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杭州 310013)
人民群众物质条件的提升,其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环境产业政策也逐渐收紧。在此大环境下,各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在市政环境提升和能源需求方面,也都同时要求更加环保的处理处置和提供能源。鉴于此,各类清洁能源项目和环保能源项目应运而生,以满足各地方政府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需求和固废处理需求,如园区(工业集聚区)热电联产项目、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等固废焚烧发电项目等。在这类项目核准后(以下简称“环保能源项目”),由于政府要求尽快投用、投资方缩短工期以期降低建设期成本等各种因素,项目建设阶段各个相关方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工程建设管理上。
生产准备工作贯穿项目建设、调试和生产运行全过程,良好的生产准备工作能够使三者到达到完美对接,快速创造效益。生产准备工作具有周期长、涉及面广、接口繁杂,组织难度大的特点,并且还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支持,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作。只有充分认识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才能顺利实现由工程建设、设备调试到生产运营的平稳过渡,才能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才能对今后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才能为投资者负责。
1.1.1 组织架构
建立组织架构,界定组织内资源和信息互动流程,确定各岗位员工的权责及所需发挥的作用。搭建一个符合企业自身优化的组织架构,有利于每个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有利于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了清晰的组织架构,企业中的各个管理职能才能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没有组织架构或组织架构不合理的企业更像是一盘散沙,内耗极大,不仅会阻碍企业的正常运作,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导致企业倒闭。对于环保能源项目,在考虑组织架构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适应环保能源类项目安全环保第一的需求;(2)适应本项目机组装机规模和经营特点的需求;(3)适应当地环境特点的需求;(4)适应可能达到的本单位人员素质水平的需求。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原则下,应尽可能使组织形式简单,人员少而精。为此应尽量考虑将一些简单和重体力的非核心工作通过社会外包方式来完成,如燃料承运(如煤炭输运、秸秆收集存储运输、生活垃圾、污泥等固废运输)、保洁、设备检修等,但一定要把这些劳动力组织好、管理好。在生产方面,生产系统组织形式可考虑分为运行和设备两大部门,统一由生产厂长指挥领导,亦可根据自身或上级主管要求适当调整。组织机构确定后,根据各岗位制定出相应的岗位责任制,重点明确落实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到权责清晰,不混乱。
1.1.2 生产人员配置
在确定组织架构和明确岗位责任之后,就应根据各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及生产准备工作量逐步落实关键岗位人员,如生产部门负责人、各专业专工、运行值长等。这些岗位有大量的生产准备工作和生产技术培训任务,其次是各专业主操和维修保养负责人也要优先考虑。
人员招聘一般分校招和社招两种。校招偏于培养型的一般岗位,每年三、四月或者九、十月开始,主要来自各大中专院校的能源类和环境管理类专业。签约时,尽量选用离本厂较近的乡镇地区学生,有利于用工稳定;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经培养考查可作为值长或专业工程师等岗位后备人选。其次是招聘本地技工学校机电类学生作为补充,无专业基础,需经一两年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成为各专业值班员,这类学生成为员工中的主力后,离职率低,稳定性好。社招员工,用于专业技术管理岗位或熟练工,要来自同行业,具有年数不等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强,能处理运行中的各种异常现象。社招员工综合素质较高,无需培训可直接形成生产力,是项目投产启动的中坚力量,不可或缺。一些非专业员工,如仓管员、采购员等亦可以社招补充。
1.1.3 定岗员工的培训
1.1.3.1 制定员工培训计划
参训人员应覆盖所有生产技术人员。运行操作人员培训时间根据各项目具体情况,一般在6-12个月,检修维护人员不少于6个月。第一阶段2-4个月,在土建施工期间,先对员工进行专业理论培训,由各专业工程师授课(包括设备厂家、技术骨干、互讲互学)。学习重点是专业基础知识和设备构造原理。第二阶段2-3个月,组织运行人员到其它同类型项目实习,由运行主管或值长带队。学习内容是系统流程、工作原理、技术规范、运行特性及主、辅设备的启停操作要领,重点学习机组启动操作、运行调整、事故处理等。第三阶段2-6个月左右,由值长作为日常管理,各专业工程师负责专业技术指导和学习任务安排;结合之前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习期间的运行经验,熟悉现场系统、设备作用、原理、性能、调节方式方法、操作技巧等。另外,在投产启动前还要做好一些岗位取证工作,如锅炉、电气、化水专业的员工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操作。
1.1.3.2 员工培训的组织和检查
培训期间由运行值长组织学员日常安全学习的管理工作,专业工程师做好本专业培训课件和学习计划安排,每天授课、每月组织考试检查学习效果。外出实习期间,参加实习人员按照专工的学习计划每天做好学习笔记,实习负责人应督促、检查学员学习任务落实情况,并对特定设备、事件等展开交流讨论,定期记录实习心得,每月组织考试检查实习效果。
1.1.3.3 专业技术、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各级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虽都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生产实践经验,但要处理好一个新环保能源项目的生产技术问题,同样要进行新的学习培训。必须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各生产系统、设备工艺流程重新梳理,做到了然于心。了解各主要设备的主要结构及其重要参数、工作特性,了解各设备、系统中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环节和影响经济效益的重点指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应该以自学为主,集中培训为辅。自学方式多种多样:有研阅项目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及相关会议纪要等文件资料、图纸,以便掌握项目建设的客观条件、设计依据和总体思路。深入了解制造厂家的设备说明书及有关图纸、资料、特性、特点和有关参数,作为编写运行规程的可靠依据;了解设备的构造特点,运行和维修保养的有关规定,作为编写检修工艺规程的依据和处理设备异常的技术基础。集中培训可请设计人员、专业专家或者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讲解设备的结构、参数、特性等;亦可了解设计、设备中采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有关特点、性能等情况。为了解同类设备在其他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接受其他单位的经验教训,防止设备投产后发生同类性质问题,如有条件可到装有同类型设备的使用单位或有关科研单位调研学习,搜集有关资料,并且争取建立今后互通信息的关系,结合本项目情况,吸取其经验教训,采取对策,达到使设备实现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目的。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不但会直接影响生产准备工作,而且还会影响投产后安全经济运行的管理水平。因为很多生产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都是由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他们需要学好、用好,而且要早学习,才能适应生产准备工作的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对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察,以备赋予更多的工作任务和更高的工作职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企业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是规范化运作的保证。规章制度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考虑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发扬民主,全员参与,广纳意见,达成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安全生产类管理制度主要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2.1 安全管理类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3)安全例会管理制度、(4)安全信息报送制度、(5)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6)安全工器具检验制度、(7)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8)安全检查制度、(9)事故调查管理制度、(10)反违章实施细则、(11)安全问责考核制度。
1.2.2 生产管理类制度
(1)运行管理制度;(2)工作票制度;(3)操作票制度;(4)交接班制度;(5)巡回检查制度;(6)设备定期切换试验制度;(7)设备缺陷管理制度;(8)小指标竞赛制度;(9)设备管理制度;(10)设备评级管理制度;(11)机组检修管理制度;(12)备品备件管理制度;(13)资料管理规定;(14)统计管理制度;(15)经济例会分析制度;(16)经营计划管理制度等。
1.2.3 技术支持类制度
(1)各专业运行规程;(2)设备检修规程;(3)各专业系统图纸管理;(4)设备台账管理;(5)设备命名标牌标识管理;(6)各专业技术监督管理;(7)继电保护管理;(8)热工仪表自动装置管理制度等。
1.2.4 文明生产类制度
(1)卫生责任区划分;(2)6S管理细则;(3)文明生产定期检查与考核。
日常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其中最关乎安全生产的就是“两票三制”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这是环保能源项目安全生产运行最基本保障制度,任何责任事故都能在制度执行问题上找到原因。再完善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对推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也是无济于事,形同虚设。因此要先做到通过宣传、组织学习来提高大家规范化管理意识,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逐步适应公司管理环境,达到提高制度执行力的目的。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持续改进,以保持其有效性和适用性,适应企业自身制度建设的需要。
1.3.1 图纸、资料的收集
图纸、技术资料是设备异常时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解决对策的科学技术依据。这项内容贯穿整个项目工程建设和日常运营,特别是工程建设期间,设备进场是一个渐进过程,也是设备资料收集的最好时机。设计部门的资料一般比较齐全,其份数除应满足工程建设和生产准备的需要外,还应满足本单位和国家(地方)档案部门的需要,同时搜集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有关补充图纸和资料也不可或缺。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图纸、资料只能满足一般运行操作和设备基本概况的需要,更详实的技术资料、配件清单及一些动态技术状况资料,相关技术人员应趁各设备厂家在产品售后主动服务期间,积极向厂家服务人员索取收集。收集来的技术资料要分类、编码、集中管理,建立明确的存档、借阅管理办法,认真贯彻落实并防止丢失。如果收集的资料未能够集中归档、统一管理,都分散到多个人手中,资料收集成效就会大打折扣、不成系统。
1.3.2 技术规程的编制
技术规程主要有运行规程、检修试验规程和安全工作规程。技术规程一般要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技术团队收资、编写、审核、批准后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学习。编制技术规程要符合国家行业法律、规范;不能和设备厂家所提供的性能参数相悖;要注意编写的内容完整、意义明确、文本规范、层次清晰;规程中所列数据参数要准确、可靠、齐全,参数之间符合生产规律;规程中所用的数学符号、物理符号及计量单位符号应协调一致,并符合国家有关法令和标准;规程中技术指导性内容要完整、正确、可操作,不含糊其辞。规程是以后指导生产的准绳,也是质量控制的准则,规程中提出的质量要求应有具体明确,质量指标要做到定量化,不能定得太低,技术上要达到先进、可靠、安全和经济合理。
1.3.3 记录、表格的准备
机组投产后在运行、检修和管理方面需要的各类记录、表格比较多,每一种记录、表格都要由有关管理或技术人员根据其内容确定记录、表格的形式,画出具体的尺寸格式,交印刷单位进行印制,在机组投产前发放到有关岗位或班组,新运行项目手动抄表有助于运行人员快速掌握机组参数变化趋势,预防事故隐患的发生。当运行人员经验丰富、对机组参数趋势变化敏感并能迅速做出处理后可采用电子表格,所以印刷数量根据运行人员综合技术素质酌情定量。
记录、表格应包括有:
(1)运行岗位方面一般应准备:交接班记录本,设备缺陷单和消除情况记录本;工作票记录本、操作票统计登记本;设备巡回检查记录本;生产日报表;安全培训记录本、班组技术问答记录本;设备定期试验、绝缘测试记录本等。
(2)检修维护班组一般应准备:班长工作记录本,检修人员日常工作任务清单,设备缺陷统计分析本,设备异常情况分析本,设备定期检修、维护登记本,设备或仪器、仪表定期试验、维修登记本,材料、备件领用消耗统计表,班组技术培训记录等。
(3)生产技术管理方面应准备:生产日报、月报表;设备运行情况统计表; 经济运行指标统计表、经济运行定期分析记录;生产调度会议记录本;设备运行中的异常、障碍、事故统计分析表等。
生产物资的准备是一项非常重要并且是与厂外多个单位合作的工作,不确定性多,所以必须在厂领导的统一协调指挥下,由各专业物资需求人员与物资供应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抓早、抓好,以保证机组试运、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类物资。根据机组整套启动的时间安排,主要做好生产使用工具、备品备件、燃油燃料、环保等物资准备工作。
1.4.1 生产使用工具的准备
机组主、辅机检修专用工具,电气、仪器仪表设备检修调试专用工具,化水化验室工器具,测量仪表,便携式红外测温仪、测振仪、加油工具等。安全工器具(包括电气绝缘靴、绝缘手套、验电器、接地线、安全带、登高作业工器具、起重工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等)。所有工器具、仪器仪表必须有生产许可证的合格产品,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安全工器具须编号专人管理,按规定的期限进行定期检验、校验合格。
1.4.2 备品配件的准备
和设备厂家及同业、同事人员了解设备易损件、使用周期,制定好备品配件储备的定额计划。储备必要的备品配件,包括主、辅机、公用系统事故备品配件等。一般备品配件和消耗性材料库存量,应根据本厂附近物流和备件、材料配套情况做好储备。库存量原则是越低越好,减少备品备件资金占用量。库存量能做好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加快事故抢修进度、提高设备可用率为原则。
1.4.3 酸、碱化工辅料、油脂、燃料等生产原材料的准备
酸、碱等危险化学品使用量需提前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的要做好提前申报工作,并做好储存的安全措施管理工作;脱酸、脱硝、氨水等环保物料及早和供应商建立采购协议,明确供货产品质量,能按时、按需送达现场。燃油、透平油等各种润滑油脂提前和相关供应商做好沟通,做好采购安排。燃料管理是原料管理的重中之重。煤炭应对来源、煤质成份、含硫量、运输途径的各项价格综合调查,建立多渠道供应商合作关系,每次煤炭采购量应根据季节、价格波动规律、运输成本、库存能力、月度耗煤量来具体确定。细化煤炭管理制度,加强煤炭质量监督、检斤、检验管理;加装监控管理手段,严控各个流程,做到存储不亏吨、运输不丢煤;生物质应对秸秆收集、存储、打包、运输做好监管,防止掺杂土石或腐烂;生活垃圾和污泥等应与相关主管部门签订处理处置协议,约定运输管理要求及安全责任、运输途中环境二次污染的防治等,对不符合处理协议中要求的物料应予以拒收或与主管部门商议处置对策,物料进场的称重管理按照约定进行,如司磅单多联分存、每月汇总对账等。
1.5.1 文明生产应早抓
文明生产是企业的形象、管理的脸面、现场的需要,也是所有管理者自我提升的捷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在生产现场把文明生产工作落到实处。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在文明生产管理方面,要想让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定要始于工作开展之初,积极推行“6S”管理,特别是工作服、安全帽、流动吸烟等基础管理。初始进入工程现场,人员少、素质高、易于加强宣导,提高文明生产意识,同时作业环境简单,对于文明生产方面要求容易实现。先入职的员工养成习惯之后对于后入职员工启到示范作用,有助于后续管理工作。
1.5.2 劳动纪律要先行
因为有纪律,我们才有秩序,所以团队建立之初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明确组织纪律。没有劳动纪律,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就步调涣散,各自而为,没有前进的方向。有条件的可请驻地武警或消防官兵来厂进行一到两周的军训,增强意志力和组织纪律性,达到坚韧服从、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积极合作的团队精神,这点对公司以后各项管理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统一目标,放开思路,建立志同道合的团队,在同一个目标的基础上,相识相知,相包相容,相互共勉,共同进步。努力把团队锻炼成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尽显不同寻常作战智慧的团体。
以生产人员视角划分,整个工程建设分设计阶段、安装阶段和设备调试投产等三大节点。在项目设计、设备选型安装时期生产人员遵循过程见证的原则。大部分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入职时间往往没有项目启动时间早,多数人没有参与工程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只能从过往的各项文件资料中获得项目的相关信息。较早入职的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工程各项工作,如:可研、初设、设备选型、评标、监造、重要制造工艺和试验等,这样能够有针对性地掌握设备制造重点部位工艺、技术要点。
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生产人员遵循“不主导全参与”的原则。生产人员参与调试可以对设计、制造、安装质量全面熟悉并掌握系统原理,对提升自身技能更有帮助,因此工程参与的重心一定放在设备调试上。另外,生产人员工程参与以管理人员和各专业工程师为主,运行相关人员应当深入设备调试操作的每一个细节,检修维护人员的工程参与重在见证学习设备安装方法和技巧。其次,生产现场设备众多,应有侧重点的关注主要设备和大型辅机。汽轮机、发电机、主变压器尽可能参与设备监造,锅炉安装、各风机、给水泵重点见证安装和调试环节。
2.2.1 项目可研、初设阶段
有机会参加可研调研讨论的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当重视支撑项目建设基础数据的调研工作。带供热项目,重点关注覆盖区域已有热负荷的大小。亲自走访热用户,同一线员工了解每天用汽量、用汽参数、用汽峰谷变化、耗煤量等,确保调研数据准确;与负责人沟通掌握热用户近、远期是否有增长趋势,有利于项目长远发展规划。对于秸秆类再生能源项目,要重点关注秸秆种类、收储方案、运输条件、可收集利用量是否有区位优势等。对于市政垃圾、污泥这类固废焚烧发电项目,在调研时应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确认收集范围、垃圾及污泥现有产量以及增长趋势、物料热值、水分、成分分析等。调研的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关系到机组和环保设施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型、运行参数确定、机炉匹配标准、规模大小、公用系统近远期配套安排,是机组建成后能否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
环保能源类项目多属于区域经济发展及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应当以人为本,经济实用,确保安全稳定前提下降低初投资和运营成本,总平布局设计上应充分考虑电网及热网出口方向,与需方方位保持一致,便于节省管线建设投资。宿舍楼、办公楼应位于生产车间上风侧;原料堆场、脱硫剂、化工辅料、油泵房等布局位置合理;厂内道路人流和物流分离,人流道路便捷,结合场外交通条件,物流道路宽敞,装卸车辆不绕弯。另外,在参加初步设计评审会期间,认真听取各专业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以及对所选设备的介绍,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情况。赞同成熟先进不激进的技术路线,并把以往生产运行中灵活便捷的经验做法向设计人员建议保留;对满足设计需求而不利于生产操作的设计掣肘之处,依据经验做法来进行合理化优化。
2.2.2 设备选型招标阶段
设计单位依据可研、初设确定的技术路线,按照设计进度要求陆续编制主辅设备技术规范书。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对规范书进行分组审核后,汇总回复设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将技术规范书交由采购部门进行招标采购。技术规范书审阅的过程也是对设备各性能参数深入理解学习的过程,要和设计人员充分沟通,从运行生产角度考虑以下要求:(1)设备的主要参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不盲目要求参数越高越好;(2)生产人员配置精简,设备便于操作易于维修尤为重要;(3)对设备要求还应当安全可靠耐久、有良好的节能环保特性。
当设备采购进程到技术评标阶段,相关专业工程师、设计单位会同专家组进行评标工作。多数厂家人员在评标过程中对标书的态度是基本响应,默认不确认,因此需要各位专家就自己比较关注的问题和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进一步交流,双方对存疑内容做出澄清。作为生产人员应重点关注设备在运行中的具体表现,有条件的可以到厂家制造车间或设备使用单位现场考查设备制造及运行状态(如操作易用性、负荷调整幅度、故障率、维修便捷性、零配件配套情况、设备效率、经济性能以及该设备在其他单位运行表现)向厂家技术人员分别提问。在厂家回复中,同问题应多厂家、同厂家应多角度找出设备差异情况。最后对各家进行评标打分,交由采购部门并且确保合同条款所涉及到的技术参数与招投标文件保持一致,从源头上提高设备生产质量,选出最佳方案,从而保证运行的稳定性。
2.2.3 设备监造安装阶段
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对投产后运营的可靠性影响很大。需要所有人员付出很多精力,并做很多细致工作,其中设备监造是保证设备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设备制造期间,有必要安排专职生产人员或委托专业监造单位,对设备制造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从根源上保证设备质量,防止不合格设备运至现场。监造主要根据合同条款对设备相关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及制造工艺文件进行全面检查,对检验报告及相关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对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原材料、配套部件等质量进行监督,对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及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见证主要附件的组装及出厂试验过程。对于一些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给水泵等大型主辅设备,在监造过程中还应当留下影像资料、做好监造记录有助于后续技术培训、设备检修和故障分析。
当设备进入现场步入安装阶段,运行检修人员应当按专业,随同监理工程师监督设备安装过程。协助审查确认到场设备型号、合格证、检测报告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协助审查设备安装单位和人员是否有专项资质以及特殊工种上岗许可证;协助审查施工单位安装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以及是否进行技术交底;协助审查现场安全施工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是否完善。运行、检修人员在见证监督设备安装过程中还应当向安装师傅或旁站监理请教学习,多跑现场、多查资料、多看图纸、了解设备内部结构、组装技巧、关注安装细节等。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同样留下影像资料、做好见证监督记录存档。尤其在安装中后期,大量工艺管道连接,对于反应在安装图纸中的走向布置,生产人员应提早熟悉,确保满足将来的生产安全、便捷;对于由安装单位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布置的设备和管道布置,生产人员应在开始安装前进行现场确认,甚至要求施工单位在每一处自行布置安装工作开始前由生产人员书面签字确认布置走向,以此规避大量的新机组投产后的技改工作和返工现象。对此,业主单位可以建立一些管理机制,融入到工程管理当中。
2.2.4 机组分调联试阶段
工程分系统及联调联试,是生产人员工程参与的关键阶段。生产管理人员、专业工程师应当完全融入调试单位的日常工作,参与讨论各种检查和测量、静态和动态试验、冷态和热态试验、空载和有载试验、设备运行状态和程序调整、设备系统联动程序设定、单机和成套设备试运行等;对调试计划、调试方案,提出建议和意见;协调各设备厂家、安装单位、运行、检修人员的工作安排。
运行、检修人员应当深入到设备调试第一现场。锅炉专业:检查和试验各汽水电动阀门、烟风调节挡板门;各主要风机、空压机等辅机的分部试运;进行给水、减温水调节门流量、漏量特性试验;参加油系统、除尘除渣系统、冷却水系统以及各安全阀等调试工作。汽机专业:参加电动门、调节门、气动门、逆止门动作试验;参加循环水、除氧器、回热、给水泵、冷却水、油循环、热网等系统操作试验。电气专业:参加主变、升压变、升压站和厂用受电的调试;检查各保护装置的保护定值整定是否正确;检查各系统电气设备的控制、测量、音响和灯光信号是否正确;检查母线电压数值、相序及相位、仪表指示是否正确;协助整理试验记录与调试报告等各项检查测试工作。化水专业:参加化学原水、除盐水产水调试、参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调试;参加炉水给水等系统的加药取样调试等。脱硫脱硝:参加工艺水、浆液循环泵、氧化风机、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滤布脱水系统、氨水稀释水等系统调试工作。热工及各检修人员也要完全参与到设备调试中,协助调试人员记录各种实验定值数据。
机组联合调试合格后,由工程管理单位按照行业规范和业主单位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将本期全部生产设备移交给运行单位,运行单位生产人员按照上述要求做好机组及设备接收工作。对不符合接收要求的设备及系统坚决不予接收,并要求工程管理单位继续组织各参建单位对问题设备和系统查找原因、解决问题,直至调试合格。运行单位还应做好各类资料、图纸和随机配件、安装剩余材料等的接收管理工作。
生产人员及早介入调试阶段工作,可借助调试参与机会,深入熟悉系统设备,提高各方面的技术水平和技能。可更好的跟踪系统设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遗留问题。可收集和记录系统设备的工程安装调试有关数据,为运行后制定更好的安全生产计划提供基础依据。
在热电项目启动初期,就应当及时考虑将生产人员融入到工程建设中去,制定生产人员参与计划并严格推动执行,同时完善管理体系和手段,保障参与的效果与工程密切结合,使每一位生产人员在参与工程的同时,时刻想到今后的安全生产,促进工程和生产之间的经验反馈。工程部门应当积极支持生产人员参与工程活动,以培训生产人员为目的,生产人员也要积极的承担一些工作任务,以保证整个项目的设计及安装工艺合理、运行操作便捷、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