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芳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36)
通过污水处理手段,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能够得到较好的处理,解决目前农村环境问题,促进生态平衡发展。要对人工湿地在农村地区的重要性有所重视,根据不同地区中具体的状况展开相关的研究。
生活污水来自于农村居民的生活,在日常的活动中,居民会使用较多的化学制剂,包括洗衣粉等,都会在使用之后产生化学残留,并且排入到河流中。其中,洗衣粉使用所带来的磷污染较为严重,对于河流中生物的生存以及河流中正常的生态平衡都会造成影响。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从城市中开始的,城市中的各种设施较为完善,对于居民生活中的污水,多数城市都有着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完成对污水的处理。然而,农村地区的生活状况较为落后,在一些生活物品的应用中,农村居民已经与城市中的居民达成了同步,相应的公共环境维护工作能力却存在不足,这就导致现代生活与现代化不足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出现矛盾。
湿地对于污染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在地球的生态系统构成中,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这就说明湿地的污染处理作用。由于农村地区的人均土地面积较大,可以应用一个较大的区域构建出人工湿地,并且应用这一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承担污水处理的问题。根据实际的湿地规模,可以确定生态系统中污水处理能力。在湿地面积较大的情况,不但可以处理人们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也能够处理一部分的工业污水。
人工湿地这种技术在应用的过程,需要受到人为手段的影响,并非是完全依靠自然的过程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为此,在应用中使用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生活污水中氮的来源是多样性的,在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在生活污水的排放中,含氮多。人工湿地中,可以通过植物吸收的方式,对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进行吸收,硝化反应对于氮的处理具有明显的作用。为此,在污水氮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的数量以及植物的状态进行确认。人工的湿地构建需要人为的干涉,后期的应用中同样需要人为行动的干涉,当其中的植物状况由于气候因素、污染过于严重因素、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的应用人工手段,对其产生的变化的原因进行探究,并且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当植物吸收了一定量的氮之后,在植物的内部无法产生氮的分解,可以通过应用植物更替的手段,拔出湿地中的植物,采取人工干预使得氮从这一小型的生态系统中去除。事实上,不能忽视自然作用在湿地污水处理中的发挥,结合农村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要尽可能多的应用自然的手段,代替人工手段,使得其中的自然生态状况可以符合应用的需求。
磷这种物质对水源造成的污染情况严重,通过处理污水中存在的磷,就可使环境得到优化。一般情况下,磷的处理,需要通过植物以及微生物两种联合手段达成。在微生物的影响下,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使得磷得到转化,从而达到净化的效果。在农村地区中,由于生活污水主要来源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各种清洁物品中磷的含量较高,整体带来的影响较大。通过对磷的处理,可以使得这一状况得到改变。此外,在人工湿地中,通过沉淀等情况,会使得磷与土地中的物质结合,从而产生变化[1]。
对于污水中有机物的处理,需要通用综合化处理的手段实现,其中包括植物吸收手段以及微生物的降解等手段。在人工湿地中,这些微生物产生沉淀,从而与地基中的物质融为一体,可以为一些微生物提供养分,同时对植物生长也有着促进的作用。需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具体自然地理条件,选择适当的植物,用以吸收有机物。
在人工湿地的建设设计工作中,需要通过对地区中实际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实际的污染处理需求设计人工湿地。在面积较为广阔的人工湿地中,除了可以承担着污染处理的工作,也可以在作为鸟类栖息地等。这种情况下,需要应用合理的设计,对于湿地中污染处理的主要区域以及其他生态功能区域进行区分。在湿地的选址中,可以参考当地的自然地理状况,尽量的选择本有的湿地,在原有的规模与基础上进行扩大。在这种状况下,湿地的维持不会完全依靠人工的力量,而是可以从自然中得到相应的循环净化力量[3]。
在湿地的应用中,需要应用适当的管理策略,使得湿地的应用过程能够符合与人们的生活污水的处理需求。对湿地的具体功能区进行划分,对湿地进行扩张等,都是在湿地使用阶段中可以进行的工作。除此之外,应用严格的管理措施,能够保证湿地情况符合应用需求,地方政府需要干涉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湿地管理策略,保持湿地状况的稳定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应当考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对环境的管理以及自然资源的整合。而环境经济的研究能够对这些管理以及整合工作进行指导,环境经济的许多研究成果能够对环境和经济的相关决策其到科学性的指导作用。由于环境经济对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科学等都有相关的研究,所以其中的相关措施是非常具有科学性的[4]。
在湿地的维护工作中,要根据湿地的具体情况以及生态循环的需求展开。应用农村地区的村民自治组织,进行相应的环境管理,并且安排专门的人员,对环境管理的形式进行监督[5]。
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人工湿地的模式能符合应用需求。在人工湿地的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确定湿地中具体的污染处理手段,对不同污染物采取对应措施。在湿地的建设、应用管理中,需要遵循着科学策略,优化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