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娟 宋晓梅 侯家龙 范廷玉 刘宝河
摘要:为了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企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标准和程序,文章较为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当前企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存在的典型问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建设项目实际建设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供企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自主验收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0-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0.142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standardize and refine the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eptance for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mple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typical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ependent acceptance check of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projects.According to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independent accep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 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Independent acceptance
2017年7月6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令第682号《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1],规定由建设单位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1月20号环境保护部发布国环规环评〔2017〕4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2],从此企业落实建设项目的环保自主验收工作有了通用的程序和标准。2018年5月15日生态环境部第9号公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3]发布后,企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改变。为数不少的企业由于缺乏系统设计和专业指导,导致其在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工作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大量工作案例,针对企业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问题解决对策。
1 企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现场踏勘不细致
现场踏勘[4]是制定环保验收监测方案,编制竣工验收报告的前提和基础,是验收监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现场踏勘没有重点,仅走马观花,不能发现其中问题,甚至遗漏重要内容。也常有忽略敏感点的调查[5]或者对敏感点的描述过于简单,而难以判断建设项目对其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1.2 监测工况不满足
验收监测应当在主体工程调试工况稳定且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如国家、地方排放标准对生产负荷另有規定的按标准规定执行)的情况下进行。少数企业由于经济压力、专业技能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工况未达到稳定或环保设施未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验收,而导致监测的结果数据并不能真实地反应环保设施的运行效果。
1.3 环保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在地方政策宽松、公众环保意识淡薄的影响下,企业常忽略环保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环保管理水平不高。一般中小型企业的环境管理制度、环保台账不够系统,甚至对于环保管理知识的掌握也相对薄弱。而作为公众形象的大型企业,环保管理投入和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与中小型企业形成鲜明对比。当企业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时,给地方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管带来一定难度。
1.4 公众调查形式化
公众意见调查能广泛的了解建设项目各时期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及其遗留问题,为以后采取补救措施提供基础资料。而实际落实中,公众调查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问卷调查表设计不科学、企业直接邀请当地居民召开座谈会[5]、被调查人员分布不合理等都可能影响调查结果的公正性。
1.5 实际与设计不符
企业在实际的建设中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经常出现实际建设与初步设计不符。当企业项目实际建设中出现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的“重大变动”时,部分企业秉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理念不按照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流程执行,使得环评材料给出的结论存在着不准确以及设施可行性分析不真实的问题。
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工作对策
2.1 实施踏勘责任制
无论是企业自主或是邀请第三方进行现场踏勘,都需要责任机制的约束来帮助企业落实现场踏勘这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确保踏勘过程中细致、客观地记录现场,输出真实、有效的踏勘结果,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
2.2 严格落实验收工况要求
企业进行自主验收时,其工况和环保处理设施需达到国家规定(或地方的其他规定)的验收标准才能进行验收。工况调查时,要注重生产全过程,而非某个环节。企业应遵守相关技术规范,提升责任主体意识。同时政府环保机构也应监督核实,确保企业是在工况和环保设施满足的条件下开展的监测验收。
2.3 加强宣传与培训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帮助环保知识薄弱的企业去解读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可以请专业技术机构开展宣讲会,使企业了解验收的流程、标准、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强化企业的责任主体意识以及环保意识,使自主验收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2.4 科学开展公众调查
作为责任主体的企业应充分考虑不同民众意见,科学开展公众调查。从选取调查对象到总结调查结果,需要做到调查前宣传到位、保证调查范围准确、被调查人员具有代表性、调查问题简单易答,必要时邀请专业人员协助开展调查,做到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应周边民众的意见。
2.5 准确界定项目变动情况
进行自主验收工作时,若实际建设情况与环评有出入,应根据环办〔2015〕52号文规定(或地方规定)的“重大变动清单”,判断项目变动级别。如属重大变动,企业应及时公布变动信息,告知政府环保部门和相关方知悉,并重新提报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获得批准后才能进行验收工作。如不属于,则直接纳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在验收报告中详细说明变动的内容及变动的原因。
3 结束语
企业环保自主验收工作任重而道远,以上在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需格外重视。企业需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把控验收工况要求,科学开展公众调查,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完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内容及流程。另外,政府也应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不断提高企业自主验收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177次常务会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DB/OL].2017-06-21/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217733.htm.
[2]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暫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DB/OL].2017-11-20/http://www.mee.gov.cn/ywgz/fgbz/xzfg/201906/t20190628_707970.shtml.
[3]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公告2018年第9号)[DB/OL].2018-05-15/http://www.mee.gov.cn/gkml/sthjbgw/sthjbgg/201805/t20180522_440863.htm.
[4]尹黎萍.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现场勘查内容、问题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8(10):249-251.
[5]高一平,朱琳艳.环保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海峡科学,2007(10):60-64.
收稿日期:2020-08-01
作者简介:邓文娟(1995-),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保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