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合高中数学教学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

2020-12-14 08:46马亚平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知识传统

马亚平

摘 要:高中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高中生中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中数学是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科目之一。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仅仅是在教授数学知识,忽视了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深入、不彻底,甚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误差。

关键词:高中 数学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6.017

从新文化运动之后,我国的传统文化就成了落后、封建的代表。与此同时,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国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从辩证的角度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腐败落后的,也有积极先进的。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实施“一刀切”的方法。比如,儒家思想的“勤政爱民”“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学与思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具有一定的传承价值。作为当代的高中生,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目前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断层危险,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题,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高中一线数学教学讨论的重点。本文以实际教学为背景,阐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策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高中生的特点有利于渗透传统文化

对于高中生而言,正值身心发展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第一,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决定着未来在社会的发展。高中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从高中数学教材而言,其中有很多知识都包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对塑造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向学生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进而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融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通过突破高中数学教材教学的重点

对于高中数学知识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特别是一些涉及民族文化的内容,更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能详细地为学生进行分析解读,学生则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会那么深入。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扎实的民族文化底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辟高中数学学习的新渠道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民俗文化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

二、新式教学引入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教学方法,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向学生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一些积极的、向上的内容,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高中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对高中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从数学教材角度而言,其中有很多数学知识就蕴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详解分析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圆的方程》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分析一下数学知识的传统文化。中国早在二千年之前,《周髀算经》就详细地解读了“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指圆的长约是它直径的三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想一下,在二千多年之前,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就已经详细地证明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要比欧洲发现园的面积要早一千多年。我们都可以大胆地猜想一下,西方的数学知识是在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时期传到西方国家的。但是,由于这部分历史无法进行考证,所以我们不能妄下定论。在讲解《圆的方程》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作为课堂的导入,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体现数学的人文精神

高中数学是高中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时也比较多,这不仅是因为数学是高考中重点考察的科目,也是因为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都感到非常地吃力,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滋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展开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內容,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为班级树立良好的学风,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下“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知道,田忌以下等马对抗齐王的上等马;田忌以上等马对抗齐王的中等马,再以中等马对抗齐王的下等马。这样一来,田忌就能够保证在三场比赛中获胜二场,进而赢得整个比赛的胜利。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田忌运用了什么数学原理。同学们会一致地回答,田忌使用了“概率”的知识。这样一来,教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讲解不同的数学知识点时,可以借鉴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更是数不胜数,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合理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数学教师而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展示出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文化底蕴,施展个人的魅力,以教师的魅力去感染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四、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思想大量涌入到国内,对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以至于很多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道德修养水平也比较低,很多高中生也沾染了很多社会的不良的习惯,考试作弊、托人找关系,认为钱是万能的,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也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追根溯源,是因为学校对教学的德育教学出现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向学生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树立崇高的道德水平。比如,在学习《用样本估计总体》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品德教育方面的作用。也可以借助《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学生认识到品德修养对自己未来发展重要性,以此来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积极向学生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岚《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新课程(下旬)》2017年第21期。

[2] 杨孝斌、吕传汉《浅议高中阶段“数学文化”的教学》,《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3] 庞捷博《浅议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原则及其方法》,《数码设计(下)》2018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高中生数学知识传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少年力斗传统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