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20-12-14 04:23欧阳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8期
关键词:反馈机制思政教育多元化

摘 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学根本任务的重要方法。新媒体时代对思政教育的理念、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只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才能在新的时代,让思政教育取得新的成果。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新媒体操作方法,以更加灵活的方法、更加丰富的形式,让高校学生能够踊跃的参与思政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觉悟、坚定个人的理想信念,实现学业和人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多元化;反馈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学习、娱乐、获取新闻资讯,了解外部世界,另一方面也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部分学生奉行享乐主义、存在攀比心理,对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会造成不良影响。高校的思政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新媒体时代下思政教育面临的紧迫性,具备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善于借用新媒体在开展思政工作中的便利和优势,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化解问题、把握機遇,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新时代有新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和不可控性提升

“00”后大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对于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程度更高。加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成为了大学生了解外部世界和接收外部信息的重要窗口。由于网络信息的多元化,这些大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新媒体,思想也变得更加活跃和多元。但是当前的互联网监管仍然存在漏洞,一些腐朽的、歪曲的价值观念,经过包装后充斥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中。这些社会阅历浅、分辨能力差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导。除此之外,一些大学生如果从心理、思想上接收了这些不良思想,就会对教师的思政教育产生抵触心理,进一步增加了思政工作的难度。例如,学生一旦出现了攀比心理、享乐主义,教师再教育他们要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就很难得到这些学生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

(二)对思政教师的综合要求进一步提高

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大学生,除了思维更加活跃和多元外,也喜欢追求新颖的事物。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开展思政教育时,仍然采取了以往侧重于理论说教的模式,对于许多“OO”后学生来说,接受度不高,参与意愿不强,实际取得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倒逼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创新思维、改革方式,寻找符合时代要求同时又能迎合学生需求的思政教育新模式。除此之外,也要求学会使用新媒体这类工具,辅助进行思政教育。对于一些年轻的思政教师来说,他们较早接触互联网、新媒体,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可以熟练掌握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但是还有一些年龄稍大的思政教师,对互联网、新媒体的使用不够熟练,加上多年的工作逐渐形成了习惯,不能主动的创新思政工作方法,也是当前思政工作创新中面临的又一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的机遇

(一)新媒体平台打开了思政教育的新途径

对于思政工作者来说,新媒体不仅仅是一种社交软件、娱乐工具,如果能够适当的运用,也可以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诸多的便利。例如,现阶段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很多高校学生都会通过关注本校公众号来了解校园里的一些新鲜事。思政工作者可以借助于公众号这一途径,定期推送一些关于思政教育的文章。大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点击阅读。例如在课间休息时,在乘坐公交车时,都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文章,随时随地的接受思政教育。因此,新媒体提供了思政教育的新路径,为思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另外,以往高校开展的思政教育,之所以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思政教师采取的方式方法单一化,没有真正从学生的思维视角,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模式。将教师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不可避免的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相比之下,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可以尝试选择“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工具,拓展思政教育的渠道,创新思政教育的方法,让思政教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吸引学生主动的参加,从而获得了更加理想的教育成果。

(二)新媒体的出现提高了思政教育内容的接受度

思政教育如果说教意味过于浓重,一来是容易导致形式化,二来是引起了学生的反感,都会导致实际的教育成果不理想。相比之下,新媒体的出现则让思政教育的形式、内容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例如,新媒体可以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让思政教育过程更加轻松;还可以将思政教育内容直接做成视频,更加直观,也更具有教育意义。除此之外,思政教师还可以利用微博的留言、评论功能,微信的即时聊天功能等,在更加宽松的氛围下,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让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受度更高。

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每个学生由于自身性格、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在大学校园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心理、思想问题也不尽相同。要想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受度,思政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在思政教育中有的放矢。新媒体的出现,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与学生谈心、交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开导、说教。只有真正帮助学生解决了思想上、心理上的问题,他们才会认识到思政教育的有用性,进而更加自觉、认真的接受思政教育。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做好思政教育的几点建议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想取得理想成绩,一方面要求思政教育的实力过硬、经验丰富;另一方面在工作方法上还必须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对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还是对于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树立互联网思维,迎合新媒体时代趋势,才能在推送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创新、进步的基础上,切实为高校大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一)思政教师要熟练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新媒体工具已经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交等各个领域,并且在未来将会在更多领域影响着大学生。思政教师要顺应这一趋势,也尝试利用新媒体来开展思政教育,实现教育方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扩展。通过与学生交流,或是采取调研等方式,了解当前高校学生常用的新媒体工具有哪些,然后教师也尝试了解这些新媒体的功能。结合思政教育的内容,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互联网+思政教育”、“新媒体+思政教育”。在这一基础上,思政教师还要通过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规律,不断的推进“新媒体思政”、“互联网思政”的深度融合。

例如,微博已经成为时下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热门的应用APP。他们可以通过微博了解各种新闻资讯,尤其是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这类官方微博,每天都会推送十几条甚至是几十条微博,深受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我们也可以利用高校官方微博,向学生输送思政教育知识。学校方面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由1-2名思政工作者,以及招募若干名学生志愿者,共同运营学校官方微博,将其打造成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同时,利用微博“私信”这一功能,根据学生发送的私信,对他们遇到的思想问题、疑惑进行针对性的解答,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利用微博“评论”这一功能,在评论区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塑造一个平等、友好的形象,让思政教育的开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利用新媒体的反馈机制不断提高思政教育水平

思政教育的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思政教育方式,是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是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以及是否取得了显著成效,只有通过及时的反馈,才能让思政教师进行全面的掌握。许多新媒体本身就是一种反馈渠道,例如教师在QQ群里,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让学生对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发表意见;还可以发布微博,让学生在评论区进行留言,提出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找到思政教育中仍然存在的不足,然后不断改进,才能推动思政教育在新媒体时代取得长足发展。这种反馈机制的实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只有学生的意见得到了倾听、建议得到了采纳,才能让高校学生获得被尊重感。这样在接受思政教育时,他们也会认真听讲、虚心接受,反思自己的不足,然后补齐短板、提升自我。

例如,倡导勤俭节约、鼓励艰苦朴素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项重点内容。特别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当代,一部分“00”后大学生因为生活条件优渥,不懂得珍惜和节约粮食。而以往的理论说教,也难以让他们从心底里引起重视,因此在食堂里浪费粮食的情况十分常见。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直观性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搜集相关的视频、图片,例如我国西部地区或贫困山区,一些孩子艰苦的生活条件。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德,即便是在当代社会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样在今后的校园生活中,才能自觉的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项常维新的工作,需要根据学生思想状态、认知规律的变化,以及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行调整。在思政教育内容、思政工作方法等方面,均体现出创新性、时代性,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成效。新媒体时代下,思政工作者要树立运用新媒体、互联网,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才能增强学生的接受度,实现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獻

[1] 关进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党史文苑(学术版),2015(012):66-68.

[2] 汪馨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校园文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3(14):70-71,91.

[3] 柴俊,刘伟.基于互联网HTML5标准的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交流机制研究——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16(12):216-217.

作者简介:欧阳(1975.06- ),女,湖南长沙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书记,副教授,硕士,贵州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反馈机制思政教育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大学生课程考试反馈机制的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