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基于教学实践对高中生应答历史主观材料题畏惧心理的成因进行多角度的动态分析与实证研究,并提出扎实学科基础、完善知识体系等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以期对学生解答主观材料题能力的提高,突破学习心理障碍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历史;主观材料题;畏惧心理;成因;对策
纵观近几年高中阶段各类型历史考试,主观材料题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多以史料来创设情境,通过情境来引出问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史料研读,信息提取,知识迁移,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多方面能力。但与此同时,其难度系数也让不少考生望而却步产生了畏惧心理。文章将借助教学实例去探究高中阶段学生应答主观材料题畏惧心理的成因,并从教师角度提出应对之策。
一、 畏惧心理的成因分析
(一)知识基础不扎实
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知识跨度时间長、范围广,在常态认知里过往皆可为史,是一门需要积累的科目,而当这一学科特点与学生应答主观材料题这一学习任务相联系时,由于缺乏相应知识储备,会导致无知识可迁移,增加了学生对材料的陌生感;由于无知识可运用,会导致应答内容的变得空泛缺乏历史感,降低了得分率。学科基础不扎实还可以体现为知识体系没有构建起网络,知识点没有动态联系。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学生积累历史知识的渠道是非常丰富,但是由于没有将碎片式的历史信息进行梳理串联,所以在应答时提取可用知识的效率质量都大打折扣。
(二)考查难度增加
就高中阶段历史学习而言,内容的记忆量增加,学习角度多元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多个方面,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互联,甚至还有些历史概念或由于年代久远或由于缺乏生产生活经验对学生而言变得抽象难解,这些都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发散性,科学性,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增加学生对整个学科学习的畏惧心理,进而映射到学科应试当中。而为实现选拔人才的目标,与学科难度提高相适应的是考试难度增大。比如主观材料题的题量增加,分值增加,考查知识点更加全面,题目层次性更强。例如海南省2017年历史高考主观材料题在考试时长不变,总分不变的情况下,占比由40%,提升为60%,涵盖必修选修板块。从长远来看,逐步由注重知识获得能力考查转变为注重知识应用能力考查是大势所趋。而这必然会增加学生畏难情绪出现概率。
(三)缺乏科学的训练与技巧
由于动力不足,耗时长等原因,大部分学生主动去练习主观材料题的积极性不高,基本上呈现“出课任教师不布置不练,学校不考试不练”的局面。这种练兵场就是考场的无准备之仗是应试能力不足的祸因,亦是畏难情绪长期得不到根治的祸首。即使有主动去练习的,练习到不到位,方法及后续归纳总结是否科学都有待去注意。此外,除了必要练习缺乏的战术不当,高中生的应试能力不足还呈现为缺乏解题规范顺序,缺乏读题技巧,缺乏提取信息概论史料方法,缺乏规范答题意识的兵法不强。而这不仅是畏惧心态的成因,更应该是一线教师可为应为之地。
二、 应对之策
基于上文对畏惧心理成因的分析及日常教学经验的总结,笔者将在下文从教师角度提出一些应对之策,供大家研讨。
(一)高中生畏惧主观材料题与其学科基础不扎实息息相关,而学科基础不扎实的首要原因是学科知识储备不足。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应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强调记忆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功,不可荒不可废,并在教学中做示范讲方法,让学生记忆能建筑于理解之上,让知识储备更扎实更持久。例如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这一时间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在教学中可以将“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这一时间点与之联系,这种联系记忆会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于历史关联性的好奇心,同时加深了对“鸦片战争爆发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英国想打开中国市场,发展资本主义”这一根本原因的认识,做到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有利于引导学生构建相应的学科知识体系。
(二)学科难度的增加不仅会难倒学生,也对教师教学提高了标准。实际教学中,由于思维能力还处在发育期,大多数学生无法依靠自我知识储备去打通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因而在日常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看得更全,想得更远。例如在讲解中国与欧洲封建社会不同的特点时,可以借助故宫与教堂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了解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更是静态的历史,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而当学生对抽象概念不理解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等将抽象思维具象化。比如在讲解“中国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实中的太阳,图画中的太阳以及汉字中的太阳来让学生体会汉字的演变,生动理解何为具象汉字,何为抽象汉字。
(三)强化主观材料题训练,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1. 读题目
(1)读题目问法。以近三年的海南高考题为例。主观材料题问题的首句有以下三种基本的表达形式:第一种是“根据材料回答”,近三年海南高考题中出现六次,此类问法,答案主要出自材料。第二种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此类问法最常见,答案一部分出自于材料一部分来自知识储备,如2019年26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柯克对近代英国政治法律制度的贡献。第三种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答案主要来自书本知识而非材料,由于此类问法与材料结合不紧密,因而出现的频率逐渐降低,海南历史高考已连续三年未出现。
(2)读题目类型。海南历史高考题亦大致有三类。第一类为概述题,要求学生概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内容、思想观点主张、事件本质、措施、特点、利弊”等,而概述“变化、趋势、比较异同点”则是此类题目的变式版。变化趋势通常是一个特点转变为另一个特点,异同点则可以已知一方特点去推出另一方特点。如2019年21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2017年21题(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第二类为背景题。题目中多出现“历史、社会、国内国际背景,主要原因、目的、条件”等字眼。第三类为结果题,此类题的字眼是:(历史)影响,(历史)意义,作用。
(3)读限定角度。历史高考往往会以小见大,同时为考验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因而会在题目中对信息提取范围,答题角度做一定的限定。如“2018年第21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中就将主张范围限定为“关于礼”的主张。因而无论是读材料还是呈现答案都应该抓住“礼”字,突出“礼”字,而且是孔子的“礼”。
(4)读分数。读分数的好处是可以依据分数来预判答案的容量。防止漏答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及防止过量答导致时间的浪费。如2018年21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8分),考生应找4—5个答案。
2. 看材料
(1)带着题型去看。概述题应逐句研究,背景及结果题在看材料时要关注材料间逻辑关系。如2018年25题第1小问为概述题,要求概括《苏英同盟合作互助条约》的内容,材料以分号做区分,前四句一一对应四个答案。
(2)看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因果,并列递进转折等逻辑连接词,反复出现的高频词,反义词,与题型有关引导词。如2018年第28题26题第1小问要求概括国民党“一大”后廖仲恺的主要主张。因而在阅读材料题时应关注“主张”近义词动词,诸如“提出”“坚信”“认为”等词后皆是答案。
(3)对材料进行深加工,提炼初步答案。首先对部分材料内容进行删减,同义词替换。如2018.21(2)在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时: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转化为答案①重建礼制社会)。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转换为②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次可以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进行联想已学知识,挖掘更多答案可能性。如2017年第24题要求概括人们“谈‘包色变的主要原因”,但全文未直接提到原因,通过分析材料我们会发现“左倾错误思想”这一答案就来自对材料中“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等关键信息的联想迁移。
看材料是还应注意前一问的答案可以成为后一问的隐藏材料。如2019年21题第(2)问的解答是建立在对第(1)问的思考之上的。具体示例如下:第一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8分)答案为多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7分)
3. 写答案
在呈现答案时首先应分点答题,答案无需做陈述性描述,以史实为准。特别题型要贴合特定的格式。如变化题一般都采用“由……变为……”格式。比较题比较的元素要一一对应。同时,应注意答案角度是否完善,并可以通过角度使答案更具完整性。历史答题常用的原因角度有(1)政治、经济、文化;(2)内因、外因;(3)可能性、必要性;(4)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有利条件、根本原因。常考的历史关系:因果联系,相辅相成,继承与发展。常用的评价角度有:(1)积极、消极;(2)政治、经济、文化;(3)先进性、落后性。
雖然历史主观材料题千变万化,但其对于高中生而言是一座必须攀登高山,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及历史思维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亦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试金石。因而师生必须共同直面畏惧心理,共同寻找克服畏难心态的良方益法,并将其实践于课堂中,练习中,考试中,在以讲帮学,以学带练,以练促进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历史学科知识,使学生具备更严谨的历史思维和科学的方法,为学生后续学科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受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葛东华.巧走捷径,提升历史解题能力[J].教书育人,2012(17).
[2]纪贤娟:提升高中学生历史材料题解题能力的研究[J].华章,2013(23).
作者简介:
邓莘千,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