敬意。孔子对穿丧服和背负国家图籍的人,都用“式”这种礼仪表达他对对方的同情与敬意。这里有对生命的尊重,也有对文化的敬意。儒家人格的谦卑是很动人的。孔子带着盲人赴宴,一定要向盲人一一介绍筵席上的宾客,并且每个宾客坐在什么位置,也一一向盲人讲清楚。谦卑源于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人格平等的热烈向往。

儒家人格也有他的高傲。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一种“浩然之气”,是儒家人格的高傲处。孟子强调:“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在孟子眼中,权力必须向才华低头。所以他谆谆告诫读书人:“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意思是,你要给有权势的人提意见,千万不要被他巍巍赫赫的形象吓倒了。你要在内心里藐视他,要理直气壮地陈述你的观点。自然,不是藐视他这个人,而是藐视他代表的那个权位。

儒家人格的高傲和謙卑,是统一的。高傲是针对他人的财富与权势而言的,能不被这财富和权势压倒,能坚持真理,能活出自己的本来面目。谦卑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是对人格平等的炽热追求,是渴望与人和谐相处这一内在动力的必然结果。

道家人格,有他的高傲,也有他的谦卑。

庄子说:“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是道家人格的高傲。这种高傲,表现在“块然独立”的决绝和勇气,不受外在舆论的干扰,一心做自己的事情(自然不是干坏事)。庄子的意义,就在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走自己的路,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大家都夸我,我也不更加奋勉;大家都骂我,我也不更加沮丧。这就是一种生命的独立意志,是一种人格的高傲。

道家人格的谦卑,在于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渺小。庄子在《秋水》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这里的“中国”是指中原地区,同四海相比,中原不过是谷仓中的一粒米。那么以此类推,中原里的每一个人,那又像什么呢?道家将生命的渺小感,表达得非常形象生动。人意识到了自身的渺小和有限,就要学会给生命用减法。这也就是老子所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所谓“无为”,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谦卑,尊重万物自身的规律,让其按照自己的意志生长,做到庄子所说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一旦放弃了主宰万物的念头,在自然万物面前低下自己傲慢的头颅,人就懂得了与万物和谐相处,生命的本质就自然显现了出来。

我们的文化有高傲的地方,但不是傲慢;也有谦卑的地方,绝不是懦弱。面对强权,面对恶势力,面对敌国的入侵,这高傲的一面,充分展开,于是有了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的搏杀;面对弱者,面对骨肉同胞,面对亲人和朋友,甚至面对一棵草,一只蚂蚁,这谦卑的一面,充分展开,以一颗慈悲之心,普度众生,对每一个生命一视同仁,对每一个生命表示尊敬,对每一个生命表示赞颂。“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孔子所谓“大同社会”的理想,大约就在这动人的谦卑之中吧。

(编辑  高倩)

猜你喜欢
权势道家孟子
骄傲与谦卑
磨刀不误砍柴工
动物的“恨”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十九)
狐假虎威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