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能力训练的基石

2020-12-14 04:04曹永华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余映潮承天寺夜游

曹永华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我的语文育人观》一文中指出:“语文能力训练的主要依据是教材,充分发挥它们的例子作用,要有效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语文学习已经实现由简单识记到能力训练的二次迁移。笔者细心揣摩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清晰地发现余老师的语文课堂注重引导学生着力于文章思路的细致梳理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终极追问,以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抓手,夯实学生能力训练的基石。

一、训练的基石源自对文本语言的品味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课要进行启发式教学,把课上活。要善于点拨,点在问题的关键所在,点在学生的心扉上,洞在学生的心窍。”余映潮老师带领学生围绕描写澄澈月色的句子反复吟咏,带领学生体悟作者豁达开朗、安闲自适、晶莹剔透的宽阔胸襟,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悟,完成对文本语言的审美确定。来看余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的课例之一。

师:下面就开始欣赏这篇课文。进一步了解它为什么是神笔。(出示PPT7)每位同学要说出课文的一点之美。什么美都可以说,开始思考吧!

生:(开始思考,约3分钟)

生:我喜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它写出了月下寂静的美。

师:寂静的美。你看关键词,给我们宁静的感觉。而且似乎还让我们看到淡淡的、明亮的色彩。多好,一点之美。好,继续。

生:“月色入户”中的“入户”,表现出月亮进来了。

师:拟人手法,好像月亮看到了,好像冷冷的月光给他一丝温暖。他没有说“举头望明月”,“月色入户”,“入”字用得多好啊!继续。

生:本文的文笔特点很巧妙,节奏很轻快,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

师: 节奏很轻快,自得其乐。他的关键词是“自得其乐”,一个被流放的人,孤寂的人,一个人在那儿,看到月亮,“欣然起行”。在这个时候,他的心情是快乐的,“自得其乐”这四个字,评价得好。

余映潮老师的语文课堂,以“板块式”教学理念串起明快的教学节奏,步骤清晰、操作简洁。他特别注重对文本语言的品悟,对文本的理性挖掘,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体验偏差与矛盾,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模式。他善于引领学生潜伏到文字深处,慢慢研磨文字,不漂浮于文字表面,在文本的关键处重锤敲击,品悟文本语言之美。

二、训练的基石源自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综观余映潮老师的整节课教学,他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背”,余老师引导学生沉浸在文言文的美妙意境中,带领学生自读、个读、赏读、齐读,在读中品悟苏东坡夜游承天寺的独特心境。来看余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的课例之二。

生:(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师:刚才老师听了你们的读,都是很不错的,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朗读课文的,还差一点文言文的味道。读文言文有什么味道呢?比较关键的词,或者比较重要的地方,把它们的音节延长一下。

师:(师范读)“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三个地方,这个音节拖一下,味道就出来了。同学们开始试一下。

师:(范读并起头)“元丰六年……读。”

生:(齐读课文)

师:有那么一点,但是,还没有老师读的那么长。好,再来试一次,这一次试,这一次朗读,除了刚才说的三个地方拖一下之外,还要读出一种宁静的感觉。夜游,相与步于中庭,没有说话的声音,只有中庭里那静谧的景色。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认为,文言文教学,教师实在讲不出什么东西,就应该让学生美美地朗读。余映潮老师本身就是指导学生朗读的高手。他引领学生反复朗读精彩段落,品悟八十四字经典美文,从整体品读、感悟、品鉴入手,读的形式多样化,让文学名篇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精神内蕴与文本主旨产生共振。

三、训练的基石源自学生拓展能力的有效迁移。

现在的语文课堂,批评声音最多的就是“无效拓展”,这样的拓展漠视语言文字的温度,在课堂上虚伪地人文,匆忙地拓展,热闹地表演,这样的拓展是“伪拓展”。真正的拓展是教师潜入文章内部,从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人生遭遇、历史典故、名家解读处进行拓展链接,从微视角度解读文本,感悟人物形象,这样的拓展有深度、有底蕴、有学养,可以对解读文本、重构意象、厘清主题起到澄清、点拨、固化、再识的作用。来看余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的课例之三。

师:这是林语堂,大文人、大学者在《苏东坡传》里面对他作品的评价。在流放期间,在他最不得志的时候、最不得意的时候、最孤寂的时候,写了四篇天下最精美的作品。

师:(出示PPT4)(师范读并起头)“有一种画轴,读……”

生:(齐读文字)有一种画轴,静静地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潔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师: 这是学者、官员、新闻界的著名人士梁衡先生在二十几年前评价《记承天寺夜游》时的一个小段。在学术界,人们说《记承天寺夜游》是神笔。八十四字的文章,居然是神笔?看起来又这样的平白易懂,那么,究竟神在哪里呢?

余老师的课注重学生能力训练,能力训练的基石来自于老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对作品的意象重构。他精心挑选,深度挖掘林语堂、梁衡二大家对苏东坡作品的评价,使学生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苏东坡,从幽远浩渺、蕴藉苍茫的痛苦遭遇中却又显得豁达乐观,胸怀宽广的人物遭遇角度重识文本,有效勾连,帮助学生完成了对苏东坡的崭新认识。

于漪老师认为,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能力训练,要析得深,析得细,这样才能让学生摆脱读课文的一般感觉,进入把握作品实质的境地。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显现着智慧的光芒,那就是整堂课设计意图明确,视野宽广,思考深入,一切以夯实学生的能力训练为基石,扎扎实实地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作者通联:江苏海安市城南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余映潮承天寺夜游
夜游蜡像馆
夜游清名桥古运河
夜游青岛去哪里
一堂朴实、厚实的语文课——余映潮《“飞天”凌空》课例评析
夜游桃花江
宁夏承天寺重建年代考——以韦陀殿所见铭文为据
硬坛新秀
Some methods on cultivating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余映潮诵读教学艺术研究
余映潮“一课多案”教案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