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权
摘 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在贯彻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渗透传统文化,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此外,通过向学生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提高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和影响力。
关键词:德育管理 传统文化 实践研究 小学教育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5.03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实行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小学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正是接受知识的初级阶段,也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小学教师要通过德育教育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文章意在探讨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
一、小学德育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现状
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小学老师都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和渗透,很少给学生传授一些其他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知识,这导致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浅薄。即使有一些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但是部分老师都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枯燥,缺乏活力,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老师虽然践行德育教育,但在德育的教育过程中没有正确的思想做引导。还有部分老師认为,在小学阶段给学生传授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们都还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仅没有意义还会浪费课堂的教学时间。即使老师在课堂上想向学生渗透一些传统文化,也不知道该如何向学生渗透这些文化。
二、小学德育管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1.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
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会随着科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教师教育的方式也应该随着科技的变化而变化,老师应该增加课堂中的现代感,让课堂充满科技气息。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可以更好地向学生渗透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例如,老师在课前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段和传统文化有关的视频,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在播放之前,老师可以询问一下大家都知道哪些饮食,大家可以说一些地方的小吃吗,老师按随机抽签的方式抽取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回答完之后,老师还可以问一下学生们,通过这些美食向我们反映了什么呢,老师按随机抽签的方式抽取两名同学进行回答。学生回答完之后,老师在播放视频之前,让学生思考一下通过看这个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或者学习到了什么,然后老师播放视频。视频播放完之后,老师按学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在回答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发挥,只要是自己的想法就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此外,通过运用多媒体渗透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变得更加直观,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掌握。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深入其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学生在观看完视频之后交流想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传统文化,充分地贯彻了德育的教学理念。
2.通过社会实践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让学生不愿意去学习和掌握这些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是践行德育的一个重要方式之一,通过社会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老师课前通知学生,每周日要去博物馆参观一些我国的传统文物,每周日都要派一个小组去博物馆进行参观并写观后感。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把全班同学按学号的方式分为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按部就班地去博物馆进行参观。班长把每一个组的小组长名字和联系方式上交给老师。在去博物馆参观之前,老师给全班同学介绍一下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和参观博物馆相关注意事项。在去博物馆进行参观的时候,老师提前和博物馆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沟通达成一致之后,学生从第一小组开始,每周日都要去博物馆进行参观,感受博物馆内传统文化的力量。小组长要记住哪一个周日是本小组的学生去进行博物馆参观,轮到本小组的时候,小组长需要提前通知小组成员做好准备。此外,小组长还需要知道该小组同学的联系方式。在周日那天,小组长和小组成员取得联系一起去博物馆。到达博物馆之后,小组长将小组成员分到各个地方,小组成员提前了解自己所想要参观的文化知识,以到博物馆之后能够有目的性的进行浏览。通过小组成员去博物馆进行文物参观,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环境中感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老师通过让学生去博物馆进行参观,对于那些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可以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践行德育的教学要求。
3.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在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会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学校的宗旨和办学理念。在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开展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荣辱观。
例如,学校每年可以举办一次校联欢会,在举办校联欢会之前,老师可以让每一个班级都组织学生表演一个和传统文化有关的节目。如剪纸、脸谱、诗词朗诵、京剧和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舞蹈。在节目排练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先自己感受一下传统文化所渗透的思想价值,以便学生在进行排练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将其内涵所表达出来。在举办校联欢会的时候,主持人在开场的时候向学生介绍一下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然后依次进行传统文化的表演。通过举办校联欢会,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三、小学德育管理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学校组织学生阅读传统文化书籍和举办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刻的感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让学生在参与一些活动中能够将其思想融入自己的思想中,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还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丰富课堂的内容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德育管理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注意力都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又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3.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大部分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缺乏一定的了解。老师在践行德育观念的基础上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思潮不断地涌现,大部分中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都不是很了解。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价值处于发展过程中,在这个阶段,通过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向学生输入正确的价值观。此外,通过在小学德育管理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德育管理内容,还可以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黄梅《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分析》,《中国新通信》2019年第22期。
[2] 曲云亭《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华夏教师》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