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策略

2020-12-14 12:06付加玉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推广

付加玉

[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共识,自上而下的农业政策都将其作为风向标,由此引导我国农业发展模式得到改善。本文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究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问题,总结和归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策略,希望可以引导保护性耕作技术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构建中的效能。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6

近年来,我国东北等许多农业区因长期不合理的耕作,导致土质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长期以來的水土流失使土壤贫瘠,产量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必须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建设生态农业,通过科学合理的保护性耕作,努力实现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保护性耕作是顺应自然的发展方式,在地面表皮有作物覆盖的情况下,应尽量少耕、免耕。因为这样能够使土壤保持通透性,并且可以减少耕作成本和耕作环节,具有抗旱保墒,增产增收等优点,既可以有效解决土质退化问题又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这也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 保护性耕作技术运用到农业的必要性

保护性耕地技术是指在耕地的过程中,以少耕免耕、微地形改造、地表合理覆盖、合理种植等手段,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构建,确保农业耕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全面发挥。具体来说,保护性耕作技术运用到农业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现蓄水能力的提升

使用保护性耕地技术,可以实现土壤蓄水能力的提升。为了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必须免耕覆盖,从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传统耕作土壤水分蒸发占降水量的80%以上,而免耕覆盖为50%以上,加上径流减少,土壤蓄水量达139mm,而翻耕、松土、开沟分别只蓄水29mm、54mm、34mm。因为蓄水量增加,产量相应提高。

1.2 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但是受传统农业方式的影响,许多农户选择将秸秆就地焚烧变成草木灰肥料,这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焚烧秸秆会使其中的有效物质受到破坏,留下来的仅仅是微量的钾元素,而钾元素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破坏生态平衡,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因此,应将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同时也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1.3 实现土壤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化肥使用量越来越多,这样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土壤板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黑土层越来越薄。然而土壤所缺乏的这些有机肥正是农作物秸秆中大量含有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所以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据有关资料显示,连续五年实施小麦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会大大提高,能够增加保墒蓄水能力,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

2 农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策略

既然保护性耕作技术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就应该将其融入实际的农业发展中去。这是因为该技术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诉求,与我国农业经济模式调整的诉求保持吻合。结合当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现状,还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建立持续性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体系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精耕细作观念根深蒂固,要想立刻彻底改变这种传统的方式是有难度的,所以必须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通过张贴标语、举办现场会等途径,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宣传。相关部门可组织农民教学培训,深入基层走村到户进行技术指导,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起到自发的表率作用,积极带头实施保护性耕作,从而使老百姓逐步从认识到接受,自觉应用这项技术[1-2]。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时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类别是不一样的,随着此方面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实际需要培训的内容也在发生改变,因此必须确保实际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体系是持续性的,而不是临时性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建立专项扶持机制,鼓励当地高校的相关专家、农技站的工作人员,以及广大农民能够在稳定的交互平台上进行沟通;结合相应区域的种植结构,确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方案,并且对实际技术执行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诠释;强化技术培训,必要时可以鼓励技术推广员参与其中,从而保证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切实地贯彻到实际的农业实践中,这对于奠定良好的技术推广基调而言,是很有必要的。

2.2 形成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设备系统

应做好机械配置工作,充分利用国家购置农机具的惠农政策,引导农民购买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等。在此方面,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形成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设备系统,使得实际保护性耕作技术成为驱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需要做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1)对区域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进行考核,了解实际技术覆盖范围和区域农业生产诉求,综合考量在此过程中需要的设备数量和种类,然后指定针对性的采购方案,确保对应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设备可以迅速到位,避免因技术方案贯彻延迟而影响到实际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2)要针对实际保护性耕作技术设备和机械,建立对应的维修管理机制,派遣专人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如果是农民自己采购的设备,可以引导其进行正确的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不至于因为设备的失修导致农民保护性耕作技术积极性消退。(3)除了依靠国家在农业机械设备下乡政策方面的优惠,还需要地方政府积极给予对应的扶持,确保农民可以在对应的渠道中购买到价格优惠的设备,这也是激发农民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手段[3-4]。

2.3 建立精细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管理机制

在实际操作中要算好经济账,对普通播种、免耕播种两种模式进行比对,分别从每个生长期开始做好记录,邀请农民积极深入实际,参观比对,从而凸显出保护性耕作的优势,让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为更好地为推广保护性耕作奠定基础,需要建立精细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管理机制:(1)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展现出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强化宣传和教育,使得更多的农民意识到这种技术的优势,确保其成为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工作的重要驱动力。(2)对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户进行奖励,鼓励其在基层会议上发表自身关于保护性耕作技术使用的经验,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确保综合技术素养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将对应的信息反馈给对应的技术推广部门。(3)技术推广部门和此领域的专家可以结合实际技术推广实践经验,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且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将这样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向广大农民普及,继而引导实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当然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不是朝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在技术标准建立、技术经验总结、技术不断革新的过程中进行更加多的创新,由此引导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体系成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5]。

3 结 论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先进的可持续农业耕作技术,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农业、农机、乡镇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有着一套完整的科学种植模式以及管理技术,对环境保护有着很好的作用,且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要求因地制宜,注重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相结合。对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课题,应建立持续性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体系,并形成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设备系统,同时建立精细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管理机制。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利于今后的环境保护以及生态的效益增长,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克琴.玉米种植农户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3):82-83.

[2]张婧.高平市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调查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12):38-39.

[3]王集宏,罗平.山区半山区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12):113.

[4]刘伟.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究[J].河北农机,2019(12):22.

[5]《农村百事通》记者.推进保护性耕作高质量发展[J].农村百事通,2020(10):14-16.

猜你喜欢
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推广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技术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绿色植保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临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山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先进国家绿色生态农业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