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智鑫
(江西省龙南市农业农村局,江西 龙南 341700)
我国是世界范围内鲟鱼品种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国家之一。因其具有食用性、观赏性、经济性等多种特点,促进我国众多地区掀起鲟鱼养殖热潮,并纷纷建立工厂化养殖基地,然而,受养殖技术、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导致工厂化流水养殖鲟鱼仍然没能形成成熟化养殖体系,使得鲟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感染病害,不仅影响鲟鱼养殖质量,还会为养殖人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由此可见,结合鲟鱼常见病害进行分析,寻求最佳防治技术,已经成为工厂化流水养殖鲟鱼实现持续发展目标的当务之急,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寄生虫、真菌、细菌、病毒、敌害均属于生物影响因素,会影响鲟鱼正常发育,如不及时防治甚至会造成鲟鱼死亡。具体来说:第一种,寄生虫。鲟鱼体内存在寄生虫,会导致鲟鱼产生胆囊炎、出血病、肠道穿孔等疾病。第二种,真菌,真菌类病毒主要危害对象为稚幼鲟或者鲟鱼卵,常见疾病为毛菌病、绵菌病等。第三中,细菌。细菌类病毒会导致鲟鱼产生胃肠炎、下颌炎、烂尾病、烂鳃病等。第四种,病毒。常见病症为败血症、疱疹病等鲟鱼病。第五种,敌害。丝状藻类、甲壳类水生动物、水蜈蚣等,均会对鲟鱼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非生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其中环境因素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第一,水温条件,鲟鱼在生长发育期间对水温要求极高,需要养殖人员将水温控制在25~28℃之间。如果水温过低,将会直接影响鲟鱼的吸收系统和消化系统,长此以往会导致鲟鱼产生肠炎。甚至会阻碍血液正常循环,从而产生烂尾病。如果水温过高,会导致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性元素大量增加,从而破坏水环境,容易导致鲟鱼产生烂鳃病、烂尾病等疾病。第二,悬浮物问题。悬浮物主要指水体中含有有机物、泥沙等物质,其主要来源是饲养鲟鱼时产生的饵料残留、外界有机物残害或鲟鱼排泄物等。由于悬浮物耗氧较大,会在短时间内滋生出大量病原微生物,从而扩散到水体中,侵害鲟鱼体表或鱼鳃,最终导致鲟鱼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人为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水质管理、操作规范以及用药方式和用药剂量等方面。如果水质调控缺乏合理性、鲟鱼放样密度缺乏科学性,或者在水体消毒过程中施加过量药物,均会对鲟鱼生长造成危害[2]。
鲟鱼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并且伤口处附着白色丝状物质,机水霉病。鲟鱼产生水霉病后,会逐渐被菌丝包裹身体和皮肤组织,最终影响鲟鱼游动,并且患病鲟鱼食欲严重降低,最终消瘦死亡。
针对水霉病防治,首先,养殖人员需要科学控制水温,保证温度在25~28℃以内。另外,需要保证水体中有充分氧气,并对水体进行适当的紫外线照射。针对已经被感染的鲟鱼,需要将其进行隔离。并在水体中融入中草药,一般每升水可加入10ml左右中草药。同时可以给患病鲟鱼服用制霉素培育的药饵。
鲟鱼患小关虫病后,体表会呈现白色小点,并且体表附着大量粘液。患病鲟鱼通常会躁动不安,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鲟鱼大面积死亡。
针对小瓜虫病防治,需要养殖人员对养殖水体全面消毒。可以通过添加5~10mg/L的生姜和辣椒,或每升融入100ppm/L甲醛进行治疗。另外,也可以适当升高水温,从而增强鲟鱼体制,有效治理小瓜虫病。
鲟鱼产生胃肠充气疾病,腹部会明显膨胀并且仰泳。将患病鲟鱼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其胃部没有事物,并且胃部和肠道积存大量粘液,后肠部位可能存在未消化食物。
针对胃肠充气疾病防治,需要养殖人员对患病鲟鱼进行外科手术,将体内积液排除,并投喂饵料。同时为避免肠道炎症,需要内服抑菌、调理脾胃的中草药或土霉素等药物。
鲟鱼产生肠炎病的主要症状是游动缓慢、食欲骤减。对患病鲟鱼进行解可以发现,病鱼肠壁局部充血或全部充血。肠内积存黄色粘液,肛门处红肿[3]。
针对肠炎病防治,需要养殖人员通过外用、内服两种方式进行操作。外用方式需要以加入2~4mg/L煎煮后的中草药。内服方式需要在鲟鱼饵料中按4~8g/kg中草药数量投喂鲟鱼,连续喂养一周,即可有效改善疾病现象。
综上所述,工厂化流水养殖鲟鱼受养殖技术、管理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容易感染疾病,严重甚至会导致鲟鱼死亡,本文针对常见疾病提出几点防治建议,希望能够为提高工厂化流水鲟鱼养殖水平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