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智慧政务”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传统城市和政府是按业务、管理职责分别设定、各司其职,存在严重的部门壁垒,信息之间在本部门范围内共享,在城市政务范畴上仍然是信息孤岛。
以前办一项业务往往要跑很多个地方,通过各种方式证明"你是你"。现在应用了前端智能,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完成一系列的有效认证,这样政务就被打通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眾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大规模落地应用,也让政务真正步入“智慧化”。智慧政务即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智慧型政府,利用云计算、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提高政府在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水平,形成高效、敏捷、公开、便民的新型政府,实现由“电子政务”向“智慧政务”的转变。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简化群众办事环节、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畅通政务服务渠道,解决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
既然“智慧政务”的目标是提升政府的综合能力,那么就需要打破过去的“信息孤岛”,在技术上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政府与企业、市民之间的高效互动提供支持。
智慧政务强调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通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其包含四大领域:智能办公、智能监管、智能服务和智能决策。
转变思路、简政放权
智慧政务目标是提高综合能力,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提高办事效率,让群众少跑路。这就需要将传统的办事流程精简,要从根上解决效率问题。通过数字化技术来辅助,可以将传统的流程从重复的填写信息、审核条件、提交资料等繁重的流程中解脱出来。对于相关职能部门要转变观念、敢于尝试,切实的落实简政放权。
政务办事流程牵涉职能部门越多,必然会增加数据传输、信息沟通等成本,转而影响办事效率。只有合理的放权才能将办事流程被分解到各节点,在节点上完成相应的事务办理。推进放权政策的实施,是创新智慧政务的航标。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通过将全力关进“数据铁笼”,将权力明确话,让权力控制在职能范围内。当前,腐败问题依然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从过去的实践来开,加大政府对公权力的约束,除了要靠制度构建外,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依靠技术、数据来管控公权力,做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监管。
近几年,国家围绕“放管服”改革,在破解协同政务的体制机制障碍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也让公安微服务“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得以快速推进。
百姓视角提升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才是王道。互联网界流行这么一句话“用户骂你,是在帮助你,当用户什么都不说的时候,说明已经不再信任你了”。
截止2020年3月,中国网民圈子的规模已达到9.04亿,相当于中国人口的2/3,可以说规模非常庞大。庞大的网民已将生活发展到了指尖上,同时指尖生活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已经成为当前时代背景下群众的普遍生活形式。
智慧政务必须坚持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建立政府管理者与群众体验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满足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广大网民的切身服务需求,消除政府服务供给与用户需求之间的“鸿沟”。
科技助力让群众省力
?“智慧政务”要真正提现“智慧化”,提升政府的综合能力,那么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就不可或缺。
通过数据的汇聚、融合、贯通,让各部门数据共享、业务共通,让数字化流程代替群众“跑路”,助力群众办事由“跑多门”变为“进一门”,由“多次跑路”变为“一次办妥”。
5G时代将为智慧政务插上腾飞的翅膀。5G的最大的特征就是速率更快,这样的速率才能支撑更大范围的对海量数据的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与政策密不可分
智慧政务需要人工智能辅助,提高“智慧”能力。更加智慧的电子政务将提供更好的综合服务能力,减少人力成本、节约政务资源。
政务人工智能应用不仅仅是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程序在政府行业的局部应用,而是人工智能与政府管理和服务相融合,实现更加高效和精准的政府管理和服务。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自学习、自适应和自服务,人工智能与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融合,使得政府管理和服务具有了智能的属性,能够不断进化和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随需应变。它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问题。
政务人工智能在不断的发展,作为适用于“智慧政务”的人工智能则离不开相应政策,在数字化政务范畴内“政策与技术密不可分”。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
公民数字身份证:通过数字身份证在政务数字化渠道证明个人身份。
自适应安全:通过自适应安全策略将风险、信任和安全视为连续的过程,通过预测和缓解不断进化的网络威胁,并不断调整安全策略。
一切即服务:采用订阅式AI技术服务,降低技术应用启动成本。
共享服务2.0:采用集中化服务或共享服务节约成本的方式在实际使用中效果收效甚微。共享服务2.0重点在于将节约成本转移到提供企业级安全、身份认证、平台管理、业务分析等高价值业务版块。
工作队伍数字化:政务在工作人员数字化进程上落后于其他行业。如何建立一支通过数字化工作队伍,让其具备自我管理能力,能按需获取培训、技术支持,不断智能提高工作队伍的综合服务能力。
大数据应用提供精准服务
智慧政务的“智慧”,必须要依靠大数据技术手段来实现。极大规模的互联网用户会产生巨大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就是智慧政务中实现智慧的感知源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多维分析,可以较为准确的分析网民在政务服务过程中的动态,从而了解群众的需求。通过分析结果,我们能完善政务服务功能、指导政务服务决策,智能化提升政务服务品质。
与企业合作抱团发展
智慧政务不能仅靠政府一家实现,要调动社会力量,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企业。
智慧政务覆盖了众多的技术范畴,光靠政府一家来做是不现实的,产生的成本、周期都是巨大的,通过与企业合作,抱团发展的模式将能更快的推进智慧政务的发展进程。
智慧政务是政府与企业、群众沟通的桥梁,必须以企业、群众的需求为基准,政府不能闭门造车,与企业合作才能发挥众家之所长让智慧政务更接地气、更具实用价值。
网络安全不是底线
网络安全是电子政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今年来,政府网站被攻击、内容被篡改、数据和用户信息遭泄露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系统的正常使用,更重要的会影响政府相应,更甚会造成群众获取错误信息造成经济、名誉、隐私泄露的损失。
因此,智慧政务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需要时时刻刻处处把网络安全放到重要位置。网络安全不是底线,而是制约发展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