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宣辰
金秋十月,铜锣山下,明月湖畔。
2019年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杨仙云,在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两江国际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查看实验室装修进度。
“这个实验室年底就能投入使用。”杨仙云的话语里满是期待。
参加2019重庆英才大会时,杨仙云被重庆的快速发展和各项人才、科研计划所吸引,选择来到两江协同创新区。
很快,杨仙云便感受到这片创新沃土的活力:短短4个月,她所在的实验室平台就获得两江新区90多万元的建设经费支持。
“我就知道我的选择没错。”杨仙云说。
这句话,道出了两江协同创新区众多优秀人才的心声。
据了解,2018年底正式启动建设的两江协同创新区,目前已吸引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2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机构入驻,各类高端人才汇聚于此,一座智慧创新之城、一个科技产业策源高地已具雏形。
人才集聚,填补科研空白
2019重庆英才大会期间,已在北京从事航天遥感电子产品研发10余年的张玺回到家乡重庆——北京理工大学与两江新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由他负责组建创新中心现代兵器院士工作室。
能回到家乡工作,张玺很开心。不过,欣喜之余也有一丝担忧。
“怕招不到人。”回重庆前,张玺已是国内航天遥感星载产品研发高级工程师,曾作为团队骨干开发了国内首台遥感卫星星上实时处理系统。
“航天遥感工程技术人才本就稀缺,加之重庆并非一线或沿海城市,高校资源也远不及北京。”张玺给自己设了目标,“能在一年内招到10个人,我就满足了。”
出乎意料的是,当张玺将他所需的7个主要岗位的招聘信息发到网上后,半年内竟收到300余份简历。
“两江新区的人才、科研政策,帮了我大忙。”张玺说。
近年来,两江新区陆续出台《“两江人才”十条》等政策,仅今年就累计兑现产业发展人才资金1454.4万元,“鸿雁计划”人才奖励615.3万元,兑现单位补助115.9万元。
两江协同创新区的“人才引力”吸引了张玺,而他搭建的平台和团队又吸引着更多优秀人才汇聚于此。如今一年时间过去,张玺的团队已有20余人,聚集了军工、航天领域电子产品研发等各类专业人才。
“我们是一个新团队,但我们有无限可能。”相比来时的忐忑,此时的张玺充满信心,“我们要填补重庆遥感领域技术应用的空白。”
不只是张玺团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还包括整个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2019年11月初,创新中心还只有25人,但现在已有专职科研人员159名。
这些优秀人才从天南地北汇聚到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将彼此的学识、经验转化为一行行代码、一次次实验、一项项高科技研发成果。
人才推动,为产业升级赋能
9月底,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研院”)将开发成功的第一个产品——危险废弃物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正式交付重庆利特聚欣资源循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示范应用。
“这个平台就是我们的安全大管家。”利特聚欣母公司重庆立洋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负责人蒲瑶说,使用这个智能平台后,不但能取代纸质办公,还能明确知道消减危险废弃物危险性所需要的化学品配伍。
为尽量降低作业危险性,利特聚欣多年前便想开发一个能识别、分析危险废弃物成分并给出合理配伍,能指导工作人员处理危险废弃物,能记录处理流程的智能平台,但这需要智能超算中心的支持。
西研院就聚集了智能超算的各类人才。了解到利特聚欣的情况后,西研院与对方反复沟通需求。经过数月的数据模型训练,算法迭代开发,最终,危险废弃物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研发成功。
看到管理平台对提高危险废弃物环保行业规范性、安全性的巨大作用后,立洋环保又与西研院合作成立科技公司,并在业内大力推广该平台。
“重庆给了我们大展拳脚的舞台。”西研院副院长段勃感慨道。
虽然才入驻重庆一年,但在两江新区管委会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西研院的工作已深入重庆多个领域。
近年来,重庆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传统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对智能超算服务需求巨大。西研院根据这些需求,开发出煤矸石智能分类分选装备、公路路面智能巡检等产品,还与重庆本地公司合作孵化了5个科技公司。
“这只是我们为重庆产业赋能的开始。未来,我们还将努力满足重庆更多的发展需求。”段勃表示。
人才培育,让“洼地”变“高地”
10月15日中午,在连续工作26个小时后,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超快激光装备研发部部长张青山和研发部组长许帅终于松了口气。
两天前,许帅与同事共同研发的超快光纤激光器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无法正常调试。由于10月16日便是产品最后交付的日子,许帅急得像热锅上的螞蚁。
正在上海参加学术研讨会议的张青山知道后,连夜赶回,与许帅他们一起,对整个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了近百次调试,最终得出了正确参数。
“如果不是张老师手把手教我们调试优化,产品肯定不能按时交付。”许帅说。
2019年入职时,许帅和另外两名工程师对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的掌握还比较初级,是张青山指导他们深入学习研究,最终能够独当一面参加到项目中来。
“培养人才的过程十分艰难,必须久久为功。”为尽快补齐新聘工程师的技术短板,张青山利用一切机会为他们补课,经常与工程师们在晚上10点后一起走出实验室,在盏盏路灯下继续讨论、解答一个个难题。
令张青山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工程师迅速成长起来。
在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每个研发部都有一位“张青山”。如今,研究院已组建12个研发部,新聘50多名年轻工程师,每个研发部的部长、副部长都是新聘工程师们的专职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院长曾和平在制定研究院招聘计划时,曾提出过一个特别的要求:尽量招揽能在重庆长期工作的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让倾心培养的人才扎根重庆,把华东师范大学在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领域60多年的经验真正留在重庆,助推重庆打造人才高地。”曾和平解释说。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张青山们”将自己的理论知识、经验总结,通过一次次专题讲座、问题研讨、实验实践点滴传授,让青年人才成长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