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可,钱婉铷
(扬中市农业农村局,江苏 扬中 212200)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需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避开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
空气质量良好,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物等指标均符合要求。
有充足的水源保证,排灌设施健全,水质无污染。
土壤耕层深厚,通透性良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
环境条件符合NY/T391-2013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立足本地自然生态条件和绿色食品对品质的要求,选择适应强,抗病、抗虫、抗逆性良好的高产优质品种。
香糯稻,选用糯稻品种扬粳糯2 号、紫香糯1号。
种子纯度≥99%,净度≥98%,水分≤14.5%,发芽率≥85%。
米质达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米标准。
购买有资质种子生产经销企业的商品稻种,不自留种。播种前无需选种,播种前种子处理的方法为晒种、药剂处理、浸种等。
播种前,将稻种置于阳光下晒种2~3 d,摊薄、匀晒。
用6.25%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 mL,加水150~200 mL,搅拌包衣稻种4~5 kg,大批量种子用拌种机机械拌种。
药剂拌种的稻谷,随后直接浸种,按用种量和贮存器皿,加适宜用水量,水漫过稻种3~5 cm 即可,浸足48~60 h,浸后不必清洗,直接催芽,破胸露白摊薄晾干后及时播种。
优先应用硬地硬盘育秧,辅之预留秧田半旱硬盘(软盘)育秧。
按每667 m2大田需预备优质水稻种子3.5~4 kg,塑料硬盘(软盘)26~30 张,商品育秧基质100~150 kg,1.6 m 宽的无纺布4.5 m,硬质育秧场地(水泥场等)面积6~7 m2或预留秧田(普通农田)7~8 m2,拌种药剂若干。另按需配备水稻自动播种流水线、自走式播种铺盘机,铺设自动喷灌装置。
优先应用空旷水泥地、道路、富余厂区、地势较高的经济作物生产设施用地等硬质场地,配备电力、水源、喷灌设施,作育秧硬地。
或根据育秧规模,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排方便、水源清洁、邻近大田,便于管理和运输的预留农田作秧田,秧田与大田比例1∶100。在播种前20 d 左右整地开沟放样,精做通气秧板,秧板宽130~140 cm,沟宽25 cm,深15 cm,四周开好围沟,上水验平,板面沉实。播种前2 d 对秧板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充分拍实,板面达到“实、平、光、直”。
根据前茬成熟收割腾茬期,及预计可插秧日期,以机插秧适宜秧龄,倒推播期,“宁可田等秧,切莫秧等田”,来确定播种期。适宜播期5 月15~25 日。6月初开始机插,6 月15 日左右机插结束。并根据收割、耕翻、插秧机械能力,分期分批播种,每一播期间隔2~3 d,确保每个播种批次均能适龄移栽。
每盘播干种120~130 g,芽谷130~150 g,折合大田播种量每667 m2为3.5~4 kg。
应用机械流水线播种,调适机械,精播匀播,不漏播、不重复播种。人工铺放秧盘(可先叠盘暗化)。将塑盘平铺于已整好的秧板上,拉绳铺放,二盘对铺,塑盘边缘相互重叠排放。或用自走式播种铺盘机,一次完成装铺基质、洒水、播种、盖种、铺盘等程序。
播种盖籽后,用幅宽1.6 m 的无纺布居中覆盖,将无纺布四周压实。之后,硬地育秧的,配备喷灌设施,喷灌窨水;农田育秧的,清理内沟和围沟,开好排水口,沟灌窨水。水不漫上盘面,窨透后及时排水,保持湿润。
4.6.1 水分管理
硬地育秧,常揭布观察墒情和苗情,缺水时及时补水,掌握控水至硬盘上沿以下为宜,保持无纺布湿润;农田育秧,出苗前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保持基质湿润。齐苗后2~3 叶期建立平沟水层。移栽前3~4 d 控水促根。
4.6.2 温度管理
出苗前白天基质表面温度在25~30 ℃,晚上不低于15 ℃。如播期早或播种后平均气温低于25 ℃,在无纺布上加盖地膜,保温保湿,促进全苗。
4.6.3 光照管理
出苗前尽量遮光以防高温烧苗,出苗后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让秧苗多见阳光。用机械流水线硬盘育秧的最好播种后叠盘暗化2~3 d,待出苗后再放入秧田。
4.6.4 适时揭无纺布
秧苗齐苗后略松开无纺布,让无纺布随秧苗生长而松动自如。适时揭布炼苗,或白天揭布、晚上覆盖,无纺布覆盖12~15 d,揭布时间为栽前3~5 d。
4.6.5 病虫防治
基质育苗苗期一般无病害、草害不需喷药,重点把握好灰飞虱的全程防治。同时在移栽前1 d 普用一次药,坚持带药机插。
前茬绿肥盛花期鲜草切碎还田,每667 m2为1 000~1 500 kg,55.125 kW 以上拖拉机干耕埋草还田。未上水之前,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200~300 kg,然后上水沤制20~30 d。之后,水田耙机械整平。
正确起运秧苗,随起、随运、随插。遇烈日高温,起运过程配遮阳设施。起盘后小心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2~3 层为宜,运至田头随即卸下平放,让秧苗自然舒展。大田平田之后,放水沉实1~2 d,打好平水坝,保持瓜皮水机插。在场头预先调好机械,并通过试插对株距、取秧量和栽插深度进行修正。机插深度1 cm,及时补秧添秧,防止漏插。
根据产量指标、品种分蘖特性、成穗特点、秧苗素质确定机插基本苗,本基地每667 m2产量600 kg左右,每667 m2掌握基本苗6 万~7 万株。再根据插秧机机型及塑盘育秧载苗量,机插行距30 cm,株距调至约12~14 cm,每667 m2为1.6 万~1.8 万穴,取秧面积调至最大约2 cm2,每穴4 苗左右,在此基础上每667 m2实现基本苗6 万~7 万株。
插后上水护苗,立苗前水层保持在苗高的1/2。如天气晴好,阳光强烈,则水层要达苗高的2/3。打好平水缺,雨天放水。立苗后薄水分蘖,水层深度在3 cm 左右。除化除、施肥外,也切忌长期保水,适当放水露田,日灌夜排,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待茎蘖苗达预期穗数0.9 倍时放水搁田,分次轻搁,直到倒二叶露尖。之后,坚持干干湿湿,后期防止脱水过早,收割前5~7 d 上最后一次跑马水。
合理肥料运筹。水稻一生每667 m2氮肥用量18~19 kg,其中有机氮肥占50%。氮肥前后期比例(7~8)∶(2~3)。氮磷钾比例1∶0.3∶0.5。基肥中除绿肥、商品有机肥外,每667 m2再施复合肥(15-15-15)20 kg。水稻立苗后每667 m2施用分蘖肥尿素5 kg。7 月下旬末每667 m2施穗肥尿素10 kg、氯化钾5 kg。
肥料使用符合NY/T394-2013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5.5.1 防治原则
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优先采取农业措施、尽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必要时合理使用低风险农药,及时防治各种病虫草害;常见的病害为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恶苗病等,常见的虫害为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单子叶杂草有稗草、稻李氏禾等,阔叶杂草有莎草、野茨菇等。
5.5.2 农业措施
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结合、机械或人工除草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选择抗性强的品种,定期更换品种,保持品种抗性;推广应用适宜的种植方式,合理稀植、增施有机肥、多施钾肥、减少氮肥、耕翻晒垡等措施培育壮苗,增强水稻抗性能力。田边种植香根草,诱杀螟虫。
5.5.3 物理措施
无纺布覆盖育秧,阻断灰飞虱、二化螟等害虫入侵秧田危害,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预防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发生。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设置性诱诱杀器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
5.5.4 生物措施
利用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保护天敌,创造天敌自然生长与繁殖的环境。选择生物农药,短稳杆菌防治螟虫,井岗霉素A 防治纹枯病,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
5.5.5 化学措施
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根据病虫草发生情况,适当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精甲霜灵·咯菌腈、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草酯、灭草松等,并注意轮换用药。
符合NY/T393-201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5.6.1 适宜收获时期
一般为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即稻穗上部的枝梗2/3 黄化变干,穗基部变黄色,全穗外观失去生机,茎叶颜色变黄。
5.6.2 收获方式
采取机械收获。保证所有机械运行良好,避免出现漏油现象,机械维修、调试远离稻田,防止出现污染。收获后,直接运输至烘干场地及时烘干。
水稻生产废弃物主要为水稻秸秆和投入品包装袋。水稻秸秆除极少数综合利用外,全部粉碎还田。
投入品包装袋及时捡拾回收,合理利用并作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