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视角下跨学科科研合作运行机制研究

2020-12-15 10:54曾粤亮司莉
图书与情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斯坦福大学运行机制

曾粤亮 司莉

摘   要:跨学科科研合作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形式和趋势,将对未来科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知识创新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深入研究跨学科科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厘清合作中的关键要素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推动合作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机构为例,从价值感知与合作氛围、学术交流模式与科研基础设施、团队凝聚力、利益保障机制、宗旨和目标、政策与战略、科研资助、管理模式等八个方面,对组织视角下的跨学科科研合作实践关键要素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组织视角下跨学科科研合作运行模型,涵盖3层要素,即“3个阶段、1个纽带、8个影响因素”。

关键词:跨学科科研合作;运行机制;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机构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0028

Abstract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s an important form and trend of academic research. It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futur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ogress. Exploring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clarifying its key elements and mechanism will help promote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laboration. The article takes Stanford University'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stitutions as examples to analyze the key element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 in views of the value perception and collaboration atmosphere, academic communication mod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team cohesion, interest protection mechanism, mission and objectives,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research funding, and management models. Based on case analysis, it builds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operation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 covering three layers of elements, namely "Three stages, one link, eight influencing factors".

Key word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operational mechanism; Stanford University;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stitutions

1   引言

在开放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突破单一学科局限走向跨学科研究模式的趋势愈加明显,而科研环境变革也促使科学研究朝着合作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跨学科科研合作(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趋势,也是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形式。跨学科科研合作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类型之一,表示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以研究问题为导向,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实现知识共享和融合,并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是真正推动学科创新、知识发现、科学进步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Klein和Falk-Krzesinskib[1]指出,跨学科科研合作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复杂科学难题和社会问题所必需的途径,这些问题需要不止一门学科的专业知识。目前,国内外虽已逐渐建立不同规模和形式的跨学科科研合作团队或机构,但聚焦于合作而探究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尚付阙如。深入研究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关键要素和作用机制,能够帮助利益相关者进行科学规划、布局与实施,推动合作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根据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跨学科科研合作存在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组织模式。根据相关文献,本研究认为按照合作促成的因素及合作规模,跨学科科研合作可以划分为个人自发形成的合作、科研项目组成的团队合作、跨学科研究实体组织的合作等3种主要模式,形成“个体——项目团队——实体组织”的层次。2015年,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在《跨学科任务小组报告》中从组织实体层面出发,认为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s)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组织形式[2]。Tash[3]也认为,虽然跨学科科研合作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但是跨学科研究中心是促进跨学科科研合作最显著的手段,它能够提供合作空间、专门用于研究的资金、并且聚焦于特定领域。此外,Stahler和Tash[4]指出,跨學科研究中心可以大大提高高校吸引外部资金的能力,为科研人员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提供机会,并且提高研究型大学特定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和声望。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新的科研环境下,依托于跨学科研究机构的合作既属于跨学科研究实体组织的合作,同时也为个人自发形成的合作、科研项目组成的团队合作提供了平台和机会。因此,本研究从组织视角出发探究跨学科研究机构中跨学科科研合作的运行机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最佳实践,在此基础上构建组织视角下跨学科科研合作运行机制模型,为跨学科研究机构开展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的跨学科科研合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2   相关研究

2.1    跨学科研究的组织与治理

跨学科科研合作形式多种,除了个体自发形成的合作关系以外,大部分合作都是在某种类型的科研组织中开展的,相关研究聚焦于跨学科科研组织的运行与治理。

(1)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运行。吴树山等[5]提出,跨学科科研组织的共性战略包括3个方面:发展目标的确立、要素条件的建立、运行机制的健全;水超和孙智信[6]认为,跨学科科研组织高效运行和创新需把握6点,包括战略目标、组织结构、评价机制、交流制度、激励制度、环境建设,其中,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是重点内容;文少保和杨连生[7]介绍了美国高校自治型跨学科研究组织,认为其顺利发展得益于科学的运行机制,包括领导决策机制、人才进入选择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成果转化机制。

(2)跨学科科研组织的治理。文少保和毕颖[8]认为,在跨学科科研合作中,研究资产专用、合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得高校跨学科科研团队成员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包括潜在合作者刻意隐瞒个人科学知识、技术和信誉,合作“搭便车”现象,需要在3个方面进行治理,即事前防范治理、事中监督治理、事后激励治理;周朝成[9]认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存在学科文化、学科权力、学科利益层面的冲突,共同治理学科冲突需要具备4个要素:共同目标、利益分享机制、权力制衡机制、文化共同话语框架。

2.2    组织视角下跨学科科研合作运行的影响因素

Rhoten[10]以美国六个跨学科研究中心为样本探究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合作与管理问题,发现在学术语境下,高校需在体制和专业上适应学术实践网络和社区网络,并且明确团队合作的目标;Bishop等[11]对美国田纳西大学的国家数学与生物合成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al and Biological Synthesis)出版和合作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合作成功因素包括有组织的领导、积极的氛围、科研人员的合作能力;Heller和Michelassi[12]面向全美的外科研究部门主任开展调查,研究表明,提供种子资助和活跃的联系网络是推动跨学科科研合作的主要因素;Bindler等[13]总结了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资助的一个跨学科科研合作项目——“学校的青少年饮食和活动指导(Teen Eating and Activity Mentoring in Schools)”成功的主要方法,包括确立明确的组织结构、制定跨学科成员信息沟通计划、制定科研信息管理策略;Stone等[14]以杜克系统生物学中心(Duke Center for Systems Biology)创建的自由和开放式学术交流模式为例,认为开发一套允许不同学科科学家进行交流的共同语言、制定科学交流计划,可以增强不同学科科研人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研究以宏观的跨学科研究为视角探究其运行与治理机制,尚未聚焦于跨学科科研合作的需求与特点;而国外关注组织视角下跨学科科研合作运行的部分要素,研究較为零散,尚未形成系统。基于此,本研究以科研组织机构为视角,聚焦于跨学科科研合作,系统剖析合作的关键要素与作用机制。

3   案例的选取及其概况

目前在国内外,一批跨学科研究机构在跨学科科研合作方面已有比较突出的举措。如美国桑塔菲研究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斯坦福大学的独立跨学科研究机构系统、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等。然而,上述跨学科研究机构大多是从单个或少数几个方面推进跨学科科研合作,普遍未形成全面和成熟的运行体系。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科研合作实践相对成熟,表现在实践的历史长久、措施完善、范围广、影响显著。因此,笔者以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所为例进行研究。目前,斯坦福大学拥有18个指定的独立实验室、中心和研究所(见表1)。

4   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科研合作实践特点

斯坦福大学注重跨学科研究,致力于打破学科边际进行科研创新。与一般的跨学科研究不同,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最大的特色就是强调不同学科的合作。在长久的合作探索中,斯坦福大学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跨学科科研合作文化和模式,其特点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4.1    跨学科研究所跨越院系界限,强调和积极推动合作研究

跨学科研究所符合斯坦福大学跨越界限解决重大问题的长期传统,让科研人员聚集在一起,参与国际和经济研究、环境、能源、健康、全球安全等重大领域的研究项目,通过跨学科合作来解决这一系列的全球性挑战。

从跨学科研究机构概况表可以看出,这些独立的实验室、中心和研究所跨越院系界限,提供学科之间在物理和知识方面的交叉,为新思想的出现和人文科学的创新研究提供平台。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机构涉及多个前沿学科,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经济学、气象学、医药科学、材料科学、文化、能源太空等,均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领域,体现了这些跨学科研究机构及其研究的前沿性、重要性、创新性和应用性。

在跨学科合作模式方面,主要存在5种类型的学科交叉模式,分别是:化学+生物学(6所);文化+经济学(8所);环境+气候(3所);医药+卫生保健(8所);物理学+材料学+能源+太空(8所)。其中,有8所涵盖了一种学科交叉模式,6所涵盖了两种学科交叉模式,3所涵盖了三种学科交叉模式,1所涵盖了四种学科交叉模式。从中可以总结出两个主要的特点:学科交叉特征明显,科研人员的学科构成多样,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基础雄厚;一个研究所涉及多种模式的跨学科合作,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医学、工程等领域,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体现研究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应。

4.2    院系相邻的地理特点将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联系在一起

与其他学科的科研人员会面是形成合作和创建研究团队的第一步。在斯坦福大学,促成跨学科科研合作氛围的部分原因是七个学院(人文与科学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处在一个校区的同步位置,为来自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可以相互接触和合作,极大地鼓励合作探索。尽管斯坦福大学看起来像是一个非常大的地方,但地理空间上的便利性增加了与潜在合作者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使得合作的形成变得容易。斯坦福Bio-X中心主任Carla Shatz表示,当两个人同意谈话时,合作就会出现。除了空间上的便利,斯坦福大学还在科研资助、寻找合作者等方面为科研人员跨学科科研合作提供支持。

4.3    学生作为合作者加入跨学科研究项目

斯坦福大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很多机会参与跨越传统学科的研究项目。这种鼓励政策和实施项目不仅培养学生跨越学科边界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加强其合作能力,将学校的合作传统和精神贯彻到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跨学科科研合作经历和能力,不仅能促进创新性研究的发展,也能帮助学生为未来的研究、学术、工作做好准备。斯坦福大学目前面向研究生提供跨学科科研合作机会的举措包括:(1)为参与和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学生提供了专项奖学金——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奖学金(Stanford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Fellowship,SIGF)[16];(2)为研究生提供跨学科的暑期课程(The Stanford Graduate Summer Institute,SGSI)[17]并建立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关系网络。此外,面向本科生的举措包括:(1)开设多个跨学科教育项目;(2)鼓励与不同学科的学者合作,为本科生提供研究指导;(3)跨学科科研机构为本科生提供研究资助。

4.4    传统的合作文化激发创新性发现

学科交叉往往会导致新思想的出现和创新研究的发生。这一类型的研究发现包括潜在的能源、医疗技术以及全球健康或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斯坦福大学在多年前建立了促进跨学科合作研究的传统,以此推动创新研究和发现。1982年,时任教务长的Albert Hastorf签署了一项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呼吁跨学科研究所促进合作,这一举措使得跨学科科研合作有了官方的支持政策和指南[18]。第一批独立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实验室主要集中于硬科学(Hard Science)领域,但其后不久的其他实验室,如弗里曼斯波格利国际研究所、斯坦福经济研究与政策研究所和斯坦福人文中心则更多地关注到人文社会领域的重要问题。

4.5    专门建设的建筑为合作创造空间

为增加不同院系、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斯坦福大学建设了生物科学研究大楼詹姆斯·H·克拉克中心(James H. Clark Center),突破性地将来自不同院系的科研人员聚集在一起,为如何创造鼓励合作的空间定义了一个新模式。2003年,克拉克中心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内建成并开放,其特色在于开放式建筑和不同寻常的学科组合。克拉克中心位于医学学院、工程学院和人文科学学院的交汇处(示意图见图1)[19]。与传统的将学科分开的研究建筑不同,这座建筑的目的是激发各种学科之间的科研人员偶然相遇,作为枢纽让创新性的科学蓬勃发展。

5   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科研合作的运行

根据文献调研与网站调查结果,本文从价值感知与合作氛围、学术交流模式与科研基础设施、团队凝聚力、利益保障机制、宗旨和目标、政策与战略、科研资助、管理模式8个方面,对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实践进行剖析。

5.1    培养强烈的价值感知与浓厚的合作氛围

斯坦福大學在多年前建立了促进跨学科合作研究的传统,以此推动创新研究和发现,直到1982年有了官方的支持政策和指南。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并在关系世界发展、健康和知识生活等至关重要的领域取得层出不穷的、影响深刻的创新发现。发展到如今,在斯坦福大学,跨学科合作已经成为科研人员一种生活方式,嵌入在整个科研环境中,科研人员经常在科学发现和创新的道路上寻找不同学科的合作伙伴。科研人员对于跨学科科研合作的价值认同以及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科研合作的氛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科研人员既就职于各自的院系,同时又附属于跨学科研究所,一个跨学科研究所涵盖多个院系的科研人员。据统计,Bio-X研究所的附属科研人员超过900名,分别来自斯坦福大学70个不同的系所;吴蔡脑神经研究全部科研人员一共有440位,其来源涵盖了斯坦福大学四分之三的系所[20]。

(2)斯坦福大学的科研资助支持跨学科科研合作,大部分的科研项目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学科。在吴蔡脑神经研究,“神经科学金点子(Big Ideas in Neuroscience)”是其主要的资助项目之一,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受该项目资助的所有团队中,成员分布于全校的5个及以上的系所。此外,在所有资助项目中,158名科研人员来自于全校的6个学院。

5.2    打造开放的学术交流模式与共享的科研基础设施

(1)开放的学术交流模式。斯坦福大学提倡开放式的、合作式的学术交流,并通过一些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便捷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进行推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打造开放式的跨学科研究建筑。斯坦福大学的克拉克中心开创了一种发展趋势,即通过创新的空间(开放式布局和外露的走道)使不同院系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可以轻松进行互动和协作,促进跨学科科研合作的蓬勃发展。在投入使用十多年后,克拉克中心如今被认为是鼓励合作和创造革命科学的典范。该中心诞生了很多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一种使用光来操纵神经元的方法就是在克拉克中心通过跨学科合作诞生的,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低成本地对少量DNA进行测序,并观察实时发射的神经元;②提供集成的科研人员信息。寻找合适的合作者是推进跨学科研究并保证合作的高效性的关键前提。为了方便科研人员寻找跨学科的合作者,斯坦福大学开发了科研人员信息集成系统“Stanford Profiles”[21],该系统汇集了全校5个学院、9个独立的跨学科研究机构、7个管理部门中科研人员、职工、博士后、研究生的信息,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一站式”查找和浏览不同学科科研人员的信息(专业知识、简历、研究、出版物、职务、专业经验和项目工作等),并获得联系信息以便能够直接与他们沟通。该系统成为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相互了解的桥梁,极大地提高了合作的可能性,为跨学科合作提供便利;③提供丰富的学术讲座与论坛。吴蔡脑神经研究所举办的年度研讨会,汇集了来自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科研人员,他们是世界著名的基础科学、转化神经科学、人类神经科学和神经科学政策专家,他们对神经科学有着广泛的兴趣。研讨会为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提供了结识、了解并分享新成果的机会。此外,该研究所每周举办研讨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一起讨论跨越神经科学领域的主题。展示的研究包括尖端成像、神经工程、计算方法、理论、转化神经科学、人类神经科学和基础神经生物学[22]。

(2)集成共享的科研基础设施。克拉克中心是具有创新性、广泛影响力的、真正推动跨学科科研合作的科研基础设施,汇集了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技术、设备及其他资源,便于科研人员进行共享和利用,减小资源重复建设,创造价值最大化,同时推动创新。201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将其作为鼓励“融合(Convergence)科学”的例子,将学科结合起来应对科学挑战。受其影响,近年来,科罗拉多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等也建设了类似的研究建筑,旨在促进跨学科科研合作。而斯坦福大学也陆续投入建设具有类似功能的建筑,将这种集成共享、推动合作的模式延续下去。

2007年,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内,杨致远和山崎明子环境与能源大楼(The Jerry Yang and Akiko Yamazaki Environment and Energy Building,Y2E2)建成并开放。Y2E2包括两个跨学科研究机构——伍兹环境研究所、普雷科特能源研究所。此外,另一具有相同概念的研究建筑也于2018年投入使用,包括了吴蔡神经科学研究所和人类健康研究所。这些建筑促进了科研基础设施的集成共享,创造了极大的价值。

除了独立的研究所具有资源共享功能以外,一些实验室也有相同的功能和设计。如吴蔡神经科学研究所设置的神经科学社区实验室包括行为和功能神经科学实验室(Behavioral and Functional Neuroscience Laboratory)、神经科学显微镜核心(Neuroscience Microscopy Core)、基因载体和病毒核心(Gene Vector and Virus Core)、神经iPSC中心(Neuro iPSC Core),它们向斯坦福大学范围的科研人员提供共享的核心设施和服务,促进了广泛的神经科学家的研究并提高了科研生产力。这一举措使得科研人员能够获得或使用高昂的、在本人所在实验室无法复制的工具、技术和专业知识[23]。科研人员可通过共享科学设施管理系统(Shared Scientific Facilities Management System)进行预约和使用。

5.3    建设富有凝聚力的跨学科合作团队

跨学科合作团队的凝聚力是推动合作有效运行,保障研究工作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团队凝聚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跨学科科研合作团队的合作模式、科研社区建设显得尤为突出,斯坦福大学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3点。

(1)以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为组织模式进行合作研究。跨学科研究所下通常设有多个研究中心,研究主题范围更为细化。如斯坦福伍兹环境研究所设有10个研究中心,分别重点关注海洋、食品安全、疾病、淡水等领域。其中,食品安全与环境研究中心是一个由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土木与环境工程、法律、地球科学、医学、人类学、教育和历史等学科的学者组成的跨学科合作团队,他们对饥饿、农村发展、全球资源和环境退化、农业技术、气候对粮食安全和农业贸易和政策的影响等问题有共同的兴趣,目前参与了17个以上的不同研究项目[24]。

(2)与重点研究机构形成持续稳定的伙伴关系。跨学科研究所探寻多种合作模式,除了以个人、以科研项目为中心形成的合作关系以外,部分研究所还与专业研究基地形成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如Bio-X与斯坦福大学的3个实验室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分别是:光遗传学创新实验室(Optogenetics Innovation Laboratory)、Simbios实验室、斯坦福放射学3D和定量成像实验室(Stanford Radiology 3D and Quantitative Imaging Lab,3DQ Lab)、斯坦福体内成像创新中心(Stanford Center for Innovation in In-Vivo Imaging, SCI3)。

(3)科研社区建设增强凝聚力。科研社区建设是增进跨学科科研合作者之间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斯坦福大学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多种交流途径,不少研究所也有各自的推动措施。如吴蔡神经科学研究所通过4种方式加强科研社区建设,分别是研讨会(Seminar)、座谈会(Symposia)、团队学术静修项目(Retreat)、神经科学艺术竞赛(Art of Neuroscience)。每周一次的研讨会为多元化的神经科学界提供一个场所,使其定期聚集在一起,了解新的发现、技术和想法;从2014年开始,该研究所每年举办年会,将各个学科和领域中对神经科学感兴趣的科研人员聚集在一起;Retreat项目旨在轻松的氛围中加强科研社区的相互联系,同時分享最新的科学问题和发现,在持续3天的项目中,科研人员在谈话会议期间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技术会议中突出他们的新工具和开发工具,并邀请所有社区成员参加海报会议;“神经科学艺术”是一项全校范围内的竞赛,旨在广泛定义神经科学研究的美学,探索神经科学与艺术的相互联系[25]。

5.4    制定有保障性的利益协调机制

在跨学科科研合作中,不同机构、学院、系所的科研人员通过科研项目形成合作研究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会有一些潜在的矛盾和冲突,如项目经费的分配、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合作贡献的量化评价、合作研究成果的署名和知识产权等问题,需要相关政策和指南进行有效地规范和约束。

斯坦福大学的《科研政策手册》(Research Policy Handbook,RPH)为全校范围的科研人员提供了研究指南,对各种研究活动进行了规范。其中多项条款对科研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和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说明,有利于规避潜在的利益矛盾。如“1.2 执行研究的权利和义务(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Conduct of Research)”“1.6 多作者学术论文(Multi-Authored Research Papers)”“3 主要调查者的财政责任(Fiscal Responsibilities of Principal Investigators)”“4.1 科研人员关于承诺和利益冲突的政策(Faculty Policy on Conflict of Commitment and Interest)”[26]。这些规定涉及知识产权、财务、承诺、利益等多个方面,为相关的研究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和规范,尤其是在跨学科科研合作中。跨学科科研合作者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在合作前、合作中和合作后,对各项合作活动进行说明、约束和协调,使合作稳定高效运行。

5.5    树立共同的合作宗旨和目标

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机构和团队都有比较明确的合作宗旨和合作目标。如Bio-X的宗旨就是通过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来促进科学发现,提供跨学科的解决方案,并创造生物系统的新知识,造福于人类健康。为了实现这一宗旨,Bio-X从4个方面进行推进,其中两个关系跨学科科研合作:(1)Bio-X支持、组织和促进与生物学和医学相关的跨学科研究;(2)在工程、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和其他领域中体现的思想和方法正在应对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挑战。反过来,生物科学在其他领域创造了新的机会[27]。通过组建新的合作团队,加速重大发现和创新发明。同样,吴蔡神经科学研究所指出,神经科学正处于其历史的转折点,新技术正在改变科学家探索大脑的能力,包括产生更细致的细胞图像,更准确地测量其活动,以及比以往更精确的功能模拟能力。随着这些新方法的出现,人们对大脑的复杂性有了惊人的新见解。研究所致力于了解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大脑如何引起精神生活和行为。研究团队涵盖多个学科,包括神经科学、医学、工程学、心理学、教育和法律。这些合作所推动的科学发现将改变人类对大脑的理解,为脑部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促进大脑健康。

5.6    实施激励性的政策与战略

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科研合作项目和文化受到各级政策的激励和推动,包括来自联邦政府的政策、来自科研资助机构的政策、来自学校层面的政策和跨学科研究机构内部的政策。

(1)学校层面的政策和战略。斯坦福大学支持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当时学校建立了第一个跨学科研究所,用来支持特定领域的研究,在这些领域里,研究工具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已经不局限于个别学科,且正在彻底改变研究模式。1982年,教务长Albert Hastorf签署的前瞻性政策为跨学科科研合作与后续政策发展提供了导向。目前,在学术研究方面,斯坦福大学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政策文件是由副教务长兼研究院长办公室(Office of the Vice Provost and Dean of Research, DOR)发布的《科研政策手册》,汇集了与科研相关的政策和指南,从2013年起不断更新和完善。RPH指出,独立实验室、研究所和中心将研究扩展到超越传统院系界限的领域,需要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努力,通过以多学科合作研究为重点,吸引教师和外部资助,也体现了斯坦福大学促进跨学科研究的能力。RPH还对独立跨学科研究机构的建立和管理提供考虑因素、指南和流程,有效地推动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开展。

(2)跨学科科研机构内部的政策与战略。从跨学科科研机构的宗旨和目标可以看出,这些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和推进跨学科科研合作,包括设立多样化的合作项目资助、提供共享的资源和服务、提供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机会等,极大地增强不同学科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研究的积极性。

5.7    提供多种增强竞争力的科研资助

从斯坦福大学DoResearch网站的资助页面可以看到,斯坦福大学的科研资助总体上包括联邦政府资助、第三方资助、校内资助,除了这些,跨学科研究机构还设置了多种资助项目,如吴蔡脑神经研究所除了获得外部资助(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项目)以外,还设有5种资助来加强和推动跨学科科研合作,分别是:“神经科学金点子(Big Ideas in Neuroscience)”“种子基金(Seed Grant)”“研究加速器(Research Accelerator)”“转化神经科学(Neuroscience: Translate)”“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s)”等资助项目。其中,“种子基金”不仅为跨学科科研合作项目提供了充足的经费,还显著增强科研人员在申请其他渠道科研资助中的竞争力。斯坦福大学Bio-X跨学科倡议种子资助计划(Interdisciplinary Initiatives Seed Grants Program,IIP)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IIP认为,高风险、高回报的合作项目通常无法由传统资助系统提供资金,因此,IIP对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跨学科合作研究项目进行资助,为相关研究团队提供必要的种子基金来证明他们想法的可行性。斯坦福Bio-X每两年提供400万美元种子基金,每個项目的资助金额为200000美元(见表2),从2000年成立到2018年,IIP已经实施九轮(2004年空缺),该计划一共为204个跨学科项目提供了关键的早期资助[28],涉及300多名科研人员,涵盖了斯坦福大学的5个学院和数十个系所。IIP奖项刺激了斯坦福大学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合作数量和多样性显著增加。表2从每一轮的资助项目中各选取两项进行展示,可以看出,这些项目普遍涉及生物、医学、环境、化学、物理、工程等领域。项目负责人除了上述学科背景外,还包括统计学、音乐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合作跨度大。

斯坦福Bio-X的IIP资助计划产生了极大的效益。首先,它使参与技术开发的科学家能够与各种学科的科学家以高度协作的方式开展工作,从而加快了创新步伐;其次,通过跨学科科研合作项目的实施和取得的创新成果增强其竞争力,使得科研人员在申请联邦政府的资助时更有优势和竞争力。另外,IIP还催化了知识产权和创业公司,为学校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据统计,前7轮IIP奖项为该大学带来了超过2.7亿美元的外部资金。IIP奖励奖项创造了投资的十倍回报,支持了数百名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员,产生了数百种出版物和数十项专利,加快了科学发现和创新的步伐。

5.8    独立与灵活相协调的管理模式

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所在管理模式上体现了显著的独立性与灵活性并行的特色。

(1)跨学科研究所的整体架构和管理具有独立性。18个跨学科研究所在副教务长兼研究院长办公室(DOR)的管理下独立运行。其总体的人员组织架构通常包括领导层、科研人员、学员、职工(以吴蔡脑神经研究和Bio-X所为例展示人员的具体构成见表3)。各类型的人员承担各自的职责,保障了研究所的运行。

(2)跨学科团队的组成和运行具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主要是由于跨学科研究所的跨学科特性和提倡合作的氛围造成的。在学校政策、研究所政策和跨学科合作项目的资助和推动下,不同领域、不同院系、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通过各种方式汇集在一起,打破科研组织界限,以高度合作的方式形成团队,在团队或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合作研究。据统计,吴蔡脑神经研究全部科研人员一共有440位,其来源涵盖了斯坦福大学四分之三的系所[19]。这种运行模式体现了较强的灵活性,也是斯坦福大学一直提倡的合作模式。独立管理与灵活运行相协调,推动了跨学科研究所的发展,也促进跨学科科研合作的运行。

6   组织视角下跨学科科研合作运行模型构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斯坦福大学及其跨学科研究所在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跨学科科研合作实践,打造了组织层面的跨学科科研合作最佳实践体系,为更多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开展和推进跨学科科研合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更清晰地揭示其中的关键要素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上述案例构建了组织视角下跨学科科研合作运行机制模型(见图2),该模型包括3层要素——3个阶段、1个纽带、8个影响因素。其中“3个阶段”包括组建合作团队、实施合作、形成合作成果;“1个纽带”指的是科研合作项目;“8个影响因素”即本研究总结出的8个影响跨学科科研合作实施的关键要素。具体而言,跨学科科研合作的运行包括3个阶段:合作团队组建阶段、合作实施阶段、合作产出阶段。这三个阶段以合作项目为联结,科研团队围绕合作项目开展合作研究。在跨学科科研合作运行的各个阶段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作用机制各不相同。

在实践中,跨学科研究机构利益相关者应牢牢把握以下问题:(1)科研人员的价值感知与合作氛围会促进跨学科科研合作团队的组建和项目的开展;(2)学术交流模式和基础设施共享程度在3个阶段均起作用:首先,开放多样的学术交流和集成共享的科研基础设施为组建合作团队提供了机会,能够促进合作的形成;其次,开放多样的学术交流和集成共享的科研基础设施使合作者在合作過程中,沟通理解程度和资源利用率更高,合作效果得以保障;最后,开放多样的学术交流和集成共享的科研基础设施也推动了创新成果的出现,有利于科学发现和突破,解决人类发展的各种重大问题;(3)团队凝聚力能够增强合作实施和产出的效果;(4)利益协调机制在合作实施和产出的两个阶段均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5)合理、可操作、具有激励性的团队宗旨和目标对合作的实施起正向的引导作用,在其驱动下,团队合作方向明确,积极性更高;(6)外部政策和战略会激励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形成,同时保障合作的实施;(7)多种来源的科研资助在合作团队形成与合作实施这两个阶段中都起到极大的支持作用;(8)在合作实施和合作产出两个阶段,科学的管理模式有助于维护合作关系。

7   结语

在新的科研环境和生态中,大数据研究、开放科学、数字学术、大科学研究都对科研人员开展跨学科科研合作提出了要求。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驱动下,以跨学科科研合作为特点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将逐渐成立。本研究从组织视角,对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机构运行的关键要素进行剖析,并构建了组织视角下跨学科科研合作运行模型,揭示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在未来的实践中,跨学科科研机构应把握组织中科研人员的合作氛围、学术交流模式与科研基础设施、团队凝聚力、利益保障机制、宗旨和目标、政策与战略、科研资助情况、管理模式,以进行系统规划、布局与实施,通过科学、高效、可持续的跨学科科研合作实现知识创新和科学进步、解决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

参考文献:

[1]  Klein J T,Falk-Krzesinski H J.Interdisciplinary and Collaborative Work: Framing Promotion and Tenure Practices and Policies[J].Research Policy,2017,46(6):1055-1061.

[2]  AAU.Report of the Interdisciplinarity Task Force(2005)[EB/OL].[2019-09-06].https://www.aau.edu/sites/default/files/AAU-Files/Scholarship/Report-of-Interdisciplinarity-Task-Force-2005.pdf.

[3]  Tash W R.Evaluating Research Centers and Institutes for Success!:A Manual and Guide with Case Studies[M].Fredericksburg,VA:WT & Associates,2006:230.

[4]  Stahler G J,Tash W R.Centers and Institutes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Issues,Problems,and Prospects[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4,65(5):540-54.

[5]  吴树山,张海霞,李焕焕.创新跨学科科研组织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72-73.

[6]  水超,孙智信.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的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9):22-24.

[7]  文少保,杨连生.美国大学自治型跨学科研究组织——结构惰性超越、跨学科合作与运行机制[J].科技与管理,2010,12(3):133-137.

[8]  文少保,毕颖.大学跨学科研究团队机会主义的治理[J].高校教育管理,2015,9(5):63-66.

[9]  周朝成.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冲突与治理对策: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4,34(9):40-45.

[10]  Rhoten D.A Multi-method Analysis of the Social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Final Report[EB/OL].[2019-09-06].https://s3.amazonaws.com/ssrc-cdn1/crmuploads/new_publication_3/a-multi-method-analysis-of-the-social-and-technical-conditions-for-interdisciplinary-collaboration.pdf.

[11]  Bishop P R,Huck S W,Ownley B H,et al.Impacts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enter on Participant Publ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Patterns:A Case Study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al and Biological Synthesis[J].Research Evaluation,2014,23(4):327-340.

[12]  Heller C A,Michelassi F.Forging Successful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 Nationwide Survey of Departments of Surgery[J].Surgery(St Louis),2012,151(4):502-509.

[13]  Bindler R C,Richardson B,Daratha K,et al.Interdisciplinary Health Science Research Collaboration:Strengths,Challenges,and Case Example[J].Applied Nursing Research,2012,25(2):95-100.

[14]  Stone J E,Benfey P N,You L.Promoting Collaborativ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t the Duke Center for Systems Biology[J].ACS Synthetic Biology,2012,1(5):153-155.

[15]  Stanford University.Independent Laboratories,Centers,and Institutes[EB/OL].[2019-09-26].https://interdisciplinary.stanford.edu/labs-centers-institutes.

[16]  Stanford University.SIGF:Stanford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Fellowship[EB/OL].[2019-09-26].https://vpge.stanford.edu/fellowships-funding/sigf.

[17]  Stanford University.Stanford Graduate Summer Institute[EB/OL].[2019-09-26].https://vpge.stanford.edu/interdisciplinary-learning/sgsi.

[18]  Stanford University.Q&A with Ann Arvin[EB/OL].[2019-09-26].https://interdisciplinary.stanford.edu/qa-ann-arvin.

[19]  Stanford University.Building collaboration[EB/OL].[2019-09-26].https://news.stanford.edu/features/2015/clark/.

[20]  Wu Tsai Neurosciences Institute.About Us[EB/OL].[2019-09-26].https://neuroscience.stanford.edu/about/about-us.

[21]  Stanford University.Search or Browse Profiles[EB/OL].[2019-09-26].https://profiles.stanford.edu/.

[22]  Wu Tsai Neurosciences Institute.Wu Tsai Neurosciences Institute Seminars[EB/OL].[2019-09-26].https://neuroscience.stanford.edu/research/programs/neurosciences-institute-seminars.

[23]  Wu Tsai Neurosciences Institute.Neuroscience Community Labs[EB/OL].[2019-09-26].https://neuroscience.stanford.edu/research/programs/neuroscience-community-labs

[24]  Stanford Woods Institute for the Environment.Center on Food Security and the Environment[EB/OL].[2019-09-26].https://woods.stanford.edu/research/centers-programs/center-food-security-and-environment.

[25]  Wu Tsai Neurosciences Institute.Programs:Communitity[EB/OL].[2019-09-26].https://neuroscience.stanford.edu/research/programs/neurosciences-institute-seminars.

[26]  Stanford University.Research Policy Handbook[EB/OL].[2019-09-26].https://doresearch.stanford.edu/policies/research-policy-handbook.

[27]  Stanford Bio-X.People[EB/OL].[2019-09-26].https://biox.stanford.edu/about/people.

[28]  Stanford Bio-X.Seed Grants[EB/OL].[2019-09-26].https://biox.stanford.edu/research/seed-grants.

作者簡介:曾粤亮,男,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司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斯坦福大学运行机制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斯坦福大学创业型大学发展之路对我国高校创建一流大学的启示
美国一流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
斯坦福大学“CS+”跨学科工程教育新尝试
课程·教学·科研:斯坦福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评析
油田企业清洁生产初探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如何构建以财务预算为轴心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