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

2020-12-14 05:54:04刘竟男
关键词:话语权中华精神

刘竟男

摘 要: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在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必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和渗透力。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权 路径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3.0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人文思想和立德树人的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从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两方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从理论、践行和创新三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从明确使命和责任担当两方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引导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各个层面诠释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通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话语阐发了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观点引导人们崇尚团结互助;“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展示了爱好和平的胸怀;“君子求诸己”“不怨天,不尤人”表达了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一定民族文化创造出来的并成为该民族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中华民族精神作为经由历史变迁凝练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最能凝聚力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可以让大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动力,体会到中华民族精神强盛的生命力,从而更加认同中国制度和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提供了基本动力。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彰显着重人伦善德,重和谐共生,重入世进取,重民本社稷的人文思想,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培养和完善大学生人格的教育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精神体现了人文关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精神目标上都体现了人文关怀,因此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式话语表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路径分析

1.从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两方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实施、督促、协调机制。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尚未出台相关的纲领性文件,高校领导层尚未对此有足够的重视,高校内部缺少一个统一的规划,以致无法将宣传部门、团委、学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他学院统筹凝聚起来形成强大合力。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家庭、学校、社会脱节现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针对上述困境,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教育合力。各高校党委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宣传部、各职能部门、学院教工、教辅单位、党团组织、辅导员等共同参与,协同作战、同向同行。此外还要在政策支持、师资培训、资金投入、场地供给等方面给予保障。

2.从理论、践行和创新三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宝库,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形成中国智慧、凝聚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汇聚中国力量,才能建立起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偏向宏大叙事,缺乏接地气的中国式话语体系,这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不够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也有待提升。为此,高校要通过理论阐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内容概括和内涵拓展,讲足说清,阐发透彻,让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展现出时代价值,将其影响力直观地表达出来,使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要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效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言行中,让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自觉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从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要通过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特质,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从而增强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文化根基。

3.从明确使命和责任担当两方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引导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当明确教育使命,既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立德树人。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快形成融日常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浸润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框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其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实现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语权建设中的价值实现。同时,教育主体更要以自身良好的品德和言行为教育客体做好真善美的榜样,要把这种责任担当融入自己的教育角色中,通过对自己职业的高度认同感和荣誉感加以体现,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为此,教育主体首先要学习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然后才能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认知和领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向行动力的转化,在“有为”的教育实践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有位”。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不可或缺的动力,它以其蕴含的独特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规则等为中华民族精神与生命的绵延提供了充足的力量,而其厚重的沉淀、隽永包容的文化内容又演变为当今社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包容、开放和创新原则,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魅力,以此夯实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积极开展日常教育关怀与课堂教学工作,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浓厚氛围;努力构建各学科共同发力、各部门协同工作、全体教育者同向奋斗的“大思政”格局,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遵循知行合一教育理念,以知为线,以行为径,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模式,用实践体现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学出版社,1990年。

[3] 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参照意义》,《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4] 王丹《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大连日报》2012年。

[5] 杜建书、李昌永《黄训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6] 樊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20期。

猜你喜欢
话语权中华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06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