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2020-12-14 09:20刘德辉吴杰锋刘佳婧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6期

刘德辉 吴杰锋 刘佳婧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大概可以占到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左右,在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完成栽培优质水稻的目标,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本文以水稻栽培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水稻栽培的技术要点,旨在通过稻田选择、水稻品种筛选、优化播种过程来实现水稻高质高产。农科人员应从系统性以及技术性两方面入手,根据我国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的探索与优化,结合水稻的生长状况进行合理施肥与灌水,并结合常见病虫害进行针对性喷药杀虫,减少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提高水稻的综合产量。通过技术的优化,能够有效确保水稻的高产优产,进而保障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

[关键词]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6

1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1.1 稻田选择

首先,应选择最佳的种植耕地,随后开始进行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及时清理土壤中的残留物,保证土壤有充足的养分,便于吸氧蓄水,为水稻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其次,应扩大检测范围,包含产地的选择、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提升种植场地的综合质量。最后,定时定点进行监控,不断优化种植基地的环境,保障水稻稳定快速成长[1]。

1.2 良种选择与处理

农业部每年都会推介发布水稻主导品种,应系统分析农业部推介的经过当地生产区域大面积试验示范的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的水稻品种[2]。

农民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在晒种、选种的基礎上进行消毒。每公顷备种量15~18kg(杂交稻),浸种前选晴天晒种1~2d,浸种与消毒可以同时进行。消毒液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种24~36h,也可使用相应的营养液来对种子进行包衣,然后再进行保温催芽。

1.3 水稻播种过程

确定播种期的主要根据是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水稻幼苗生长的最低温度要求:粳稻12℃、籼稻14℃,因此水稻播种期有早播极限与迟播极限。早播极限是保证安全出苗、正常生长,因此要根据当地历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12℃的初日确定最早播种极限;迟播极限是保证水稻能安全齐穗,因此以安全齐穗为依据倒推,确定迟播极限。

播种除考虑播种温度条件以外,还应该考虑移栽温度条件,以避开灾害性天气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如南方稻区常有可能遇到高温伏旱,会对水稻抽穗扬花产生不利影响。从品种特性上分析,早熟品种生育期短,适当早播,延长生育期,有利于高产;晚熟品种对日照反应较为敏感,需要积温较高,生育期长,可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推迟播种。因此,种植农户要精心做好相关的育苗和播种工作,适时播种(一般早稻3月底4月初、中稻5月底、晚稻6月上旬播种)、稀播匀播、培育壮秧[3]。

1.4 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

秧苗在秧田经过培育一般早稻35d、晚稻25d左右,秧龄4~10叶就可以移栽了。移栽时期主要由气温决定,一般日平均温度稳定到15℃以上时即可移栽。在我国境内,每年的水稻种植最佳时间是在5月上旬到中旬。移栽可以采取宽行窄株栽插:东西行向,牵绳定值,行距30~40cm,窝距20cm,每窝栽壮苗单株或双株。栽秧时,要做到“浅、匀、直、稳”:“浅”即浅栽,“匀”即行窝距要整齐,“直”即苗要栽正,“稳”即栽后不漂、浮秧。合理密植是水稻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基础,可以建立起适宜的群体结构,从而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争取穗多、粒多、粒重的同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根据田块肥力、品种特性和自然条件确定栽植密度,一般每公顷栽225万~450万穴,每穴单株或双株[4]。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栽培技术上有了很大改善,可以采用抛秧栽培或稀植优化栽培等技术。

1.5 科学施肥与合理灌水

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多种必需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是需求量最大,且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的元素。优质水稻栽培要根据水稻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以及肥料利用效率,以增施有机肥、平衡配方施肥的原则来进行肥水管理,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40%~60%,分蘖肥、穗肥和粒肥根据田块肥力和测土配根据长势长相施用。水稻生长中后期也可以根据长势通过根外喷施叶面肥来补充养分,以有效防止水稻早衰。在灌水的过程中,要与施肥相结合,遵循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芽、够苗晒田、深水含苞、干湿壮籽等一系列原则。

2 优质水稻病虫草害防治

近年来,病虫草害渐趋复杂,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稻米的品质。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病虫的侵害,这些病虫给水稻的正常生长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会严重影响优质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甚至导致绝收。

为保证水稻栽培能实现高产优质、稻米无害化的目标,种植农户在优质水稻的生产中,就要采取正确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合理安全地使用农药。在病虫害的防治上要强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手段来防虫治害。

2.1 叶稻瘟和穗颈瘟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稻瘟病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根据危害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叶稻瘟、穗颈瘟等几种不同类型。对于稻瘟病的防治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稻瘟危害造成的影响较大,如发生稻瘟,要注意用农药及时进行防治。对于叶稻瘟的防治,具体可采用36%丙唑多菌灵1 800~2 250g每公顷兑水900kg喷雾。对于穗颈瘟的防治,可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期喷施一次药,齐穗期喷施第二次药,常用药剂有30%克瘟散乳油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每公顷900kg药液均匀喷雾[5]。

2.2 稻飞虱和稻螟虫

稻飞虱和稻螟虫是水稻在生长期间常见的虫害之一。稻飞虱也被叫做“浮尘子”,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等,其中褐飞虱更为普遍。稻飞虱生存的方式主要是靠吸取水稻植株的汁液,这种害虫会让水稻的整个植株变黄、倒伏,最终枯死。防治褐飞虱要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当百株虫量达2 000头时,要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10%烯啶虫胺2 000倍液喷雾或者50%吡蚜酮225~300g每公顷兑水900kg喷雾。

稻螟虫可分为大螟、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统称为“钻心虫”,会造成水稻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其药剂防治可用35%氯虫苯甲酰胺150mL每公顷或10%四氯虫酰胺150~300g每公顷进行喷雾防治。稻纵卷叶螟可以参考钻心虫用药。

2.3 除草

除以上的病虫外,杂草对于水稻的危害也很大,主要是在稻田内同水稻争水、争肥、争光,恶化稻田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它还是水稻病原物和害虫的中间寄主,会加重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稻田除草可用人工和化学除草,由于人工费时费工,因此提倡用化学除草,但必须严格掌控。常规栽插本田除草可在移栽后4~7d,用25%精克草星300~375g每公顷拌细沙或尿素撒施,保水7d左右。抛秧、机插秧本田一般是抛后5d左右每公顷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1 500g拌土撒施。稻田杂草中,稗草对整个水稻的危害最大,其分布的范围相对较广,会对水稻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插秧前的一周时间,在田间还有余水的情况下,种植人员可以将60%丁草胺乳油100mL兑水50kg喷雾喷洒,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双子叶杂草。之后,种植人员要及时观察整个稻田内杂草的生长情况,并进行及时清除,从而确保稻田生长环境的稳定性。

3 结 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但是依旧有部分病虫害问题没有得到根治。相关技术人员应重视技术的探索与优化,对水稻种植进行科学管理,及时对稻田内的病虫害进行监控,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相关人员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同时,还需进行水稻种植管理技术的宣传与推广,提升农民的种植技术,培育优质、高产的水稻,为我国粮食产量的稳步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文红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6):39.

[2]孙奇.浅析水稻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3):36-37.

[3]汪作伟.浅析水稻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山西农经, 2019(23):96-97.

[4]尹培赞.浅谈水稻栽培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12):44-45.

[5]謝安静.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