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分析

2020-12-15 13:06杜春波
新农民 2020年17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种养有机

杜春波

(肇源县农业农村局,黑龙江 大庆 166500)

0 引言

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给农产品安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发展绿色农业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肇源县致力于现代农业绿色有机生态产区的建设,开发了一系列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拉开了绿色循环生态产销一条龙的序幕。

1 绿色生态农业概述

绿色生态农业主要指依据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化手段,借鉴传统农业有效经验,获得高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不仅要求禁止使用除草剂、化肥、杀虫剂、保护水源及土壤,而且需要注重良种培育、合理种植养殖、农地轮作,实现农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2 肇源县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2.1 现代农机绿色标准化作业

肇源县丰富的黑土地资源为具有鲜明供给优势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依据,将绿色、有机的发展理念根植黑土,发展现代农机标准化作业,也成为肇源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

在绿色、原生态、有机发展目标影响下,我县可以采用工厂化浸种催芽、大棚育苗、规模化经营、标准专业化加工、机械化插秧等一系列措施发展水稻现代农机标准化作业。同时挖掘农业机械化新时代优势,充分利用GPS导航自动驾驶系统、高性能侧深施肥插秧机、大型轮式拖拉机等机械化优势,高标准开展作物种植作业。结合精量点播、分层施肥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抢积温、保养墒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加快大田播种进度,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2 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主要是在人工调控、自然调控有机结合的前提下,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借助大棚蔬菜等保护地栽培、日光温室养猪等模式经验,合理配置,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支撑,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良性高效循环利用系统。

如肇源县“蟹稻共作”模式就是一种自然生态水稻种植技术。其在原生态理念指导下,依托原始水稻种植模式,构建了以稻作水田为基本环境,以水稻种植为中心,稻田内蟹网养的生态工程系统。有机蟹稻米施行的是生态圈、生态链种植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构成以蟹群为主导的生物、与昆虫、水稻、杂草、水生物等构成食物生态圈。在食物生态圈内,蟹粪取代了化肥,螃蟹在稻田内爬行降低了病虫草害发生率,且可以促进水稻对土壤营养的吸收。整个过程不需额外喷洒化肥、农药或除草剂,可以为稻田内资源充分应用提供依据。

2.3 全覆盖式服务网络

在催芽、育苗、抗旱浇灌、病虫害防御、收获等专业化服务发展进程中,为进一步提升绿色生态农业全环节发展模式,我县应规划布局区域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实现绿色生态农业服务范围、服务内容的全面覆盖,加快推进以大米为主体的绿色健康产业价值链建设。如依托肇源大米、古龙贡米两个国家级地理标准农产品品牌,推动万基谷物加工项目——弱碱暖胃米、河蟹分拣包装、生态生猪养殖、淡水鱼分切冷藏等绿色健康产业,为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应用推广提供充足动力。

为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我县可以推进全覆盖式绿色标准化服务作为自身目标,在“蟹稻共作”模式推进的基础上,引入鸭稻并养、鹅玉同壮模式,扬起绿色生态循环农业风帆。同时为促进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提质增效,可以针对现有资源,着眼于市场,依托稻田、大田土地资源,构建试验示范基地。在试验示范基地中,引入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插秧机、旱平垄作双侧双深技术,同步完成施肥、插秧工作,为减肥、减药、减除草剂“三减”实现提供依据。在这个基础上,为充分满足化肥、农药、除草剂使用零增长期限的要求,可以依据“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原则,逐步改变传统稻田单一的种植结构,探索种养结合、互利互促的生态种养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如黑龙江省根据“稳稻、减玉、增豆、强经作”的农作物调整要求,在提高施肥技术到位率、植保技术普及率的同时,引入了一种新的插秧技术——覆膜有机水稻栽培。覆膜有机水稻栽培主要是在土壤上铺设一层薄膜,在膜上插秧,可以在除草除虫的同时,解决以往有机稻产量不高的问题,为绿色生态农业增产创优提供依据。

3 总结

综上所述,借助现代农业机械化综合配套改革机遇,肇源县应在强化机械化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坚持协调、创新、共享、开放、绿色理念,推进立体化生态种养模式。聚焦发展绿色健康产业,推动农业生产各环节融合,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种养有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淡水养殖中的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绿色生态小镇,不可错过的投资圣地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发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