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抓牢清产核资和财务管理

2020-12-14 03:42唐静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29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

唐静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政府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农村,关注农村的经济发展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其目的就是将农村集体的账目搞清楚,确认有关集体成员的身份,从而完善资产股份合作制度,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这样才能彻底发挥出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文章将对现阶段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关键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清产核资;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经济也在发生变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关系到所有农民利益,它涉及范围广,关注度高,特别是牵扯到历史遗留问题,所以在后续的操作过程中会增加难度。基于此,可以利用清产核资的方式,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贯彻有关文件中传递的精神内容,从而用更加专业的方式及步骤做好財政管理,确保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农民能享受到发展带去的红利。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清产核资的重要意义

(一)清产核资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制工作的必然要求

科学规划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才能完成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些农民认为清产核资与自己的关系不大,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若不做好清产核资,家底摸不清,将会影响村民所划分的财产的多少、权属关系也会弄得更加混乱,加之农村换届频繁,村干部不能连任,新来的村干部对于多少资产搞不清楚,极易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让农村社区内部成员都能享受到改革后利益,才能完成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赋予每位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及民主权利,才能提升农民坚决拥护集体产业运行的信心,提升所有人的参与程度,从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而做好清产核资工作,主要是为盘活农村经济,拥护非经营资产的必然要求。不同的乡村、不同的生产队在经营、运营、收益等内容是不同的。特别是一些大的乡村所拥有的集体资产高达亿元。基于此,在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就应对其所拥有的资产内容进行核算,从而完成后续对资产的划分工作。所以说,清产核资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制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清产核资是保护农民财产权益的客观要求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农村拥有的土地资源已经高达66.9亿亩,各类资产的总和超过2亿元。面对这样大体量的资产内容,更需要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而体现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及调动农民的个人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通过清产核资的方式,“摸清家底”从而将资产重新折合成股份,确认到具体农民身上,确保每一位农民都能享受到自身应得的利益,并在此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侵害,可以增强农民对于政府政策信息的听认态度,还能搞活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系。

(三)清产核资是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关键举措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活力,然而在集体资产分配上极易出现归属不清晰、保护不严格、流转不顺畅的问题,制约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所以要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进行深化,通过清产核资的方式,将集体产业运行内容进行清算,对资金、资产、债务债权内容进行核算,坚持进行账内账外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体产业资产运行内容进行公开,让所有农民都能明确自身的资产情况,从而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状态。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问题

在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工作多由村干部、村会计担任,由于村干部所面临的工作任务众多,面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是一项时间长、任务重的工作。一些基层干部在执行该项工作时,存在一些畏难情绪。特别是面对上级下达的红头文件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地方人手不足,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使工作内容在规定期间内无法完成,或胡乱执行工作内容。还有一些村会计,这部分人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由于职业技能不足,对国家财经法规制度理解不透彻,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操作违纪违规的行为。对代发和转账支付不能接受,认为直接支付现金方便。种种现象造成集体资产管理操作能力的不足,多数是因为工作人员对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认识不到位造成的,缺乏积极与发展的市场意识,从而影响自身的执行能力。

(二)农村集体资产量化范围问题

面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一些地区还在沿袭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突破现有的管理内容。特别是各地区在对于集体资产量化范围的界定各不相同,一些地区认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内容是要对集经营性的资产内容进行清产核资,这样执行起来便于操控,同时,还能更好规避土地等资源难以评估作价的问题,从而降低改革的难度。还有一些地区认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内容应对经营性的资产、非经营资产等内容全部列入到量化考核范围中,这样才能保证清产核资的完整性,才是将集体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从而可以盘活农村当前的全部资产内容,便于后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实现农民的经济利益。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问题

基于农民的生产经营情况的不同,在进行清产核资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精神内容,从而施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界定,让农民享受到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最大权益。谨遵历史教训,从而更好的面对现实工作内容。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民产权发生纠纷的问题时有发生。这多是因为产权处理不当及成员资格认定出现问题造成的。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民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有组织成员劳动结果的总和,所以,有关成员的认定应该涵盖不同时期的不同群体。同时,有关的农民利益的分配,也应是相对应的关系。享受利益的前提下,是付出相应的劳动义务,这些内容需要处理得当,才能对集体产权进行合理的分配,降低矛盾的发生。但多数历史遗留材料、凭据不足,使其产权份额无法界定,造成集体产权分配的矛盾,对于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稳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四)份额设置问题

股权分配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然而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争议,其争议点在于是否设置集体股。一些地区强烈拥护集体股,这是帮助农民进一步享受集体经济组织的公有性,认定它是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一些地区则认为,集体股不应存在,这是因为它的界限不明确,在后续工作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矛盾,基于该争议内容,造成实际工作效率的下降,影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三、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

(一)积极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为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奠定基础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的管理内容、管理手段存在不同,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工作目标,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存量、分布情况进行清产核算。要求有关工作小组包抓部门及各个乡镇的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要做好乡镇的领导组织工作,召开基层干部人员会议,抽调各个乡镇得力的工作人员,成立领导小组,与此同时,还要制订明确的工作方案,落实好有关工作责任内容。进而做好干部的培训及指导工作,有关领导人员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谨遵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精神,在工作中发挥组织才能。切实做好制度改革的工作,确保每项工作有人做、有人抓,干的好。

(二)明确产权分配内容,保障农民根本利益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就是对产权内容进行明确分配工作。可以有地方明确土地所有权,才能有效落实土地的确认权,明确农民土地承包与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内容,从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做好资产清产核资、明确成员股份分配的工作,将权还于民,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更为维护农村和谐与发展奠定基础。

四、创新管理模式,健全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与成熟的管理制度制订是分割不开的。所以,有关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内容的开展需要建立一套标准的集体资产登记制度。这一内容关系着集体资产分类的标准化,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内容设立不同的账目登记。还要与时俱进,利用电子台账的方式对内容进行管理,动态的记录着资产变动的情况,方便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掌握信息账目的全部内容。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工作,如: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用的生产材料内容及各项资产内容,需要有专人对该项目进行登记与管理,特别是高价格的生产设施,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工作。对于这一类的支出内容,应有严格的记录方式,确保后期对账时,有明确的支出依据。最后,要对合同内容进行定期的检查,特别是处于结算期的合同,要做好及时的办理与结算工作。新合同内容的签订,更需要按照当前新制度的内容进行,按照合同流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完善年度资产的清偿与核算,这样既能了解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开展与资产运营情况,还能确定下一步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内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五、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经济成效

基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性作用,自全面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多数农村在经济层面取得不俗的成绩。根据初步内容的核算得知,农民人均分红可得765元,并且这一份分红内容呈稳定上涨的趋势,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执行,村民还可以享受到集体经济股权的分红,提升农民可支配的收入内容,同时它作为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大大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二)社会成效

基于农村集体资产在管理与分配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而造成的收益分配不均的问题,我们从源头进行工作任务的开展,做好清产核资、明确成员股权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明确交易产权的具体范围,由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利用出租、转让、抵押的方式进行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使用等权益的流转,从而加大对农村产权交易的监管力度,促进规划化的工作流程,杜绝暗箱操作的机会,为农民交易产权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通过该方式实现农民股份分配收入的稳健增加,大大提升了农民参与集体经济组织的自主性。

六、结语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的长期工作,在这样的工作内容中,要注重分清工作任务的主次,首先是要对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既要落实具体工作的开展方法,还要在有效期间内兼顾工作内容质量。通过完善清产核资及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确保各项工作内容规范化,既要立足于农村经济组织的客观性,成立专项小组,还要明确产权分配内容,保障农民根本利益,确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高效完成,为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农民的财政收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毛铖.深化改革助推乡村全面振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3-04.

[2]佚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解答(9)[J].湖南农业,2020(02):11.

[3]迟培强.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1):32.

[4]刘亚.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研究,2020,49(01):22-23.

[5]伍国勇,陈晨.农村产权改革与精准扶贫的链接机制和模式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01):62-72.

[6]刘春.浅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清产核资[J].经济研究导刊,2019(28):106-107.

[7]郑若平.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调查[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32+35.

[8]林美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存在问题[J].知识经济,2019(04):9-10.

[9]崔恩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8.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麻街道办事处农村经济管理服務中心)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内控视角下优化政府机关财务管理模式
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探讨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强化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与研究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企业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