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

2020-12-14 04:08杨秀峰卢海丽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0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式

杨秀峰 卢海丽

摘 要:自2020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在湖北武汉暴发,多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体系面临空前考验。各高校更是第一时间配合国工作,在线教学、延迟开学、政策宣传等保障学校的正常运作。然而学生对这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显得有些措手不及。本文针对疫情下的形式,结合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在HOPE视角下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HOPE 模式;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2020年1月20日国家将新冠纳入乙类传染病,并且成为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下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国家专注的焦点之一。在疫情期间国务院要求各地增设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教育部也发出通知要求发挥教育系统科研力量,开展疫情相关的心理干预机制相关的研究。对于从青春期向成人期过度的高校学生而言,在公共卫生事件下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十分关键。

1 心理危机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1.1 心理危机的概念

1954 年,美国心理学家开普兰(Caplan)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并对心理危机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当一个人面临困难情境,而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段鑫星等,2006)。在学校领域,由于学校社会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学校领域的心理危机具有特殊性。

1.2 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危机干预又称危机介入、危机管理或危机调解。危机干预是指干预者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当事人从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缓解和消失,心理恢复平衡的过程。(焦建英等,2014)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的原则

2.1 及时原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未知性,并可能伴随着爆发性和广泛性。由于高校学生还未真正的步入社会,认知能力还未成熟,可能会受到各种信息的干扰,自我调节能力有限,从而易产生焦虑、恐慌的现象,所以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及时缓解学生的心理不适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

2.2 科学原则

心理干预机制构建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有利于机制构建的合理进行,保障机制的正确和目标的实现。因此运用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学生心理危机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核心原则。

2.3 可行性原则

任何机制的构建都要结合现实环境的发展。即机制构建时不仅考虑外部条件的可行性还要从学校的内部条件及其他方面考虑是否可行。这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所面临的危机,确保学生的可用性;其二,考虑学校内部环境。确保设备、资源、人力、场所等可在学校的接受范围内。即可行性原则是机制构建的必要原则。

2.4 协同原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应充分发挥原有的心理咨询机构,并结合各个部门的配合,协同各级心理相关机构,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主动采取应对,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知识,确保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确保机制的有效运行。即协同原则是机制构建的重要原则。

3 “HOPE”模式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的策略

3.1 “HOPE”模式

2009年,郭清教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电子健康档案(EHR)的社区健康管理 HOPE 模式的研究》中首次提出 HOPE 模式,即 Health(健康)、Organization(组织)、Promotion(促进)、Evaluation(评估)。随着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提出,可以结合 HOPE 模式视角研究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这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尝试。本文通过前期了解样本学生的心理现状及所面临的危机,利用 HOPE 模式视角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探讨和研究。

3.2  HOPE 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

HOPE模式,即健康(Health)、组织(Organization)、促进(Promotion)、评估(Evaluation)的新模式。结合 HOPE 模式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预案:首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否存在所面临的问题,即 Health?(判断心理是否健康);建立心理健康部门,组织机构, 并明确人员配置,对涉及的人员进行组织培训,增加人员意识,即 Organization(組织);若有条件可建立心理健康信息管理平台,掌握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更易于管理和实施;针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通过学校心理健康管理综合服务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和干预,若学校干预能力有限则结合社会进行进一步干预,即 Promotion(促进);最后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估,对干预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干预效果,进一步改进机制, 即 Evaluation(评估)。如图1所示。四个着眼点的具体内容如下:

图1  HOPE 模式视角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模型

3.2.1  Health: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调查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心智尚未发展到完全成熟,在信息时代也面临着信息筛选的困难,并且具有自我意识比较突出、情感比较复杂等特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学生会产生担心、焦虑、恐慌等情绪,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正常的生活活动。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由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判断学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心理是否健康,就要从这几方面入手,评价因素、化解因素。

3.2.2  Organization: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组织实施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是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疏导的重要组织,先进的管理理念必须通过优良的组织结构加以科学的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2.2.1  组织机构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涉及多方组织或机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学校的心理健康组织机构以及社会其他心理组织机构。以学校心理健康组织机构为主体,以社会其他心里组织机构为辅助,在学校其他行政部门的组织协调下,组成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综合防控网络。这就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和高度配合。在各组织机构中要明确机构任务,保持信息一致,协调有序。

3.2.2.2  人员配置

学校面临突如其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能会出现专业人员紧缺的现象,这就需要学校在人员配置上要安排合理。学校现有的人力资源有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性较高的为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必要时可以利用校医加以干涉。在人员配置中要明确人员的职责任务,鼓励各岗位人员都参与到其中,避免“学生找老师,老师三不知”的局面出现。

3.2.2.3  技术服务

科学的服务才能实现预想的效果,任何时候我们未雨绸缪都不会白费力气,因此学校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增强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并对学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组织培训,增加工作人员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这不仅使工作人员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还可以在平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3.2.3  Promotion: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通知》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指导方案(试行)》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精神,学校心理健康组织机构应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突破口,开展学生健康学习和生活的形式,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出现,减少学校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事故。心理健康促进的有效实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践行心理健康管理的三部曲。依据郭清教授指出的健康管理三部曲,制定了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三部曲:

① 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信息采集,动态掌握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及变化发展趋势,预测与评价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趋势,为制定规划和评价学生心理干预效果提供科学的依据。

② 关心和评价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评估。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和心理健康评价是开展个人心理健康管理的基础。只有在对学生系里健康状态评估后才能对其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

③ 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促进,改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现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危机干预是心理健康促进的关键,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重点。具体指对影响心理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详细解读,对学生生活方式、不良习惯,及导致的不良心理健康状态进行综合处置及干预。

3.2.4  Evaluation:干预效果评估

心理健康评估师心理健康干预机制计划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用于评价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总结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干预机制。心理健康干预评估主要包括干预评估、效果评估、改进机制三个方面。

① 干预评估

干预评估也可以理解为过程评估,就是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来记录和评价干预机制是如何实施和操作的过程。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评估,就是检测和评估干预机制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是如何实施和操作的,并通过评估及时反馈调整提高,促进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良好展开。

② 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有利于促进工作的落实。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更多是指因为公共卫生事件及各方面所导致的学生心理各种指标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高校学生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知晓度,目标学生的相关认知、态度行为的变化率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改善情况等。

③ 改进机制

结合干预评估和效果评估对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改进,是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必经过程。学校和各部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干预后学生心理的变化,总结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不足,完善机制的各个环节,为以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学生心理应急预案的设定提供依据。

3.3 对比评价机制

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中、后期学生心理的变化及所面临的危机变化,对干预结果进行事后

评估,并针对突发公共卫生后进行事后恢复,使得学校在后事件期间稳步发展。(如图 2)

4 结束语

本文以HOPE模式为视角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构建,通过对学生以心理健康(Health)为中心的心理健康干预计划、组织实施(Organization)、心理健康促进(Promotion)、干预实施结果评价(Evaluation)四个环节,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的高校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使高校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理性思考,冷静处理,能够较好的控制和处理心理上的一些問题,保持自身心理上的健康。同时为今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领域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EB、OL].http:、、www.nhc.gov.cn、jkj、s7916、202001、44a3b8245e8049d2837a4f27529cd386.shtml.

[2] 段鑫星,陈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7

[3] 孙宏伟,陈晓丽,王艳郁,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8,4(3):141-144.

[4] 梅松丽,于佳鑫,何博武,等.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对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24(5):87-89.

[5] 焦建英,胡志,何成森,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进展[J].医学与社会,2014,27(3):78-81.

[6]郭清.健康管理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

作者简介:

杨秀峰(1982-04)男,汉族,黑龙江省宁安市,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干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式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高校辅导员针对需要危机干预学生的帮助技巧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培养研究
试论我国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