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进行“教学、科研和思政”三位一体的融合创建,有助于提升教师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和引领力。明确支部融合创建目标导向:一是教学团队,树立担当意识,培育时代新人;二是科研团队,加强科研攻关,确保行稳致远;三是课程思政,锚定协同效应,筑牢信仰基石。高校教师党支部“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融合创建模式构建,具有新时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支部;基层党建;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融合创建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5.042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2017)提出“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共中央,2019)指出,“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这些文件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因此,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立足新时代院校发展,坚定推进“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的基层党建融合创新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1 高校教师党支部“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融合创建的时代意义
现阶段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党建的“软肋”是软弱涣散。主要表现为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足、引领力不够。
1.1 提高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政治功能的凝聚力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重要职责是引导、组织、团结师生,是党的组织基础,在高校中直接与师生接触,必须充分认识教师支部在党的工作中的基层支撑作用,提高对群众的凝聚力。增强支部对教师的融合度和亲和力,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 把工作要求、部门任务及高校发展和个人的发展、事业追求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教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高校教师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1.2 强化教师党支部党员先锋模范的战斗力
党员教师是高校教师群体中中坚力量,更是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的先锋队,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表率的作用引导人,提升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力转化为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以及服务高校发展的引领力。
1.3 提升教师党支部政治引领力
党的领导作用在高校基层党组织——教师党支部,就是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即团结和引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能力,適应新时代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服务高校发展。加强教师党支部政治建设,通过政治学习、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形势,提高政治素养、政治觉悟,强化组织纪律,激发教师党员的学习主动性和内驱力,使党员教师成为服务和推动高校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和引领力。
2 高校教师党支部“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融合创建目标导向
教学是教师的生存之本,科研是教师的发展之道,课程思政是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2.1 教学团队,树立担当意识,培育时代新人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任务,教学是教师的生存之本,基层教学团队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教学质量的高低重点在教师,核心在教师党员,关键在教师党支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行课程建设,教师党支部要充分调动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师党支部,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教学团队牢固树立“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严标准高要求不断加强教学团队的师德师风建设。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树立担当意识,在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上勇于挑重担,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加强教书育人,提高教学质量,培育时代新人。
2.2 科研团队,加强科研攻关,确保行稳致远
高校党员教师在承担高校人才培养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担负着科研任务。从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有意识地根据教育教学内容确定研究对象,在教育教学过程有目的地加以研究,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研水平,实现教学与教研相长。教师党员的教学与科研双重角色,也决定了他们在高校中肩负培育学生和科研攻关的使命。新时代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考核,科研成为教师的发展之道。
教师党支部,组织动员党员教师努力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引领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增强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脚踏实地掌握学术前沿,提升科研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提高党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成果转化。
2.3 课程思政,锚定协同效应,筑牢信仰基石
在“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工作中,高校的教师党支部处于中心位置,是高校教学工作、科研攻关和课程思政重要组织保障。推动课程思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指示,锚定协同效应,筑牢信仰基石,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达一线阵地和神经末梢,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教师党支部组织教师党员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发扬示范效应。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强,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编写课程思政教材,实施课程思政方案。对党员教师产生凝聚力,党外教师产生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全体教师参与融合创建,充分发扬师德示范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3 高校教师党支部“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融合创建模式构建
3.1 党建+教学师资队伍育人建设
一是创建党员教师示范岗;二是实施党员教师导师制;三是实施课程负责人工程。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做到三全育人;始终把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出现两张皮现象;党员教师亮出党员身份,始终把知行合一作为基本要求,确保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建教育教学业务高度融合,解决两张皮问题。创建“党员先锋岗”“教学示范岗”“科研服务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岗”等。创建党员教师导师制,资深党员教师与新进教师一对一结对,新跟班听课学习,导师进行教学指导,加速年轻教师教学上成长。实施教师党员课程负责人工程,带领教学团队从教学大纲的制定修改到教学设计,从课程建设到教学实施全程负责。
3.2 党建+教学科研团队育人建设
一是推荐党员参加科研培训;二是动员党员申报科研项目;三是组织专家申报科研指导。积极组织和动员年轻党员教师参加各级科研培训,结合教育教学组织申报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和中青年项目,并组织专家对教学科研团队进行申报指导。
教学科研团队在科研上注重教学的现实问题与科研应用相结合,实现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资深党员教师从科研选题到申报书撰写,从开题到结题,全程指导,提升教学科研团队的科研育人能力,逐步把党员青年教师培养成教学和科研中坚和骨干,发挥教师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吸纳党外教师进入教学科研团队,增强教师党支部服务高校发展的引领力。
3.3 党建+课程思政教师育人建设
教师党支部就课程思政融合创建教师育人途径主要有课程思政教学大赛、组织教研活动和经验交流,自建SPOC课程思政慕课。将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列入各个章节教学的育人目标,并分解落实到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案讲义当中。公共文化课的程思政建设要学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思政推动作用,以公共选修课《影视鉴赏》为例,电影《战狼》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很大,中国电影在实践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硬汉形象构建的中国叙事,新时代中国叙事成功的实践路径,立足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提供新的文化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教师党支部,强化战斗力、提升凝聚力、增强引领力,着力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融合创建模式,织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教育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的中心环节,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合力。
4 结语
高校教师党支部“教学、科研和思政”三位一体的融合创建究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首先,要实现育人先育师。教师,作为传道者、教育者,要明道、信道,自己要先受教育。育人先育师,育才先筑基,筑好高校育人之基。其次,打通支部业务、政务、党务工作,实现育才先筑基。作为业务一把手的教研室主任工作,紧密配作为行政和党务一把手的部门领导和支部书记的政务党务工作,进行支部业务、政务、党务的融合,筑牢育人的组织基础。第三,支部建立有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作用发挥机制。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和课程思政建设要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的主导作用,激发教师党员及其他教师投身到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融合创建工作。建立完善教师党支部的教学、科研、课程思政等考核与激励机制,筑牢高校育人之基。总之,构建“教学、科研和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的融合创建模式,育人先育师,育才先筑基,筑好高校育人之基,落實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教党〔2017〕41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16/moe_1417/201708/t20170823_311692.html.
[3]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05-22(001).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6]唐琳.《商务写作与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与实践——大学生商务写作与沟通能力提升研究之一[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2):176-177.
[7]唐琳.中国硬汉形象构建研究[J].电影文学,2020,(12):44-46.
[8]唐琳.《战狼2》的新时代中国叙事阐释[J].电影文学,2018,(05):89-91.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