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摘 要: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古诗词就是文化体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凝集了先人的智慧,经过千百年的传唱仍然经久不衰,成为文化瑰宝。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诗词的诵读已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诗词中所特有的意蕴,实现对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词经典 传统文化 文化弘扬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6.012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实践当中,很多学生对诗词经典都不感兴趣,甚至将这部分的知识看作是学习的难点。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古诗词所写作的时间与当代间隔较远,在社会背景、文化价值以及情感表达方式方面,古代与现代也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对学生理解诗词内容、领悟作者情感造成了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激发学生对诗词经典进行学习和诵读的兴趣,教师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保持高涨的热情进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中来,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引起情感共鸣。情境创设的方法比较多样,教师可以借助于音乐、影视作品等来完成。
二、规定时间、开展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诗词经典作品的数量比较多,诗词的诵读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教师可以设定专门的诵读时间,使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首先,可以利用晨读的时间来进行诗词的诵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拿出15分钟的时间来诵读古诗词,并在周六周日的时间完成诵读周记,再将自己对诗词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其次,在语文课开始之前,教师也可以拿出5分钟的时间用来诵读诗词。教师也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说明该诗词背后的知识,讲述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并与学生一同探讨诗词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价值,并主动养成经典诵读的好习惯。最后,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多样化的诗词经典诵读活动,比如诗文朗诵会、诗文配图作品展等,还可以在校内成立“诗社”,鼓励学生通过诗词创作的方式来将诗词文化传承下去,学校在学期末还会选取优秀的作品制作成为诗集。
三、挖掘内涵、提升修养
诗词经典的诵读还体现在语文课程教学当中。教师要主动挖掘古诗词的内涵,帮助学生在理解诗词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文化发展观念。初中语文教材当中选取的诗词经典作品中蕴含着很多为人处世的哲学,同时也包含了很多生活和学习的道理。在学习这些作品的时候,教师要主动挖掘内涵,将这些道理体现出来,引导学生在学习道理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提升,更好地开拓个人眼界和胸怀。比如在学习《诫子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修身养德的重要性,能够学习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此来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形成指导。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这些优秀的文化内容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运用到人际交往当中,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总的来说,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来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首先,教师要设置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诵读兴趣;其次,学校要设置专门的诵读时间、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为学生的诵读提供更多的机会;最后,教师在诗词教学当中还要挖掘内涵,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提升个人修养,在实践当中将诗词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邬志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古典诗词吟诵——以珠海高校古典诗词吟诵现状与发展策略为例》,《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2] 章琦《古谱发宏韵 经典焕新声——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項目“古谱诗词传承人才培养”项目集中授课综述》,《歌唱艺术》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