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蜀国朝政。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因此他一生忠义勤勉,事必躬亲,治理蜀国期间重视廉政建设,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任务来抓,对蜀国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淡泊以治学,廉洁以治国。淡泊廉洁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一个庸俗、境界不高之人,为学为官都是不会淡泊廉洁的。而一个人从政能否做到廉洁,取决于他从政的目的,这实际上是个认识问题。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年轻的后主刘禅,“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当时负责宫中事务的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后主皇妃之数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到皇宫规模建制等诸多问题,非董允所能决定。当时,“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后来诸葛亮因操劳过度病逝于五丈原,留下遗言命令部下将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依山势修建坟墓,墓穴只需挖一个洞,足够放置棺木即可,自己则穿平常的衣物,不需要任何陪葬物品。蜀国官员以其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创造了一个廉洁奉公的政治氛围。他的廉政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我们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素材解读】
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但智慧超群,美德集身,而且也是千古廉政的楷模。诸葛亮洁身自好、廉洁奉公的思想作风,对于蜀国的政风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诸葛亮的“家庭财产申报表”也开启了中国官员财产申报的先河,一千多年后,不少后人称他为“财产公示第一人”,并把他作为当代公务员的楷模。
我国古代还涌现出了像包拯、海瑞、于成龙等清官廉吏,虽然他们搞的都是人治,以“忠君”和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為前提,但他们自身形象则闪烁着廉洁的光芒,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爱戴。
【适用话题】
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楷模、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