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
摘要:受到场地和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教师要想全面锻炼、发展、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培养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自觉锻炼的习惯。本文探究了体育家庭作业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性。
关键词:体育家庭作业 习惯 有效性 研究
通过对江苏昆山市第二中学800名左右学生进行询问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放学回家后不进行体育锻炼、不阅读有关体育的书籍。
一、体育家庭作业及其作用
1.能促進智育的发展
在紧张的学习后,学生会因大脑供血不足和缺氧而头昏脑涨,而此时如果进行适宜的体育活动,就可改善大脑供血状况,消除学生不良情绪,缓解精神紧张。教师布置适宜的体育家庭作业,既能促进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又能充实其精神。
2.具有亲和、改善作用
随着家庭规模的变化,现在的学生在很多情感方面的体验是比较缺乏的。而体育具备各种情感体验的功能,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一起进行体育锻炼,更是改善家庭成员间关系及促进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成长的灵丹妙药。如学生可将家中的废饮料瓶可以自制成哑铃、保龄球,靠墙的书桌可做斜身俯卧撑、压腿练习等;周末和长假时,引导学生开展室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善待自己,正确对待父母、朋友、社会,成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
3.具有延伸体育课堂学习的作用
体育家庭作业是开放的体育课堂,它能够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自我锻炼。学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场所也是随意、可选择的,练习的项目更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是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作业,还要邀请家长一起健身。
二、体育家庭作业的操作方法和评价方式
首先,教师提供作业模板,通过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体育锻炼的相关知识及健身方法;其次,学生依据作业模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父母一起制定作业内容,如时间、地点、器材以及运动量等,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弱项进行调整。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家庭作业评价方式主要是由学生自我记录每次的作业完成情况,并进行自评、家长评价、学生评价或者教师评价。所以,家长要在记录表上进行评价并签字,督促孩子记录下每次自测的成绩,只要有进步就可以打“优”;教师要对记录学生的体育家庭作业或寒暑假作业完成情况,并做出评价,反馈给学生及家长,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加强锻炼。
三、体育家庭作业的价值
从终身体育的角度看,学校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并不是完全看学生上体育课期间身体素质提高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后,是否具备了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是否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体育锻炼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从学生的个体发展看,它不仅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发展体育能力,而且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生理素质。就学校体育同全民健身阳光体育的关系看,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能促进群众体育的广泛普及与经常化。体育家庭作业的目的不是为了强制学生参与练习,而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参与锻炼的习惯,改善学生身体状况,促进家庭和睦,充实家庭、公众的闲暇时间,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健身能力。
教师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新格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又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父母正确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对培养孩子体育锻炼习惯有很大的影响。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不同孩子、父母的体育观念各不相同,认为学习文化课才是主要的,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家长的观念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校讯通引导和说服家长,改变家长的观念,从而支持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让家庭作业得到更好的落实。
四、结论
体育家庭作业是体育教学的延伸,是指导学生进行自觉锻炼的有效形式,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新格局。从而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