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谢军,王晓东
(1.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齐齐哈尔市佳维建筑设计责任有限公司,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芍药属是属于多年生的草木植物,也有部分人说是灌木植物或亚灌木植物。芍药属的根部形状形似圆柱形;叶子大多数都是二回三出的复叶;花朵通常为单花顶生,只有顶端开发了一朵大型的花朵,直径大约有四厘米以上,也有部分是数朵花生于枝顶或茎顶的;苞片一般有两到六片,形状是披针形,大小不一致;萼片约有三到五片,形似宽卵形,大小各不相同;花瓣的数量偏多,形状像倒卵形,大多数都是雄蕊,花丝的形状像狭线形,花药是黄色的;种子的数量不多,只有几颗,颜色是深褐色或是黑色的,表面没有任何毛,比较光滑。
芍药属植物是属于比较典型的温带植物,具有喜温耐寒的特点,对温度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有比较宽松的温度浮动幅度。由于芍药属植物具有非常强的耐寒性,所以在我国地区的范围内都适合种植栽培,一般来讲,北方地区完全可以进行露地栽培,而靠近黑龙江北部一带,则仍然能够正常生长开花,只是生长周期会相对比较短一点,仅仅只有一百多天而已,基本上都是可以安全越冬的。夏天基本上也是可以安全度过的,气温偏高也不太会影响芍药属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芍药属植物对光照的要求基本上也不是很严格,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花朵的长势,保证枝叶的茂盛生长和花朵颜色的艳丽,在芍药属植物生长期内需要有充足的光照,但是如果没有得到充足的光照,只处在轻荫下的话,也仍旧能照常生长发育,不会影响芍药属植物的生长。另外为了延长芍药属植物的花期,增加观赏期,在花期的生长周期里,可以适当地进行降温,增加植株的湿度,避免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会适得其反,由于芍药属植物是属于长日照植物,如若过度地蔽荫,会引起枝条的徒长,遏制了芍药属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开花比较稀疏,甚至严重的话会造成无法开花。
芍药属植物是典型的深根性植物,因此在选择土壤的时候,要求土层要比较深厚,再加上芍药属植物的根系是属于比较粗壮的肉质根,所以要选择较为疏松且排水性能比较良好的砂质土壤进行种植栽培。如果选择砂土或是黏土的话,由于这两种土质的含水量比较高,而且排水性能也不好,会导致芍药属植物容易出现烂根的现象,影响其生长发育。土壤的Ph值要偏酸性的,最佳是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的土质,盐碱地不适合种植栽培。要保证土壤的肥沃性,肥沃的土壤适宜芍药属植物的生长发育,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切勿选择含氮量太高的土壤进行培育,防止营养过剩会造成枝叶的过度生长,影响开花的质量。在芍药属植物的生长周期里,可以适当地添加磷钾肥,以促进枝叶地茁壮生长,花苞的培育,为开花期做好准备,保障花朵的艳丽。另外,对芍药属植物来讲,千万不能进行连续耕作。在同一块地上进行连续几年的种植栽培,会出现比较严重病虫害,造成产量和质量的大幅度下降,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大面积的死亡。所以,对芍药属植物的种植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轮作制度。
根据芍药属植物喜欢干燥生长环境的特性,建园的时候适合选择地势比较高敞的地区,而且不需要经常地灌溉。对于芍药属植物来讲,因为其根系是属于肉质根,特别不耐水涝,一般情况下,当积水不能及时排掉时,只要达到六到十个小时,芍药属植物的根部必定会腐烂。所以对于地区的选择,切记不宜选择低湿地区,特别是我国的南方沿海地区,每年都会发生台风水灾现象,这对芍药属植物来讲是毁灭性的,尤其要着重注意。对芍药属植物的种植地区选择,尽量选择在高敞的地方,而且排水性能要好,避免园中的积水对芍药属植物造成的影响。
芍药属植物种植于庭院或园林观赏的时候,株行距一般是1m×1m,而种植的形式是采取“品字形”的排列方式来进行种植的。“品字形”排列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而且此方式有利于芍药属植物的均衡生长,不会出现太过密集或太疏松的现象,比较合理科学,但是唯一的缺点是不利于田间的日常管理。为了方便后期的田间管理以及记载观察芍药属植物的生长情况,一般会选用横竖成行的“方块形”排列方式。芍药属植物的栽植是采用洞穴种植法,植穴的深度通常是四十厘米左右,上口的直径要偏小,大约20cm左右即可,挖坑要上窄下宽。对于用来观赏的话,在栽培繁殖的时候是不用剪除掉粗根的,不过如果是用于药用的话,则需要剪除掉根部,然后进行催根苗。
芍药属植物最常见的种植方法有播种繁殖法、压条繁殖法、分株繁殖法或扦插繁殖法等传统的繁殖方法。在这些繁殖方法中,分株繁殖方法是最有效最可行的繁殖方法,常常被采用。在进行断品种培育,或是生产药材,或是生产嫁接牡丹砧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播种繁殖方式。压条繁殖法一般是选用春天刚刚萌芽,破土不久的嫩芽进行繁殖,一般是穿过花盆的底孔,把嫩芽种植于花盆中,花盆的深度通常是20cm左右,之后根据其生长情况逐渐回填土壤,要尽量维持盆中土壤的湿润程度,直到夏天即可生根了,最后在入冬前把盆下的茎部全部给剪除掉,即可形成盆栽。根插繁殖法和压条繁殖法很相似,前者是由于芍药属植物在秋天分株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断根,便利用其断根进行繁殖。先把断根截短成根段,根段的长度差不多是7~8cm左右,接着深翻土壤并整平,把根段插在挖好的沟中,沟的深度大约是十多厘米,最后是覆盖上大约八九厘米厚的细土,浇足够的水即可。另外扦插繁殖法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繁殖方法。通常扦插床的选择要偏向地势较高,排水性能良好的地方,首先是翻松床土,并铺上一层大约十多厘米厚的河沙,在铺上河沙之前,要进行消毒。扦插的基质可以选用珍珠岩或蛭石。在床上要搭建一个遮阳棚,避免阳光过度的照射,最好是能截取七月中旬的插穗来进行繁殖。插穗的长度一般是十多厘米,要带上两个节,上一个复叶,要留下少量的叶片;而下一个复叶则要剪掉所有的叶子,连同叶柄都要去除掉。接着对插穗进行消毒后方可进行扦插,插的深度大约是五厘米左右,要保障叶片不相互重叠。最后是浇足够的水,盖上塑料薄膜。确保扦插棚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大约二三十天之后,就会长出根,并逐渐形成了休眠芽。一旦生根之后,就要减少浇水的频率和量,并慢慢摘除掉塑料薄膜和拆掉遮阳棚。
芍药属植物具有很好的景观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芍药属植物花的色、香、姿及植株的整体韵味等。芍药属植物在我国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古典园林中都曾广泛应用,随处都可以看到芍药、牡丹的芳踪。在园林景观的造景中,往往芍药属植物拥有万紫千红的艳丽色彩,装饰的效果极佳,再加上芍药属植物的品种非常丰富,花朵比较硕大艳丽,观赏效果非常好。在园林中种植栽培的话,适合采用成片种植的方式,待到芍药属植物花季之时,场面将会十分壮观。近几年,芍药属植物也逐渐在花坛或公园里占据了一席之地,渐渐成为了主要的花卉。芍药属植物除了可以成片种植于园林的观赏带之外,也可以沿着路边或者小径以带状形式进行种植栽培,或者搭配其他匍匐性、矮生的花卉混合种植,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加强观赏性能。不过对于芍药属植物来讲,也可以以孤植的形式进行种植栽培,以单株进行种植或是两到三株进行种植,这种方式可以单独地欣赏芍药属植物的品种花色,更有一番韵味。芍药属植物也可以用于插花,是重要的切花素材,作为日常的装饰点缀,非常受广大插花者的喜爱。
另外,芍药属植物除自身魅力独特的美感外,置于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景观效果更佳。这种花朵大、花色艳丽的花卉受到老年人的青睐,老年人或喜欢在芍药属植物景观合影留念,或是喜欢亲自栽植这种魅力四射的观赏花卉,体验栽植植物的快乐。在现代,芍药属植物在现代园林绿地中拥有十分广阔的适老化应用前景。芍药属植物既可以单独应用又可成片栽植,由于花大色艳,开花时常常能够自成景观,吸引老年人驻足观赏、拍照留念。栽植成景的地点主要包括公园中的综合性多种植物配植花坛或者是沿街道成带状栽植,又可在林地边缘配合栽植,形成乔木层下独特的风景。这样老年人在游园的过程中,也能时时被芍药属植物营芳造的景观所吸引,引起游园浓厚的兴趣,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