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春 郭慧 周洁
摘 要:水环境化学与控制技术课开展研讨式教学探索与实践,将课程研讨分为:选题—查阅文献—撰写课程论文—制作PPT—课堂汇报—互动讨论—教师点评等7个教学环节。实现了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向主动型、自主型学习的转变,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覆盖学习过程的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让学生忙起来。
关键词:水环境化学与控制技术;研讨式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我们在“水环境化学与控制技术”研究生课上开展研讨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改革教学方法使课堂活起来,优化教学过程,让师生动起来,完善考核方式让研究生忙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课程基本情况
1.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水环境化學与控制技术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研究生重要学位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水环境现状;掌握地球上的主要水资源的来源与总存储量,以及合理保护开发利用方法;掌握养殖水体系的化学组成、分析方法、水质体系中物质的来源、存在形态、迁移转化过程和分布变化规律;了解水产经济动物植物增养殖与水质环境的关系;掌握水产养殖用水与废水的调控与处理技术,保护水质生态环境。
1.2 课程教学内容
水环境化学与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二部分。理论课教学内容: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我们的水环境;第二章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第三章水环境与养殖生产;第四章水环境化学原理;第五章水质环境控制技术、第六章课程热点问题讲座;第七章学生专题汇报与讨论;第八章课程实践实习专题。实践课教学内容:到水产养殖场,观察养殖场、养殖池的结构,养殖用水与废水处理设备,以及水质调控处理原理。使学生了养殖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现状;掌握水处理的设施的结构、原理、工艺与基本方法,具备水环境处理净化的实际工作能力。
1.3 课程学时分配
水环境化学与控制技术课总学时为32学时。包括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和实践教学三个主要教学环节。其中,理论课:16学时,实践课:6学时,课堂讨论:10学时(表1)。
2 研讨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2.1 教学设计
水环境化学与控制技术课采用“讲授—研讨—实践”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课程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规律,了解该领域发展现状。课程研讨采用:选题—查阅文献—撰写课程论文—制作PPT—课堂汇报—互动讨论—教师点评的基本程序。即让学生围绕课程教学内容“自选、自编、自演”,师生共同讨论科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实践课强化理论与水产养殖生产实践相结合,检验研究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运用水平。
2.2 研讨式教学组织实施过程
学生分组。教师课前给学生进行分组,建立小组讨论微信群;根据教学班级总人数,每个讨论学习小组人数控制在1-3人,班级总人数10人以下不用分组。
布置选题。教师提供选题指引,提前在教学平台上发布,研究生也可以围绕课程内容自主选题。如2019年教师选题:①2017/2018年全国典型水污染事故分析(污染源,污染物主要成分,污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造成的损失)。②2017/2018年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对策(以数据分析说明现状、综述专家学者的对策,提出你的思考建议)。③2017/2018年我国江河湖泊水污染现状与对策。④水产养殖用水调控技术(调控意义,物理、化学和生物调控技术与方法,存在问题建议)。⑤水产养殖废水主要成分与处理技术(工业水处理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⑥我国自然水域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主要问题与对策(海淡水水域污染现状;地下水过度开采;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浪费;开发利用对策与建议)。⑦生物絮团养殖模式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现行水产养殖模式与养殖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生物絮团技术要点;生物絮团水质净化原理;生物絮团主要类型和应用效果;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优化与发展前景)。⑧水产养殖水质环境状况与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生产的关系(分析近三年水产养殖水环境事故)。
课程论文撰写与PPT制作。组长在课下组织小组成员讨论确定选题,明确分工,根据选定的题目查阅相关文献,写成课程论文,内容包括:现状(用数据说明),存在的主问题,目前的主要应对策略,自己的建议。字数5000字左右,参考文献中文不少于20篇,英文不少于10篇。
教学平台上提交课程论文,教师在网上提出修改意见,小组讨论修改完善,制作文字精练、图文并茂的PPT。
课堂汇报讨论。教师主导,研究生汇报,老师和同学围绕汇报主题提问,汇报人或组员回答,教师总结点评。每一组计划用1个学时的时间,其中研究生汇报15min、师-生、生-生互动讨论20min、教师点评5min。
教师和学生互评打分。评分要点:选题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结合紧密,具有拓展性,特色亮点突出让人耳目一新;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充实、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思路清晰。PPT图文并茂,色彩丰富,富有层次感;汇报仪态端庄,语言规范、生动流畅,富有激情,感染力和吸引力;汇报时间分配合理,不超时;能够充分回答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3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建设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建设是开展研讨式教学的基础。水环境化学与控制技术课程采用超星学银在线开放式教学平台,该平台具备创建课程,上传课程教学资源、发布教学通知、推送作业、组织考试、开展课程讨论、组织教学管理、课程直播、教学信息统计等功能。建设优质网上课程教学资源是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的保障。课程教学资源包括基本教学资源和拓展教学资源。水环境化学与控制技术课已经上网基本教学资源主要有: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课程讲授视频、作业库和试题库、PPT课件等。拓展教学资源主要有:相关视频、图片和动画,参考文献、复习与思考题、课程论坛、课程热点问题讲座等。
4 课程考核方法
水环境化学与控制技术课改革传统的单一考试课程考核方式,建立覆盖平时学习过程、课程论文、课程讨论、期末考试等环节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与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课程成绩包括课堂学习成绩(占60%)、课外学习成绩(占20%)和课程平台学习成绩(占20%)三部分。课程平台学习成绩主要由基于互联网在课程平台上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教师推送作业、参与热点问题讨论三部分构成。课外学习成绩主要由课程论文和PPT质量二部分构成。课堂学习成绩主要由现场汇报与回答问题水平、参与互动讨论提出问题、期末考试三部分构成,各部分分数所占比例详见表2。
5 教学效果
2019年有7名研究生选修本课程,网络平台教学视频观看率100%,作业完成率100%,网上参加互动讨论达163人次。完成课程论文7篇,其中有1篇论文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有2名同学以课程论文内容为选题获批学校研究生创新实验项目。研讨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1],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实践,实现了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向主动型、自主型学习的转变,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养殖水环境管理方法,掌握水环境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培养了学习型、创新型和实践型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阳令明,张俭民,李丽民,等.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6(19):89-90.
[2]龙文希.研讨式教学法的实践与体会[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0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