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营养科普工作的现状、实践与创新探究

2020-12-14 04:21崔峰峰
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新

摘 要:本文以安康市营养学会在“健康中国营养先行”科普工作中的实践,探讨基层营养科普工作现状,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探究基层科普实践和创新思路,为营养科技工作者提出基层营养科普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丰富营养科普方式,促进营养工作者在基层科普过程中的创新性和规范性,为开展基层科普教育和实践起到推动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营养实践;基层科普;创新;行业学会

随着人们对营养需求和健康的关注,与营养相关的健康信息层出不穷,而基层人群缺乏对于营养科学知识进行甄别与筛选的能力,很多中老年人容易被谣言和不科学的知识所误导。作为营养工作者,营养科普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之一,如何在基层科普工作中有效地传递科学的健康知识和营养理念,是当下营养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基层科普是我国科普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通过对基层人群的营养教育,能够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避免被不科学、不正确的信息误导,从而更好地帮助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营养科学素养。

1 安康市基层营养科普现状与问题

1.1 营养科普人员现状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山区,其基层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储备量和比例远远低于一二线城市。重庆市健康教育所一项关于基层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调查中显示“参加过系统的营养教育知识培训的只有14.72%[2]”。据统计,安康市4家三级(市级)医院的营养科专职人员很少,科室建设不完全,配比人员和受过系统的营养教育的从业人员短缺,从事营养工作的人员比例极低,营养行业极度缺乏专业从业人员。很多有意愿从事营养行业的医护人员缺乏政策和领导支持,造成很多有一定热情和知识储备的人员流失到其他部门或行业。

1.2 基层营养科普现状

安康市内的科普工作主要以科协为主导,健康教育以市卫健委为主导,各部门协助开展。安康市营养学会成立前,基层的营养科普主要以疾控系统和医疗服务为主,缺乏专业系统的营养科普活动。自安康市营养学会发起筹建以来,在市科协的指导下多次组织举办以“健康中国营养先行”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包括全民营养周、“5.20”学生营养日、科技之春、全国科普日、大学生食品营养与安全知识竞赛与营养科技大讲堂等大型科普活动,组织了“食育”进校园,营养进社区、进机关等科普活动,目前形成了以学会为主、各行业协作的营养科普模式。

1.3 主要问题

安康市营养学会多次开展科普活动发现目前基层营养科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缺乏专业的科普人员。大部分科普活动仅围绕挂靠单位或所依托单位开展,专职一线科普人员匮乏。②基层部门或单位对于营养相关政策和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政策和实施方案仅仅是“文件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地和实施。③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作,部门之间联动协作较少,且手续繁琐、拖沓。④基层工作的专项经费和人员不足,部门没有专项科普资金、人员等,政策性文件、方案难以为继。

2 安康市营养科普的实践与创新

2.1 基层营养科普的实践与创新

2016年之前,安康市缺乏专业营养工作者且无行业协会等群众性组织。自营养学会发起筹建以来,主要通过5方面进行基层营养科普实践与创新:①组织架构创新。市营养学会采取“双席理事长”模式,聘请高校教师和社会企业人士同时担任理事长,将高校专业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结合,促进学会良性发展;同时积极联动陕西省营养学会,向中国营养学会、陕西省营养学会专家学习请教,并借助专家资源和平台开展活动;②活动模式创新。创办了“健康中国营养先行”100场营养公益科普活动行、大学生食品营养与安全知识竞赛、食物营养科普教育基地、社区科普之家等特色活动。以社区科普、中小学生“食育”等为主,多方面探索基层人群的健康需求,如在育才社区科普之家定期举行传统节日体验活动,寓教于乐,开展科普讲座的同时举行膳食营养搭配教学、慰问活动,既能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也能加强营养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③科普理念创新。学会发起成立之初就确定以“科普即公益,公益即事业”为核心科普理念。扎根地市做基层科普时,始终秉持“公益为先”精神,多次联合公益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掌握最基层的营养健康需求;④特色文化创新。科普工作过程中积极主动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将地方文化和营养工作相结合。安康市近几年主打富硒产业文化,因此在营养科普工作过程中,提出“健康中国营养先行,富硒安康共谋营养”的科普口号,契合地方文化特色,将营养工作和基层科普嵌入地方产业文化中,同时加强与地方特色企业的联动,推动企业的发展并带动企业经济效益;⑤业务模式创新。市营养学会的业务模式核心为“社区+校园+单位”三位一体的公益科普模式。基层的行业学协会大部分依托挂靠单位开展业务,市营养学会自成立没有挂靠单位,在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确定以“非营利性、群众性、学术性”为基础,在社区、机关单位、校园等基层需求高的人群中积极开展公益科普活动。在基层科普工作中,始终秉持“科学、开创、求实”的态度,以纯粹的营养学核心理念为基础,组织“健康中国营养先行,富硒安康共谋营养”的科普五进活动,提升基层人群的营养素养。

2.2 基层营养科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学会4年基层科普实践发现目前基层营养科普主要存在6个方面问题:①缺乏专业的科普人员。整个基层对于科普工作者的重视程度低,缺乏专业和专职的科普工作者,很多社区、村落等基层缺乏专业人员,导致常识性的营养健康知识在基层难以传播。以基层社区的科普为例,由于社区编制问题,很多社区工作人员为公益性岗位,大部分缺乏专业性知识,相关部门对于基层的科普和健康教育任务在社区内难以形成持续性。②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低。有调查指出,面向社区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营养的相关科普工作是促进社区公民身体健康的直接和有效方式[3]。但在基层由于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低,对于社区等基层组织的支持力度小,社區的科普工作大部分仅停留在文字、照片等书面汇报材料层面,基层社区科普工作常常采用“一事多用、一事多部门汇报”的形式,缺乏科普工作的常态化、持续性。③基层专业组织匮乏。基层科普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及组织进行协调配合,而目前全国范围的基层专业组织或机构匮乏,基层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和落地,基层人群对科学知识缺乏专业甄别能力,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很多谣言、不科学的知识在基层泛滥。大部分营养健康知识的科普方式仅为科普展板、单页等基础形式。④缺乏资金及政策引导。“推进基层科普一体化,加强科普能力建设,需要对农村基层科普价值进行重新定位,确立“以人为本、公平均衡、质量效益、政府责任”的新价值取向”[4]。基层组织或机构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金,而政府或相关部门没有专项资金或政策引导,基层组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阻力较大,造成很多基层机构为了资金而做项目,丧失了机构本身的专业特性。⑤人才培养体系缺失。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关于基层人才的培训政策,但是缺乏对专业科普工作人才的培训,大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导致面对基层人员时无法有效的传播健康知识,同时也缺乏科学的甄别能力,不能采取有效的科普方式,很多基层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人才流动性大,难以对基层形成有效的健康教育。⑥基层营养知晓率低但需求高。有调查显示,居民食物与营养知识得分率低,食物多样性差,规律运动少,学习意愿强,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5]。在安康市地区基层的营养科普实践过程中发现,社区居民、校园学生、医护人员等人群对营养知识的需求很高,但是缺乏专业组织或培养模式。很多居民在社区的健康教育课堂上对于日常的慢病营养、运动营养和食物营养有着很强的学习意愿;校园学生对于日常零食、食物选择、饮食文化等知识的学习意愿强烈;医护人员对于临床营养、疾病营养等表现出极大需求。

3 对基层营养科普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作为营养工作者,营养科普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之一,在基层科普工作中有效传递科学的健康知识和营养理念,是当下营养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针对基层实践,本文提出加强对基层人群的营养教育的思考及建议。

3.1 基层营养科普的思考

3.1.1 完善基层营养科普的系统性

在社区、乡镇等基层组织内,通过参与性、体验性等科普活动,加强营养行业学协会与社区、乡镇基层组织的联系,差异化的为基层人员提供科普服务,建立一套完整的基层服务体系,对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进行甄别,以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为主,打造“社区科普之家”科普服务职能,开展“社区—基层群众—科普组织”模式的科普,依托传统节日将营养科普教育融入基层文化特色品牌建设体系,以体验式、参与式等形式组织沙龙、大讲堂、膳食营养小课堂等科普教育活动。

3.1.2 加快营养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

目前与营养相关的法规条例有《国民营养计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各级省市虽然相继出台相关相关文件,但对于基层的营养健康相关科普还停留在口号和行政检查等层面,缺乏专业的行业组织进行实施和落实。

3.1.3 加强对基层科普体系和组织的建设

基层科普体系相对比较弱势,其工作人员往往是从各个行业或者各个部门抽调过来的,匮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人员流失严重且人员职业发展困难。在基层科普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基层科普体系的重视,解决好基层科普人员的職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

3.2 基层营养科普工作人员的建议

3.2.1 提高科普技能的能力,发挥专业优势

基层科普人员往往都是具有一定的热情和专业素养,但基层营养科普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情况,科普人员需要加强科普技能和专业知识储备,以求实、客观的态度传递科学知识。

3.2.2 丰富活动形式,创新科普模式

在基层科普活动中,不断完善和丰富活动形式,满足基层人群的营养健康需求,同时结合当下前沿技术和知识,创新科普模式,打造品牌科普活动,形成可持续的科普效果。

3.2.3 专业共享,科普共建

营养科普不仅仅是科普与身体和躯体相关的营养健康知识,还包括了心理和社会适应健康。因此在基层科普时,秉持共享共建精神,以“专业共享、科普共建”的理念,与更多的科普组织、机构及人员进行合作互动,提高科普效益。

4 总结

基层营养科普需要对工作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断了解基层人群对于营养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同时在基层实践过程中,行业组织(如营养学会、专业委员会等)积极完善和树立品牌效应,提高“政府—行业—基层人群”对营养科普的重视,通过行业组织的自发造血和专业人才建设,发挥基层营养科普工作的优势,有效传递科学、正确的知识,从而帮助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营养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立新.我国基层科普现状如何[N].光明日报,2016-11-18(010).

[2]徐祥龙.基层健康教育工作者对营养教育的认知与需求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论文汇编,2015.

[3]贾洪信.广东社区食品安全、营养教育与科普的意义、现状浅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3):12,14.

[4]李明霞.农村基层科普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C]//科技传播创新与科学文化发展——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2012亚太地区科技传播国际论坛论文集,2012.

[5]章晓军.居民食物与营养知识、膳食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C]//2017浙江省营养学会年会暨西湖营养学术论坛资料汇编,2017.

作者简介:崔峰峰(1991—),男,汉族,陕西安康人,本科。研究方向:食品安全,膳食营养,基层科普。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