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引擎大力提升“第四极”产业链水平

2020-12-14 04:09尹训飞
先锋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尹训飞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正在加紧落地实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在“双循环”和“双城记”背景下,在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中,进一步提升成渝地区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不仅事关战略部署的实施,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变局中开新局的重要手段和抓手。

下一步,成都要以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引擎,以高质量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总体目标,以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为主攻方向,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瞄准主要产业链赛道深入研究,坚持产业链补短板与发挥产业链优势相结合,强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全方位提升成渝在国内甚至全球的产业链竞争力和战略层级。

产业链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第一,从国内外竞争视角看,打造“第四极”产业链基础雄厚。

从国内视角来看,随着成渝地区从“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演变,其在全国的竞争维度和层级越来越高,正处于从跟跑到领跑的阶段,具备强势打造全国“第四极”的产业链基础。其中,2019年成渝经济总量分别为1.7万亿和2.36万亿元,经济实力雄厚。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具备参与全球竞争、带动区域发展的实力。其中,成都重点以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等14个产业生态圈为引领,推动产业链集聚和协同发展。

从国际竞争视角來看,提升产业链水平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一方面,随着新一轮产业链转移和制造业回流,相较于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成渝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工人数量、技能,产业链配套等生产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积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成渝地区位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际陆海新通道的交会点,产业链发展纵深较大,在“双循环”体系中也处于关键节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进一步促进国际产业链合作,形成国内国际主要区域联动发展,全面增强重要经济中心核心功能。

第二,从产业链发展环境看,公园城市示范区引擎作用日益明显。

从发展外部环境来看,公园城市为产业链提升赋能作用明显。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需要牢牢树立新发展理念,要从践行创新、绿色、开放等发展理念的高度来助力产业链竞争力提升。一方面,通过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逐步构建产业链绿色发展动力机制,盘活城市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提升宜商宜居宜游的城市功能品质,夯实产业链竞争的软实力和软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示范区不断创新赋能产业链发展的路径,拓展产业链发展的外部空间,持续面向全球发布新场景、新产品,不断梳理项目招商引资机会清单,做大做强新经济。

努力营造“公园+”新经济新业态,示范效果取得阶段性成效。成都通过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擦亮了自身品牌标识,不断衍生出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提升产业的价值链和附加值,“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吸引社会资本达170亿元。同时,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行先试效果显著,践行“两山”理论,不断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用良好的生态本色吸引人才流入成都;不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自主创新,为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力提升现代治理能力,为培育和发展产业链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第三,从重点行业和领域看,产业链的协同和合力效应正在显现。

分析成都和重庆产业链现状可以发现,两地均在全国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影响力的产业链集群。如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成渝地区已形成“芯、屏、器、核、网”世界级产业集群,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中地位重要,是畅通电子信息产业不可或缺的环节。但也要看到,成渝的优势产业大类重叠度高。因此,成渝在部分领域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要把产业集群的集聚能力转化为产业链整个链条的竞争力,努力打造和激发“1+1>2”的叠加效应。从产业链竞争的环节来看,要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维度和价值链层次,不仅要从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入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推动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盘活两地产业链联动和协同潜力和能力。

“双循环”背景下成渝的战略抉择

第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优先抢位布局,抢占产业链竞争制高点。

近来,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经济秩序加快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正面临加速迁移和重构,对产业链的争夺将引发对世界经济地理的重塑。成渝地区处于内陆,经济承载能力强,正全方位发力打造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经济中心,以此为支点构建稳定和具有较强韧性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积极应对全球变局。同时,成渝也积极参与国内外产业链价值链重构,通过优势互补、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来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大势,深刻理解和把握提升自身产业链水平的深刻内涵和要义,主动和全方位融入全球产业链竞争体系,不断提升战略位势。

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仅是新时代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的重要举措,也是在“双循环”背景下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部署。一方面,成渝地区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战略地位。在“全国一盘棋”大格局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致力于打造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之外的中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另一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是承担内循环西部关键支点战略任务的重要载体。成渝地区作为西部地区经济规模最大、发展水平最高、增长潜力最足的核心引擎,成渝成为“双循环”尤其是国内大循环的关键节点既有基础也有优势,既有潜力也有能力。

第二,全力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不断丰富新发展理念内涵,提高产业竞争软实力。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坚定把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持续推进城市营城理念、发展方式和模式变革,为提升产业链水平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制度环境。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入和产业发展层级的不断跃升,成渝地区逐步完善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其战略地位和优势将越发明显。

成都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内涵的再一次丰富和深化,是在诠释新发展理念基础上的一次战略选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强大产业规模、庞大消费市场和较强创新能力为支撑,可以很好地通过借势造势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此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的主要路径

第一,以头部企业为牵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建链强链。

一是抓住强链补链机遇,全力支持头部企业整合资源,加强技术合作攻关,力争把研发设计和创新基地等布局成都和重庆,牢牢掌握产业链高端环节。二是针对新兴产业快速构筑产业链条,针对传统产业加快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深入推进两地产业链协同开放,以构建新兴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传统产业链条升级和延伸。三是进一步强化财税金融专项扶持,支持成渝地区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和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结合优势产业链逐步培育具有全球话语权的跨国企业。

第二,以技术攻关为核心实施供应链重组和产业链补链。

一是加快实现由“成渝制造”向“成渝创造”转型。探索实施断链断供替代行动,持续迭代更新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清单,推动龙头企业建立备份机制。二是加强产业链安全的监测和预警,健全产业链常态化风险监测识别和评价机制。三是系统梳理我国产业链短板,开展短板挂图攻关行动,依托头部企业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加快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切实夯实技术实力底盘。四是成渝地区要共建共享安全可控产业链、稳定可靠供应链体系,以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等为依托,实现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区域循环畅通。

第三,以公园城市建设示范区为抓手提高产业链软实力。

一是不断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的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质,将成都典型做法和宝贵经验复制到成渝地区其它城市,做好示范引领,为提升产业链水平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继续秉持公园城市理念,结合自身产业链特色营造城市发展新形态新路径,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以价值转化促进产业高品质发展,以高质量的产业竞争力打造城市竞争力,不断构筑成渝发展的新动力源和软实力环境。三是借助文旅产业、数字创意及数字经济等,以流量导入和场景营造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和业态,着手打造“人、城、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产业发展外部环境。

有关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戰略融合和合作机制。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双城战略融合力度,为经济圈在顶层设计方面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继续发挥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党政联席会议作用,探索在成渝地区设立重点产业链协同发展链长制度,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三是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沟通与合作,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围绕产业链配套资金链和政策链,以精准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抓好示范工程,实现产业链的良性竞争和互补。

第二,强化产业链核心人才引领机制。

一是借助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契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尤其是加强科技创新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队伍建设。二是围绕成渝地区重大战略需求,靶向招引一批全球顶尖人才,充分利用好全球人才资源。三是加强成渝地区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强化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四是依托人力资源市场的技能培训和供需对接平台,进一步畅通成都和重庆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人才流动,最大可能实现成渝地区人才和创新要素的共享共用。

第三,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强化软实力建设。

一是加快构建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和政绩考核办法,引导成渝地区各单位在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发展环境上下功夫。二是深入研究公园城市赋能产业发展的路径,做大做强“公园+”新业态新模式,围绕“文化、创新、质量、品牌、治理”等核心要素,努力打造产业发展软实力。三是持续做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通过大赛、会展、论坛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打造产业发展软实力,树立产城融合新标杆,以强化城市软实力建设带动产业链发展的外部环境建设。

作者

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