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后的CT及MRI表现探讨

2020-12-15 21:4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3期
关键词:消融术肝细胞栓塞

李 斌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影像科 山东 淄博 255400)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恶行肿瘤病症,具有一定的发病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很多患者确诊时该疾病已经位于中晚期的发展阶段,仅有部分肝细胞癌患者可接受手术治疗,并且手术切除率较低。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介入治疗,现如今该方法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大大提高了该疾病的临床疗效[1]。使用影像学评估手段有助于明确介入治疗后肿瘤的实际情况,为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式为CT及MRI,基于此,本文对这两种方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后的表现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30例肝癌病例,全部患者均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男、女例数分别为23例和7例,最低年龄48岁,最高年龄79岁,平均年龄(60.23±3.45)岁,全部患者均具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

1.2 方法

1.2.1 CT检查方法 使用设备为16排螺旋CT机,参数设置:准直为2mm,层厚为7mm,间隔为7mm,合理控制增强扫描造影剂的剂量,通常为1.5ml/kg,合理控制注射速率,将其保持在3~3.5ml/s,对全部患者进行肘静脉注射。在造影剂注射28s、70s以及150s时获得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平衡期图像。

1.2.2 MRI检查 使用设备为SGE1.5T超导型双梯度扫描仪。使用体部线圈对肝脏进行扫描,对横断面快速自旋回波T2WI进行平扫。参数设置:TR5714ms,TE85ms;自旋回波T2WI,参数设置:TR165cm,TE2ms,层厚为7mm,层间距为2mm,视野为34×34cm,增强使用对比剂,对全部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合理控制注射速率,通常为2.5ml/s,进行3D动态增强三期扫描。

上述操作均由一名检查医师完成,首次复查时间为术后7d~1个月。之后3~6个月左右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

将CT和MRI检查方式的诊断率、各期影像学特征以及病灶包膜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和MRI诊断率比较

CT和MRI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3%和91.5%,组间比较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HCC联合TACE术后CT、MRI表现

将CT检查应用于全部患者中的12例患者,通过CT检查结果可知,显示6个病灶的形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高密度(碘油沉积)同等、低密度(消融区域)存在于相同范围,之后对上述患者使用增强扫描处理,通过扫描结果可知未出现强化。6个病灶中的1个病灶显示边缘不规则结节样强化,因此采取介入治疗十分重要。边缘表现:片状强化或环状强化,应加以仔细观察。将MRI检查应用于4例患者,通过检测结果可知,T1WI高等信号以及T2WI低等信号,强化并未出现于增强扫描中。病灶边缘表现为环状强化的例数为1例,进行介入治疗十分必要。两种检查方式影像学特征及包膜特征比较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影像学评估方法对于明确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能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后续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了能够有效评估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术后病变的具体情况,可使用CT检查和MRI检查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也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两种检查方法。CT多期对比增强扫描对于病变情况的检查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该方法可以将病灶的详细情况显示出来,如大小、数目、碘油沉积的实际情况以及体现残存肿瘤的血供情况等。其中CT检查方式中的动脉性门脉成像(CTAP)、CT肝动脉成像(CTHA),通常适用于肿瘤周围组织的检查,当下检测肝内小病灶以及微小病灶敏感度最高的一种检测方法,其敏感度高达80%~95%。但是上述两种检查方法均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因此在常规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MRI检查方式的优势在于分辨率,通过不同序列扫描的模式原显示发性肝细胞癌治疗后的内部结构,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例如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出血、坏死及变性等。使用这一方法能够将显示病灶具体情况显示清楚,例如常见的凝固性坏死、纤维化及出血等病理改变情况。两种方式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检出率[3]。T2WI等信号指的是凝固性坏死,主要表现为较高的特异性。并且将其和动态增强扫描联合使用,不仅能够了解肿瘤具体情况,是否存货,对于凝固性坏死伴随出血及液化性坏死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I动脉增强扫描对肿瘤残存及复发的敏感度、准确性及特异性均很高。因为在具体临床中,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通常先进行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之后1~2周内进行射频消融术。这一方法对于抑制细胞扩散作用明显,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4]。也正是因为如此CT检查图像上病灶呈碘油高密度,但是MRI则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较小的残存及复发病灶检出率较高。并且同其他检查方式进行比较,MRI属于无创检查技术的一种,并且具有无放射性的特点[5]。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经导管化疗栓塞术需要使用碘化油等其他栓塞剂栓塞肿瘤的滋养血管,这样才能起到抑制肿瘤血供的作用,进而杀死肿瘤细胞,但是栓塞剂在较细的血管分支中具有局限性,完成栓塞较为困难,多次栓塞下会导致数量较多的侧支血管形成。并且通过病理检测显示诸多病灶附近仍存在一定的肿瘤细胞,因此这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二者联用术后会出现诸多病理变化,如出血、液化性坏死等,所以CT图像可发现高低混杂密度病灶,MRI和CT对病灶大小及病理标本的检测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对TACE联合RFA术后患者使用CT、MRI检查能够有效发现栓塞及射频消融是否存在残留,是一种可靠的影像学评估方法。

猜你喜欢
消融术肝细胞栓塞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国内首例“磁共振引导下脑转移瘤激光消融术”成功实施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肉鸡支气管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