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溪大坊荷兰创意村 中西文化的美丽蝶变

2020-12-14 04:07吴启军
优雅 2020年12期
关键词:金溪方塘蝶变

吴启军

江南的田园古村与现代艺术的结合,会激发出怎样一种蝶变?东方农耕的文明与西方前卫的理念,会碰撞出怎样一抹惊艳?

“牌坊贴门壁,格棚遮天沟。砖石围木架,四方斛谷兜。”说的就是江西金溪古村落建筑的主要特点。它们外形端庄,比例敦厚,布局紧凑,色彩青灰,雕饰精巧,是极具规矩标準的“类官式”建筑。这些古建筑大多数在宋代选址立户,明代营造兴盛,清代稳定完善,是传承有序的明清聚落文化和农耕文明的活化石。金溪素有“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之名,得益于这样的明清古建筑村落在金溪有100多个,大坊荷兰创意村正是其中之一。关于大坊村村名的由来,据史料记载,明宣德年间,冠峰一族光大富裕第一人玉璋公之四子分房,大房愈忠公一支在此,故得名大房。愈忠公为人慷慨、周急赈贫,常以古诗“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来告诫子孙为人处世之道。“大坊”乃“大房”雅化,村名由此而来。

大坊荷兰创意村之美,不仅在于其自然山水风光,更在于纯朴深厚的人文底蕴。一座座古建筑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用他们独有的历史积淀和淳朴气质在另一个角度诠释着大坊荷兰创意村之美。然而,在岁月的冲刷和侵蚀下,大坊村逐渐变得杂草丛生,满目残垣断壁,久经岁月的一栋栋老屋在夕阳下日暮苍山远,人走巷空。如此有价值的古村落应该如何保护和利用起来,是当地政府近几年来一直在探索的课题。2018年9月,金溪县人民政府、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和荷兰文化遗产和市场研究院三方反复酝酿和磋商,共同打造了“大坊荷兰创意村”项目。项目定位于以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活化利用为目的,借鉴荷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引入荷兰传统文化,打造创新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金溪模式”。艺术家们在不改变古村肌理和古建外形的前提下,在村庄和老建筑中置入了一些灵活可变的空间,以使村子变成一个自主更新的环境,在与外部元素的互动中,不断迭代发展,从而吸引人们的关注。

建了一个外国塔的中国村

新建的瞭望塔,又称徘徊塔,是大坊荷兰创意村的地标性建筑。塔身造型犹如双龙盘旋而上,支撑着大坊村的脊梁,寓意着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利用事业一飞冲天。其徘徊之意取自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既表现了当代创意的不拘一格,又展现了劳动人民随缘自适、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如诗仙李太白般即便月下独酌也能寄情于明月,既歌且舞。其徘徊之意又取自朱熹《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诗中景象正是大坊现实场景的延伸。

拾阶而上,会感受到轻微的晃动,不用担心建筑不够结实,一定的晃动是为了获取平衡。在塔顶,可以俯瞰整个村庄的轮廓,房子不算多,面积也不大。四四方方的院落结构,有几处还未被改造的古宅,上下里外都被植物包围。远处,那黛蓝色的群山,飘在空中的云朵,都像那故乡的山和云,将你的思绪带向远方。

引入年轻的生活方式

把古朴的建筑保留,把生活留给年轻人。古樟咖啡厅像这个村子里的会客厅。整个咖啡厅的建筑是蜂巢式结构,再用艺术家蒙德里安标志性的格子构图配上绚丽大胆的颜色铺在咖啡厅周围的地面上,极具视觉冲击力。古樟咖啡厅门前有一方半亩池塘,清澈如镜,方正有度,区区方塘却能倒映出长天无垠、云影悠悠,正好再现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中场景。来往的游客都会在此坐下来喝杯咖啡,体验诗中场景,此时此刻只想让时光在这里停留。

循着迷迭香园的梦幻路,不经意间就能遇见小惊喜。村落里的一些建筑外墙上有着艺术家的风情手绘,田野上立着用废弃品做的雕塑。艺术家们在雕塑和装置作品中频繁地使用工业材料,由此建立起传统乡村与现实都市中建设、运输、工业等行业的联系。虽然这里的雕塑主题大多带有这种工业化的特点,但它们带来的感觉恰恰是相反的:脆弱、易碎、精致。走进大坊村,随处可见这些独具匠心、造型独特而且被赋予深厚寓意的中荷创意的组合,它们融汇了中西方元素,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理念,将大坊荷兰创意村妆点得熠熠生辉。如今的大坊,这座积淀着岁月与情怀的古村,正华丽转身,张开对话世界的胸襟,写就全新的时代篇章,在中国与荷兰、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碰撞中,共同演绎了从相遇到交融到蝶变的华彩乐章。

猜你喜欢
金溪方塘蝶变
皖美出行“蝶变”
勇攀高峰,从“0到1”的蝶变
清官戴金溪
半亩方塘,妙趣横生
再访陆象山先生讲学堂
蝶变cosplayer
观书有感(其一)
观书有感(其一)
中国制造“蝶变”40年
庆功台/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