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20-12-14 07:19孜吾热木·阿不都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美术教学培养策略

孜吾热木·阿不都

摘要:当前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美术课是培养学生直观审美能力的主要学科,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养成独特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创新素养,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使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对学习形成足够的认知,这一阶段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结构体系。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学习美术并不是为了成为画家,而是希望可以从多方面发展,提升自己的外在和内在形象,因此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为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觉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等,审美能力的养成决定了创作活动的开展,所以,美术教师需要尽己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审美教学能够带给学生关于美术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享受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色彩的辨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其次,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在面对艺术作品时,通过对作品的观察,触动学生的视觉神经,引发学生的共鸣,由于大部分的美术都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学生美术的核心素养是学生与美术作品产生心灵碰撞的途径,进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最后,活跃学生的大脑思维,学生在进行绘画时,会通过联想或想象的方法将脑海中的画面模仿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活跃学生的思维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绘画的潜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1】。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

科学的审美观念是审美能力提升的基础,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心灵成长的审美观念,进而培养其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审美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科学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在“五彩的烟花”教学中,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幼儿教育中,所接触的绘画简单,涂鸦绘画是他们主要的绘画方式,但这一时期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空间很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教师可以教学生用简单的线条进行绘画,改变学生固定的绘画方式,让学生用五彩缤纷的画笔,通过长短、粗细、疏密的弧线表现烟花的特征,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体会不一样的画画手法,用绚丽的色彩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发现美,产生创造美的想法,逐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刚刚步入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许多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幼儿教育阶段,加之其性格活动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很难高度集中注意力,因此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十分重要。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所制定的教学方案要尽可能的符合学生的认知,适当的把控绘画的难易程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2】。例如,在三年级“水墨游戏”的课堂教学中,三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教师可以开展游戏教学,准备宣纸和毛笔,以绘画接力的形式进行绘画,每个同学最多能画三笔,最终形成完整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用水和墨在宣纸上尽情的做线条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培养学生的个性审美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性格特征,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往往有着独特的创意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创意。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互动课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创意,并尊重这些意见和创意,鼓励学生将其以美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其创造力和审美个性。例如,在“精美的邮票”教学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逐渐占领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写信的方式已经淡出历史的舞台,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邮票是什么,有什么樣的作用,由于学生缺乏对于邮票的认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邮票的基本形态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想法,自由设计邮票的图案,培养其个性化的审美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组织画展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和创作,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

(四)完善美术教学理念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机械式的接受教师讲解的教学内容,既导致死气沉沉的美术课堂氛围,又降低了美术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完善美术教学理念开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式,组织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学校还应定期开展美术教学的交流互动会,为教师提供交流活动,让教师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借鉴经验,共同创新教学方式,进而制定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活动,使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2】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中审美教学是基础,也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前提,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从当前美术教学现状出发,找到教学中存在的制约学生审美发展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确保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叶茂结[1],.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华传奇,2019,0(5)

[2]张向玉[1],.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好家长,2019,0(47)

[3]祁杰[1],.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求知导刊,2019,0(45)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美术教学培养策略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