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类非遗融入高校美术类专业教育的互动路径研究

2020-12-14 05:54牟德华
关键词:美术传统专业

牟德华

摘 要:当下,传统文化面临着来自主流文化的压力和冲击,发展日渐衰微,一些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保护与传承的主要瓶颈就是后继乏人。同时,传承人的创新能力不足,急需再学习再提高,这一点在地方较为普遍。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举措就是将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美术类专业教育中,这也是科技与文化相融相通、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关键词:非遗传统美术 高校美术 互动路径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3.020

当今社会现代艺术盛行,传统文化艺术受到强烈冲击,且处于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如何为传统文化找到发展路径,注入持续创新动力,同时营创高校专业发展特色,将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和方向。文章以非遗传统美术为视角,在调研和实验的基础上,从传统美术类非遗融入高校美术专业教育的必要性和互动路径及策略等方面进行系统阐释,重点探讨传统美术类非遗传承人才匮乏、高校美术类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应用性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而推动传统美术类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促进高校美术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一、传统美术类非遗融入高校美术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传承面临人才匮乏的窘境,老一辈的手艺人不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现有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等,都是摆在面前的问题。探究两者互动共融的具体方案,并推动高校美术类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是促进美术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必經之路。就非遗文化保护的立场来看,实现对传承主体的培养虽是首要任务,但仅仅是依靠任务移交的方式,并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非遗归根究底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民群众与生活的文化体现,由于其特殊属性,导致非遗文化多半存在于古老的村落或地带,因而导致其在传承中出现与社会脱轨的现象,甚至逐渐消失。而现在的非遗传承者多以师徒传授形式为主,且多为从事基层社会工作的年长者,散布在基层,通常具有年老化、性别比例失调、学历偏低、理论知识缺乏、学缘结构单一等特征,尽管他们具有纯熟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但在传承中困难重重。还有,许多地区的手艺人仍旧保持着旧时代的传承原则,传承方式单一、缺乏创新,且易断裂。基于此,非遗文化的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此时高校的平台就变得尤为重要了。首先高校有着浓烈的学术氛围、系统的培养方案、充足优质的专业人才。通过高校美术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生自带的创造优势使得学生具备高素质、高文化、勇创新的特点,况且学生是时代发展的主力军和后继人才,更利于传统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传统美术类非遗融入高校美术类专业教育互动路径及策略

(一)加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

在新时期教育领域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并立足于中国文化谋划制度和模式创新。要把制度改革与创新摆在中心位置,要用制度改革的力量带动发展和释放活力。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建设,要建立学院内部二级管理制度(院、系),细化和严格管理与运行;成立校地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1.立足地方发展创新

高校的创新发展必须紧贴地方需求,确保事业的科学快速发展,在充分挖掘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具有特色的育人制度和模式。新时代背景下的地方与高校的关系更加需要动力,要着眼于综合改革方向和需求,构建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系统。要稳步提升双边的协同创新与发展的能力,通过完善机制,进而加强校地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努力探索出良性互动的创新发展模式。

2.搭建对接地方发展平台

建立校地战略合作框架,构建校地融合发展机制;成立校地合作发展联盟,完善协同育人治理体系;打造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基于本题研究方向,我们要建立高校与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保护模式,首先树立全新适时的教育理念,坚持创新化、开放化、个性化、多样化等原则,提升地方岗位需求和校内培养体系的吸引力,鼓励学生坚持创新能力,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化发展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发展的与时俱进。

同时,落实对接地方工作举措。要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引进行业企业导师进校园;建设创新创业综合体,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品牌;倡导“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鼓励院系结合专业特点探索特色化育人模式。

(二)学科互融与资源支撑

1.非遗融入高校课程与教学

最佳的美术教育形式和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方式是将其融入高校教学规划之内,根据非遗项目的特点设置特色课程,如木雕、泥塑、剪纸、农民画等,设置为选修或必修课程。并邀请相关国家级、省级的相关传承人作为特聘主讲教师到校讲课。一方面可以弥补学校专业艺术教师师资不足的问题,又能丰富传统古板的教学形式,同时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储备人才,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怀。组织让特聘老师带领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有助于纠正学生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实现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目的。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内容特点,以保护和传承传统美术类非遗为根本出发点,在保持本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加入现实文化元素,同时鼓励并带领学生主动挖掘发现非遗文化素材,强化地方特点,应用于自身创作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指定专门的学习保护计划,是课堂教育更加灵活。

2.开展学术互动与学科实践

学校根据美术类课程科目设置,组织带领学生到相应的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保护地点或实践基地进行考察调研,学生根据个人研究方向制订研究计划表,定时定点进行非遗文化的相关调研活动,寻访前辈或自行进行实践研究,从理论梳理到技艺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行业职业能力。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更要注意课程外的实践活动。地方非遗机构及传承人和高校建立常态化互联互通机制,深度展开学术互动与交流活动。

为促进高校教师科研水平提高,积极开展专业学术讲座和交流,组织开展学科科研系列讲座和艺术专业发展系列讲座,学校可以经常邀请各项目典型代表人举办特色讲座,讲述相关的专业和行业知识,一方面可以活跃沉闷枯燥的学习气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高校美术类课堂形式,同时加强校内外对非遗保护项目的沟通,助推学科专业发展。为推动学科竞赛建设和发展,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动各类展演和大赛,使学科竞赛已形成一大特色和亮点,为学生技能实践提供提升平台。

三、非遗与高校互动发展的价值

将传统美术类非遗引入高校专业教育体系中,一是可以有效缓解传承的问题,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二是能有效解决高校美术类专业教育与社会人才培养之间供需不对称问题,有助于高校事业特色目标发展;三是教育之本是立德树人,《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学习,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因此,建立传统美术类非遗保护机制,强于高校美术专业教育建设,有助于形成新型创造性的理论体系和更高价值的高校专业教育成果。探讨传统美术类非遗保护与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事业的互动路径,从学科与专业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都要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来设计和实施,这不仅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更具有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意义。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俗的宝贵财产,长期根植并发展于民间,时至今日依然展现着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獨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但如今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却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国家、地区、高校到个人都不忍眼看优秀文化消失,保护传承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高校是文化保护传承中的中流砥柱,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最佳之选。因此,校地互动与协同机制的建立要具有系统性、可行性,以使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于文化传承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 郑以墨、王阳《论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13期。

[2] 涂光璨《试论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戏剧之家》2015年第13期。

[3] 高家明《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高校美术教育》,《美术大观》2014年第7期。

[4] 王秀燕《依托意识形态领域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天津教育》2019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美术传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美术篇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