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暄
摘要:科技创新能力反映一个大学的科研整体水平,构建科研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协助大学了解自身的科研水平,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科研水平,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该文首次提出了有关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该体系推动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发展。
关键词:科技创新;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8-0113-02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中重要的动力,而大学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关本科院校的科技创新评价无论是形式而是内容都已经比较丰富。张俊婷[1]等以江苏40所本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发现高校创新潜力、创新活力、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是制约江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的原因,李春林[2]以河北省本科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对科技人力投入、获取科技经费和承担课题、科技产出、成果鉴定授奖等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比较分析。白玉[3]等人在科技创新中采用扎根理论,制定出一个包含91个概念20个范畴及8个主范畴、4个核心范畴的评价模型;易平涛[4]从提出了一种区域高校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资源基础、产出效益、环境建设三个层面进行描述,通过指标发展增量与序关系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及相应的评价模型;郭俊华[5]从五个不同维度的方面来构建起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的体系和评价的指标,并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罗占成[6]提出在协同背景下以成果、质量、贡献、创新为评价指标;黄祥嘉[7]提出优化定量评价模式,建立代表作与同行评价相互验证机制,区分学科类别与研究类型,建立高校科技分类评价体系,坚持创新质量和贡献导向,建立高校科技评价的长效机制。
本文在以上本科院校科技创新水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该体系推动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发展,具有如下的意义:
(1)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出发,能够比较客观、科学的评价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始终明确自己的定位,提高高职院校自身整体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及时梳理和了解自己的特色和存在的优势,能夠切实有效的帮助高职院校对自身的科技创新的中的投入指标、过程、产出指标、绩效效果、环境状态、政策因素等比较和改进,从而在创新能力的自身的培养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对高职院校的人才方面的培养、从而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履行为社会进行服务的使命,更好的为实现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提供强有利地保障。
(2)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能够较为全面地对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积极的、正确的、客观的测度评价,其结果能够为地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目前的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的活动本质与规律,从多方面的角度来评价当下高职院校所具有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政策,创造良好的价值,合理的为他们配置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促进高职院校自身科技创造能力的提高。
(3)从社会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社会的发展,能够及时了解社会中的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更快更好的匹配市场上的其他创新主体和高职院校展开的科技合作,协助科研成果进行科技创新成果顺利的转化,切实提供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为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
(4)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角度来说,如何能够有效地测度和评价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是进一步提高国家在科技能力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蓝领工人,同时也是企业一线生产力技术革新的重要力量,能够高效的依靠高职院校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传播和培养大量从事一线生产力的高层次科技人员,能够体现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自我价值,是对未来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
1 科技创新能力指标内容
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按照投入和产出进行划定,按照“2-4-10-51”来进行划定,即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和51个细化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分为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创产出。二级指标为科技基础投入、科技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效。三级指标为科技经费投入、人力资源投入、项目研究、学术交流、论文著作、科技成果、专利成效、技术成效、社会服务和人才创新培育。其中,科技经费投入、人力资源投入、项目研究、学术交流和论文著作反映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够顺利展开的基础的条件;科技成果,专利成效、技术成效是反映高职院校参与政府、企业、行业中的创新能力,说明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中所处的研发能力;社会服务反映了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参与力量和水平;人才培育创新主要反映了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人才的宗旨。其中,科技经费投入指标包括科技总经费、科技活动人均科技经费、来自政府经费政府经费/总经费、来自企业经费、企业经费/总经费组成。人力资源投入指标包括科技活动人数、副教授及以上人数/科技活动人数、工程师以及高级工程师人数/科技活动人数;项目研究指标包括项目数量、项目经费;学术交流指标派遣接受研究人员主办国家、省级学术会议数量交流学术论文数量、参加国家,省级学术会议人数;论文著作指标包括发表论文总数、发表论文数量/从事科技活动人数、国外刊物发表占比科技出版物数量、科技成果指标包括国家级成果奖、国家级成果奖/科技活动人员、省部级成果奖、省级成果奖/科技活动人员、市级成果奖、市级成果奖/科技活动人员;专利成效指标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专利授权数/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授权数/科技活动人员;技术成效指标包括技术服务经费、技术开发项目数目、技术咨询项目数目、专利出售合同数、专利出售实际金额、专利出售金额/技术服务费、成果转让合同数、成果转让实际收入、成果转让实际收入/技术服务费;社会服务指标包括社会服务培训数目、社会服务培训金额、社会服务培训人数、社会服务培训合格人数、社会服务合格人数/社会服务培训人数;人才培育创新指标包括省级及以上创新比赛获奖个数、省级及以上创新比赛人数、省级及以上获奖人数/学生总人数、省级及以上技能人才称号、省级及以上技能人才/学生总人数。
2 科技创新能力指标权重
本文将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相关的反映高职院校创新的数据作为研究依据,本项目的每一个指标权重值的确定由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综合获得,其中主观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客观权重采用粗糙集的客观权重相结合。
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指标
主观权重主要是指通过系统调查,资料审查,专家走访收集的数据进行主观的判断量化从而得到指标的判断矩阵。具体过程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
把目标层(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列在最高层,把为实现总目标所设计的策略即科技基础投入、科技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效列在中间层,把为实现目标层所采取的具体的措施列在最低层次。
2)构造判断矩阵
项目组成员将收集到调查数据按照同一层次指标的进行对应,并任意选取一组指标数值,计算两個指标的相对而言重要程度判断值([bij=f(BiBj)f(BjBi)(i,j=1,2,…n)]),对同一层指标都重复相同的操作,最后得到该层的判断矩阵([B=b11…b1n?? ?bn1…bnn]),求解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就是指标的权重向量,选择[wi=j=1nbijn]作为指标权重估计值,再对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主观权重向量[W1(i)]。
2.2 基于粗糙集的客观权重指标
客观权重主要来源于高职院校的内部从事科研工作人员对该指标体系的评价。客观权值的确定采用粗糙集理论,依托属性近似依赖性,通过数据驱动分析以及指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确定权重,保证结果的精确性和客观性。将本项目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作为决策属性[d],因此一级指标作为条件属性[ci(i=1,2,3)],依次类推将[di(i=1,2,3)]作为决策属性,因此二级、三级指标作为条件属性[ci(i=1,2,3)],1代表差,2代表中,3代表好。具体步骤如下:
1)基于属性信息度的权重
条件属性集[C]的信息熵为[H(C)=-i=1mp(Ci)·log2p(Ci)],条件属性集[C]相对于决策属性集[D]的条件信息熵为[H(C|D)=-i=1mp(Ci)·i=1mp(Ci|Di)·log2p(Ci|Di)],条件属性集[C]和决策属性集[D]的互信息量为[I(C,D)=H(C)-H(C|D)],当从条件属性集中删除一个属性[e]后,互信息量的变化即是属性[e]对决策属性集[D]的重要度,定义[σ(e,D)=|I(C,D-I(C-{e},D)|]。
2)确定客观权重
3 结束语
该指标体系以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突破了以往科技创新评价只重视本科院校而忽视高职院校的局面,其次,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浙江省高职院校科技成果和创新现状进行分析,使得研究成果更加具有针对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最后从科技基础投入、科技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效四个维度方面构建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并首次将基于主观的层次分析法和基于客观的粗糙方法进行融合,使得评价指标权重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该指标评价体系弥补了当前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评价的空白,并通过该体系深入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成果与不足,及时发现阻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前进的原因,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发展,同时本文指标能力评价的结果不但可以为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提供参考,而且能够向当地政府、教育部门、高新企业等制定科技政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春林,刘丽丽.河北省本科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基于2012—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2):58-64.
[2] 张俊婷,等.基于熵权-DEMATEL的江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9):47-54.
[3] 白玉,郑童桐,刘辉,等.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 2017(5):102-108.
[4] 易平涛,李伟伟,郭亚军,等.区域高校科技创新力排名及评价分析[J].科研管理,2017(S1):83-89.
[5] 郭俊华,孙泽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 36(3):66-71.
[6] 罗占收,陶益.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技评价机制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7):50-52.
[7] 黄祥嘉.基于创新质量和贡献导向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5(9):13-14.
【通联编辑:朱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