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正伟
俗话说: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往往指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不当心,犯了别人的忌讳或触及痛处,从而造成隔阂与成见。夜读《康熙王朝》,书中记载,康熙皇帝有一次就碰到这种情况,但他所取的态度却别开生面,引人深思。
康熙暮年,牙齿尽脱。有一天,他同皇后带众嫔妃在御池钓鱼取乐。偶然钓起一只鳖,正准备收竿,鳖却脱钩溜掉,一个妃子叫道:“可惜,让王八逃走了。”皇后接茬说:“八成是个老鳖,没有了门牙,所以咬不住钩子。”
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当着没有了门牙的皇上,说王八没了门牙,犹如当着光头骂秃驴,犯了欺君之罪。大家一时都惶恐不安,人人手里捏着冷汗。也就在这时,偏有一个生事的妃子,“斜视康熙而笑不止”。斜视而笑,那媚态分明是挑逗:“瞧,骂了你吧!”那眼神,谁都会被撩起火来。
“康熙怒,以为言者无意,笑者有心,因貶妃终身不得近御。”看来,康熙不愧一代名君,他善于明辨是非,不追究皇后“无心”之举,却出人意料地贬了妃子“有意之为”。康熙在处理“无意”与“有心”之时表现出清醒冷静的头脑和敏锐智慧的判断力,令人叫绝。
“无意”与“有心”属于矛盾的两个方面,如何区分和把握这两个方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弟子规》有言:“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意思是,无意中犯的过失,叫错;有意犯下的过失,叫恶。直截了当给“无意”和“有心”下了定义。宋明理学家朱熹也认为:有心者,刻意为之也,自然有痕迹;无心者,不可端倪也,俨然见高格。可见,“无意”是善良的,“有心”是叵测的。? ? ?
《古今笑史》上有一则故事:昔年,有个人叩问科举考试能否中选,就写个“串”字,请测字先生测卜。测字先生说:“不但乡试得中,礼部的进士考试也能捷足高登,金榜题名。”另有一考生在旁,见“串”字吉祥,也书写个“串”,让测字先生观看。先生说:“你不仅不能中举,还要得一场大病。”问先生这是为何,先生说:“那人是无心写了个‘串字,所以应当按本字去测,‘串字含有两个‘中字;你是有心测这个‘串字,‘串下加‘心,乃是个‘患字。怎么会吉利呢?”同一“串”字,无心者两“中”,有心者为“患”。故事虽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却反映出有心与无心的区别之大。
“无意”之言,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毫无针对性和目的性,可谓“无心插柳”。“有心”之举,权衡之后,包藏祸心,怀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和阴谋,实属“有心栽花”。“无意”虽然缺少智慧,但诚实坦率,无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损人利己的初心;“有心”貌似耐人寻味,却阴险狡狯,有挑拨是非,火上浇油,节外生枝的成分。如果把“无意”当“有心”,就可能有失公允,做出糊涂的判断,事后悔之莫及。如果把“有心”当无意,则可能被花言巧语和谄笑令色所迷惑,麻痹大意,疏于防范,让小人得逞。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是蒲松龄的是非观、善恶观,把“心”引入到判断“无意”与“有心”标准中来是蒲公的一大创造。这四句话还可进一步补充出其未尽的含义,即:“无心为善,应予重赏;有心为恶,应予重罚。”人,一生都有过失,都有过错。如果“无心”所犯,尔后又能及时纠改,则情有可原。如果“有意”而为,而且变本加厉,不思悔改,则不可原谅。
佛教有句禅语:要知天上意,须在云中取,要知心内事,须辨眼中神。其寓意在于告诫人们,对待“无心”之举,一定要明白“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个常理,怀着宽恕的心态,原谅对方不小心“一时说漏了嘴”。对待“有意”为之,一定要坚持“火眼金睛”识本心的原则,抱着言者有意,听者无心的姿态,瓦解对方幸灾乐祸,“看水涨河塌”的企图。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失之理性,不加判断,就脸红脖子粗地大动干戈,岂不正好上了“有心”的歪当,反而伤了“无意”的和气,事后有可能追悔莫及。
(编辑 余从/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