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冲
摘 要:现如今,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快,医疗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经济实力,就应加快经济建设,不少领导者选择并购重组。对于一些经营不善的医疗企业进行并购重组,能够为其带来全新的机会,然而,并购重组的过程中,医疗企业也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包括股权转让以及收购等问题,企业的工作人员需要调节工作内容,充分分析经济、社会、财务甚至法律的各个方面,慎重考虑并购重组的相关事项,谨慎对待医疗企业的并购重组工作。
关键词:医疗企业;并购重组风险;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体质的变革,并购重组成为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企业行为。所谓的并购重组,就是企业通过股权或其他形式盘活企业资源,扩大企业竞争力,提升自身经济实力,达成整合资源的最终目标。当前,并购重组案例众多,成果案例占大部分,但也不乏失败案例,并购重组对于医疗企业而言既可能提升其综合实力,又有可能产生经营风险,如果医疗企业并购重组过于仓促,很可能导致资金链的断裂。
一、医疗企业并购重组面临的风险
(一)目标企业选择存在问题,营运难度大
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时,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对目标企业的选择,医疗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协同经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因此,在目标企业选择时,很可能挑选经济规模小、协同力差的企业,并购了之后,很可能导致后期经营无力,发展将会受到制约,企业在并购前应当充分分析市场情况进行合理的决策。
企业想要进行并购重组,也将应对较高的运营风险,并购对于医疗企业来说,并不是直接、快速地将两个企业进行融合,并购重组后的企业需要调整管理模式,如若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不能调和,并购后的医疗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日常经营风险以及管理等风险。由于两个企业的人事安排以及管理模式上存在差异,很可能导致运行的过程中集团企业无法产生系统效应。
(二)信息不对称,医疗企业极易面临融资风险
医疗企业进行并购前,需要详细调查并购情况,借助信息资源对并购对象进行充分合理的研究。简言之,信息资源就是并购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信息化发展速度快,其中不乏有虚假和片面的信息传递,如果企业缺少甄别能力,并购将会存在盲目性,甚至有部分被并购企业隐瞒自身运营情况,导致并购方出现决策失误,产生资金损失,资金对于企业而言是命脉,一旦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企业很难继续经营,甚至可能面临破产。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现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依旧属于建设阶段,因此企业在进行并购时缺少规范的市场机制和工作模式,时有不规范情况出现。
(三)有较大的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时,也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财务结果不明显。企业进行并购时,将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医疗企业不了解外部市场情况,可能会选择错误的方式进行财务管理,导致风险发生,这也将影响医疗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管理水平。其二,财务动态性。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具备一定的系统性,不同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的过程很可能导致两个企业无法融合,而医疗企业又无法进行动态性财务管理,导致财务风险加剧。其三,决策性。企业的并购重组需要将财务数据当做参考,经营者的决策建立在财务支持的基础上,但是,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素质低下,很难正确判断并购判断,导致企业出现决策失误。
二、降低医疗企业并购重组风险的建议
(一)谨慎选择并购重组对象,降低运营风险
医疗企业应当在并购重组前进行谨慎的决策,提高并购重组工作的计划性,如果医疗企业内部并没有制定完善而又周密的并购重组计划,很可能影响其工作效率,并购重组缺少指导和规范,更严重的可能导致并购重组工作失败、并购企业资金链断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会造成双面施力的现象。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应当秉持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尽可能提高信息的对称性,根据市场情况以及被并购企业的经营情况,制定详细而又周密的并购重组规划;与此同时,被并购企业也应当积极完善内部信息,为并购企业提供参考。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企业的经营者应当明确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吩咐相关财务人员对被并购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正确的核算,保证企业能够清晰地了解其经营情况,从而提高并购方案科学性,降低后期企业运营难度,经营者提高对被并购企业的了解情况,还能规避运营风险,提升管理效率。
(二)关注并购重组方案,降低融资风险
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工作前,应当制定周敏而严谨的并购重组方案,其中包含并购前并购以及并购后三个层面,全面考虑并购重组的具体情況,尽可能发挥其优势,推动重组后企业的发展。医疗企业进行并购前,应当对比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规划,提升并购方案的可行性,选择恰当的方式开展并购重组工作;医疗企业进行并购时,应当安抚被并购公司的员工,为其安排适当的岗位,使被并购企业的优秀员工能够适应新环境,发挥个人专业技能,为新企业盈利,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者也要保证原企业员工能够接纳新员工,提高融合效率,使并购后的企业能够茁壮发展。企业的经营者还要保证两个企业能够合二为一,对并购后的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医疗企业进行并购后,企业应当健全和更新企业文化,经营者应有针对性的重塑企业文化,建立全新的企业观念,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归属性。另外,并购企业还应当优化融资方式,避免出现资金问题,企业经营者应当提高对融资风险的控制能力,财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对于企业经营中将要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解决方针,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通常来讲,企业的融资成本涵盖用资和筹资两个层面,同时企业在并购重组后,如果信誉依旧较高,那么其筹资费用就会相对较低。但是如果在并购重组中,信誉相对变低 ,那么其筹资费用就会相对较高。因此,现利用数学公式,以年度为单位,对医疗企业并购重组中,如何降低融资风险进行说明:年度资金使用费÷(融资总额-融资费用)=融资成本率,那么,假如在并购重组的过程中,医疗企业就应增加其信誉度,这要从企业对并购重组的管理入手,将并购企业的财务部门尽快融入到医疗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来,这种统一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对企业的信誉度进行提升。例如,年度资金使用费为913975元,融资总额为2562684;而信誉良好的情况下,年筹资费用为63023元,这样融资成本为913975÷(2562684-63023)=36.56%。
(三)不断完善市场政策环境和市场规范,降低财务风险
医疗企业相关负责人在进行并购重组时,应当充分考虑市场政策和市场规范,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下进行开展并购重组工作,而市场政策环境和市场规范就是医疗企业并购重组工作效率的核心,为了提升政策和规定的推动性,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当对市场环境进行监督,不断完善市场规范相关内容,细化并购的产权交易、交易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内容,完善服务体系,保证并购重组工作能够公平、公正地开展,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此外,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应当提高价值的评估能力,由于当前缺少价值评价机构,企业的并购重组信息存在虚假现象,相关部门应当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对于恶意隐瞒经营情况的企业予以处罚,完善价值评估体系,使医疗企业能够更加了解被并购企业财务情况,为医疗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使其在并购前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降低其财务风险出现的几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并购重组能够扩大医疗企业规模,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对于调整产业资源、提升经济效益而言,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并购重组对于医疗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同时,也将企业推至风险边缘,并购重组工作是复杂多样的,相关工作者规划并购重组工作时,应当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一定要避免盲目性,尽可能完善并购重组细节,提高企业融合率,降低管理难度,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王燕.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及控制[J].时代经贸,2019(35):27-28.
[2]陈新华.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及并购后的整合控制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19(11):78-80.
[3]姚安青.探究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及控制[J].商讯,2019(2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