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封髓丹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0-12-14 04:02杨小又张丽萍李涛李兆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

杨小又 张丽萍 李涛 李兆福

【摘 要】 潜阳封髓丹由潜阳丹和封髓丹合方而成,具有潜阳封藏、引火归元、纳气归肾等作用,在火神派方药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广泛运用于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文章对潜阳封髓丹的现代临床运用进行总结,为该方的进一步推广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0-0078-03

Research Progres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Qianyangfengsui Dan

YANG Xiaoyou1 ZHANG Liping1 LI Tao1 LI Zhaofu1,2*

1.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000,China;

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CM,Kunming 650000,China

Abstract:Qianyang Fengsui Dan is composed of Qianyang Dan and Fengsui Dan, has the functions of hiding and sealing the yang, return fire to the origin, and taking gas return to the kidney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ulcan prescription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and difficult diseas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the moder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Qianyang Shuidan,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its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Qianyangfengsuidan;Clinical Application;Research Progress

潜阳封髓丹由潜阳丹和封髓丹两方化裁而来,潜阳丹最早见于火神派鼻祖郑钦安所著的《医理真传》,由附子、砂仁、龟板、炙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之效,主要用治阳气亏虚、虚阳上浮诸证;封髓丹始见于元代许国祯所著的《御药院方》,亦见于《医宗金鉴》《医学发明》《奇效良方》等典籍,由砂仁、黄柏、炙甘草三味药组成,具有纳气归肾的功效,治疗真气上浮诸证。后世以云南名老中医吴佩衡为代表的医家根据阴阳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将二方合用并进行加减配伍,进一步扩宽了该方的临床使用范围,运用于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有研究表明[1],潜阳封髓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封髓丹。方中附子温补肾阳,黄柏苦寒入肾经,可泻相火以清热;砂仁味辛,归脾、胃、肾经,可纳一身之气归肾;龟板性味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可滋肾潜阳,潜藏上浮之虚火;炙甘草补益中气,脾为土脏,土可制火,喻“补土伏火”之意。诸药配伍共奏潜阳封藏、平调寒热、引火归元、纳气归肾之功。笔者对其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该方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1 现代临床运用

1.1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大量临床数据表明潜阳封髓丹可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化疗后口腔溃疡、白塞病伴口腔溃疡等诸多类型的口腔粘膜炎症。何娟娟等[2]治疗阳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对照给予1%普鲁卡因、冰硼散、维生素C等治疗,治疗组口服潜阳封髓丹,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张万清等[3]采用潜阳封髓丹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研究发现较服用盐酸左旋咪唑片、复合维生素B片、硫酸锌片,潜阳封髓丹的治疗效果更好;杨霖等[4]用潜阳封髓丹治疗肾阳不足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导致的口腔黏膜炎,结果显示患者的卡式功能状态评分、平均溃疡期、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赵常国等[5]运用加味潜阳封髓丹治疗放化疗后口腔溃疡100例,对照组予口腔溃疡膜外贴,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溃疡面积、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此外,吴生元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上热下寒证白塞氏综合征伴口腔溃疡者,临床疗效满意[6]。唐晓丽等[7] 研究发现,潜阳封髓丹有缓解口腔粘膜炎症反应、促进病理愈合的作用,可能与其抗炎和抗氧化损伤的机制有关。

1.2 咽炎 咽炎是临床常见的咽喉部疾病,研究发现潜阳封髓丹对虚火上炎型咽炎的治疗具有优势。王朝阳等[8]采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咽炎患者88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组给予雾化吸入配合口服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显著,咽痛、咽痒、咽干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王梅[9]采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慢性咽炎虚火上冲证,疗效亦高于雾化吸入组。

1.3 心血管疾病 潜阳封髓丹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运用广泛,可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房颤、室性期前收缩等疾病的治療,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吴慧毅等[10]采用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潜阳封髓丹加味,结果观察组SF-36和日常活动总评分、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王永成等[11]将8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通脉养心丸,试验组口服炙甘草汤合潜阳封髓丹,结果表明炙甘草汤合潜阳封髓丹治疗阴阳两虚、虚阳上浮证型室性早搏具有切确疗效,能减少室性早搏发作频次、降低Lown等级、改善临床症状、调节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王若杰等[12]运用潜阳封髓丹加味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持续性房颤,对照组单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潜阳封髓丹加味联合胺碘酮能显著改善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提高射血分数,有效缓解心悸、乏力、胸闷、盗汗及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

1.4 皮肤疾病 潜阳封髓丹治疗多种皮肤疾病如湿疹、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临床疗效满意。刘亚峰等[14]采用潜阳封髓丹联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顽固性痤疮36例,总有效率为97.2%。石珺[15]临床研究表明,潜阳封髓丹合五皮五藤能有效改善湿热、血瘀兼阳虚型慢性湿疹患者的瘙痒、皮肤硬肿、苔藓化等临床症状。田黎明等[16]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虚阳上浮型玫瑰痤疮,结果显示口服潜阳封髓丹疗效优于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潜阳封髓丹对改善皮损面积、红斑、灼热程度有明显的优势,其机制可能与阻断神经血管免疫应答、收缩毛细血管有关。冯小兰等[17]采用潜阳封髓丹合凉血五花汤加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31例,结果显示治疗组的面部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瘙痒、灼热各项评分较西药对照组有明显降低。

1.5 更年期综合征 潜阳封髓丹也可以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对妇女更年期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许维雨等[18]采用潜阳封髓丹合肾四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观察组口服潜阳封髓丹合肾四味加减,对照组使用替勃龙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且更年期临床症状调查统计评分优于对照组。李红霞等[19]选用潜阳封髓丹联合谷维素片治疗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的类更年期综合征,研究发现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及情绪状态,调节性激素分泌。方雪[20]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结果显示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潜阳封髓丹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伴随症状如失眠、手足心热、烘热汗出等较单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患者有显著改善。

1.6 肾病综合征 郑集元[21]将5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配合口服潜阳封髓丹,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症状、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及肾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1.7 头痛 谢静红[22]采用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56例,对照组口服镇脑宁胶囊,治疗1个月,治疗组总有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8.57%。袁蕊[23]采用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阳虚型偏头痛,患者症状缓解明显。

除上述疾病之外,有多个验案报道提示潜阳封髓丹可用治于恶性肿瘤[24]、多重耐药菌感染反复发热[25]、眩晕[26]、便秘[27]、血液病[28]等诸多杂病,但尚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

2 小结与展望

现代临床研究极大地扩宽了潜阳封髓丹的临床运用范围,提示该方可广泛运用于口腔溃疡、咽炎、心血管疾病、皮肤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其他杂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其中大部分研究病例的中医证型为阳虚型、虚火上炎型,与本方的病机相符。目前对潜阳封髓丹的作用机制研究还相对较少,尚缺乏对该方系统的药理研究,有待后期研究予以完善,以进一步扩展潜阳封髓丹的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1]李庆,赖国敏,陈学忠.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运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3):114-116.

[2]何娟娟,李恩宽.潜阳封髓丹治疗阳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8):38-39.

[3]张万清,林少贞,陈传耀,等.潜阳封髓丹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J].山西中医,2016,32(5):17-18.

[4]杨霖,王笑民,孙书贤.潜阳封髓丹治疗肾阳不足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6,35(4):367-369.

[5]赵常国,陈艳林,吴生元,等.吴生元经验方加味潜阳封髓丹治疗放化疗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7,35(5):180-182.

[6]李兆福,刘维超,彭江云,等.吴生元教授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风湿病的经验[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6):49-51.

[7]唐晓丽,杨霖,刘悦,等.潜阳封髓丹对化疗致口腔黏膜炎的作用研究[J/OL].中国现代中药:1-12[2020-05-04].

[8]王朝阳,曾奕敏,曾芳.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慢性咽炎虚火上冲证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15):75-76.

[9]王梅.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慢性咽炎虚火上冲证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10):158-159.

[10]吴慧毅,余天泰.潜阳封髓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1):92-94.

[11]王永成,豆娟娟,马度芳,等.经方炙甘草汤合潜阳封髓丹对室性早搏患者自主神经失衡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5):1881-1885.

[12]王万杰,傅若芃.潜阳封髓丹加味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持续性房颤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23(22):97-99.

[13]刘翔翔,薛一濤.薛一涛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加减辨治风湿性心脏病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7):60-61.

[14]刘亚峰,李晓良,陈超武,等.潜阳封髓丹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顽固性痤疮36例[J].广西中医药,2019(4):79-80.

[15]石珺.潜阳封髓丹合五皮五藤饮治疗慢性湿疹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1):102-104.

[16]田黎明,柯丹,彭圆,等.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虚阳上浮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2):773-775.

[17]冯小兰,冯永芳,徐续玲,等.补泻兼施治疗虚火上炎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6,48(11):99-101.

[18]许维雨,王晓燕.潜阳封髓丹合肾四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8):117-118.

[19]李红霞,蔡凯,杨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绝经前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250-254,263.

[20]方雪.潜阳封髓丹加味方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7):172.

[21]郑集元.潜阳封髓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2):145-146.

[22]谢静红.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5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451.

[23]袁蕊.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阳虚型偏头痛42例[J].广西中医药,2012,35(6):27-28.

[24]朱伟明,陈玉超.潜阳封髓丹化裁治疗恶性肿瘤经验[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4):33-35.

[25]王成虎,李延萍,李群堂,等.潛阳封髓丹加减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反复发热3例[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3):422-425.

[26]冯瑶婷,邓银香,商洪涛.商洪涛运用潜阳封髓丹治验4则[J].江苏中医药,2016,48(7):55-56.

[27]侯静,徐伟,贾志春.浅议潜阳封髓丹在治疗便秘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2):10-11.

[28]赵常国,陈艳林,彭江云,等.吴生元教授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血液病经验举隅[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3):47-48.

(收稿日期:2020-06-04 编辑:杨志敏)

基金项目:云南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领军人次)培养项目;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专项;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资助。

作者简介:杨小又( 1995-),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性疾病。E-mail:2481135994 @qq.com

通信作者:李兆福(1970-),男,土家族,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性疾病。E-mail: lzf0817@126.com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
猪δ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自噬与衰老的研究进展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氢在治疗烧伤中的研究进展
Marchiafava-Bignami病研究进展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