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目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短板。近年来,各地也都修建了大量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但现状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从设施的管理维护主体,运行维护资金来源,各项运营、预警、风险防控等机制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规划层面,理清各方权、责,逐步健全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0-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0.028
Abstract: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is the prominent short board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In recent years,a large number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have been built all over the country,but the status quo is facing many problem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subject of facilities,the source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funds,various operation,early warning,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s.And from the planning level,clarify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ll parties,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mechanism and other aspect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Treatment status;Countermeasures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福建省委、省政府也印发《福建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稳步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近年,各县(区)结合山水林田湖草、小流域综合治理、乡村振兴等项目实施了大批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但设施在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未来进行探讨。
1 三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全域面积22 965km2,境内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海拔最低50m,最高1 858m,全市低丘起伏,溪流密布,河谷与盆地错落其间,这样的地质地貌特征造就了零散的村庄布局,导致农村生活治理基础较差。自2010年以来,实施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治理也初现成效,全市有131个村庄通过接入市政管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另外建成424座农村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根据2019年8月份对三明市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调查情况,全市1 736个村庄,调查了390 911户村民,除了50 016户村民(占12.79%)是纳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已建成村庄小型集中式处理设施的经42 809户,占13%;采用三格化粪池简易处理的有241 291户,占61.73%;尚未处理直接排放的有46 421户,占11.88%。
2 現有治理模式
三明市地理环境以山区丘陵为主,因自然条件的局限性,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呈现多样化模式,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小型有动力污水处理工艺,多采用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化净化槽处理后,再接入人工湿地或生态渠,人工湿地前端工序多需要曝气、提升等设备,需要电力作为动力。二是无动力处理工艺,采用厌氧滤池处理后接入人工湿地,无需动力支撑。三是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采用三格化粪池处理后,尾水排入农田、菜地用于灌溉。
3 存在问题分析
(1)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纳管率较低。根据上述调查数据可知,纳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或村庄小型集中式处理设施的仅占25.79%,村庄集中处理的仅13%,仍有11.88%未处理直接排放水体,成为影响小流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2)处理工艺单一、不合理。目前已建成的村庄小型集中式处理设施大多采用生物膜+生态渠池微动力、A/O+生物膜、生物膜+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工艺。相对农村村民的专业知识而已,工艺技术太过专业化,设备操作较繁琐,在工艺选择时未能因地制宜,有效结合山区地形、受纳水体的实际情况后再合理选择工艺模式。
(3)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单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工程量和投资额都较小,工程施工多数是乙级以下资质建筑施工单位中标施工,与甲级资质施工单位相比,其工程专业性、责任性均较弱,特别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较为混乱,且每个乡镇或每个村庄的设施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工程验收时也难以用同一高标准要求。
(4)专业化运行管理能力差。根据调查目前已建成设施运行管理均由属地乡镇负责,或指派1名村民定期巡检,但采用A/O工艺的处理设施,处理设备的操控、管护、维修需要较高的管理维护专业知识,乡镇干部及村民缺乏专业能力,设备故障时无法及时维修、更换,造成许多设施处理效率低或无法正常运行。
(5)资金保障有待强化。就三明市来看,目前已建成投入运行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经费有中央、省、市级专项经费,但专项经费均只用于项目建设,污水管网、治理设施的运行管护经费却由乡镇自筹,而大部分乡镇财政紧张,难以保障。
(6)长效运维机制有待完善。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覆盖面广,地理位置偏远,乡镇及农村专业技术薄弱,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对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管护不到位。虽然有些县区制定了简易的运行管理办法,但未能有效解决长效运行、经费保障等问题。
4 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污水治理成效的对策建议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尤为重要,因此需久久为功。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引领。加强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组织领导,成立县级领导办公室,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党政领导考核范围,强化政策引导,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全覆盖。同时,应加快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全市乡村振兴规划、村庄规划等相衔接,因地制宜的同时,考虑中心村的集聚作用,合理规划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的规模、工艺、排放标准等细节。
(2)强化项目工程管理,确保工程优质。农村污水治理是惠民工程,工程质量将影响设施后期运行维护、设施寿命等。项目实施单位应根据现行的施工标准和规范,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建议可以以乡镇或几个乡镇为标段,采用EPC或者PPP模式,提高施工单位资质要求,聘请资质等级更高的监理单位,严把各项工序工程质量,确保工程优质高效。
(3)拓宽资金渠道,保障运维经费。针对运维资金问题,建议成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专项基金,一是从重点流域生态补偿金、征收排污税、县乡两级财政预算等方式筹集部分;二是建立农户合理付费分担机制,按照谁受益谁付费原则,在村民可接受范围内合理分担部分费用;三是探索水权交易与水生态排污权交易模式,以流域或乡镇为单元,根据单元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减排量,核算水权和水生态排污权,由单元内的涉水企业根据用水量和水污染物排放量给予生态补偿,补偿金额专用于单元内污水处理设施运维。
(4)健全长效运维机制。强化县级党政领导责任,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为实施主体、行政村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县、乡、村、户、企”五位一体的长效运维模式。要健全相关管理、考核办法,完善运维台账管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实现污水收集、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对时常不正常运行的设施,应及时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及时修复。
5 结束语
隨着近年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村民生活条件日趋良好,生活污水治理较以往产生量大、浓度升高,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成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三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而言,政府应加强引导、组织、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只有政府作出表率,才能更充分地调动村民积极性,动员全市各界投入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去。
参考文献
[1]潘碌亭,吴坤,杨学军,等.我国农村污水现状及处理方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05):225-227.
[2]陈燕明.浅析农村污水处理的方法、效果及运用[J].低碳世界,2016(9):10-11.
[3]陈昢圳,谭丙昌,郑向群.辽宁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环境生态学,2019,1(06):45-49.
[4]杨易帆,李欲如,孔朝阳,等.农村可腐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现状及绩效提升对策——以浙江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06):73-76+79.
收稿日期:2020-08-01
作者简介:朱海生(1987-),男,汉族,本科学历,环境工程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治理、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