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越战
(太和县马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 阜阳 236600)
深松指的是采取剪切、挤压等方法对深层土壤进行处理,调节其结构,并改善其性能,从而为农作物生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背景下,深松技术也表现出了机械化的特点。机械化深松主要是借助农业机械完成深松工作,其特点在于基于对土地结构的保护,疏松深层土壤,进一步增加耕作层的土壤厚度。将机械化深松应用于保护性耕作中,可减少农作物生产对土壤的破坏,降低生产能耗,从而推动现代农业持续性发展。
机械化深松是保护性耕作中的关键技术,在具体的农业实践中,机械化深松有效保持了地表的秸秆残茬覆盖,避免了土壤裸露,为土壤保护创造了良好条件。另外,机械化深松通过调节深层土壤结构较好的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土壤板结等问题,提高了土壤肥力的有效利用率,同时促进了农作物根系的发育,为农作物增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机械化深松与传统犁耕相比,去除了耕后耙地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全方位深松就是对深度在25~40cm 的土壤进行全面疏松,其特点在于松土面积大,适用于黏性土质地块以及马上要播种的地块。该技术配套农业机械为全方位深松机和拖拉机,选择深松机型号时应当充分考虑作物类型及地表秸秆量。ISQ 系列深松机有单铲、双铲及三铲,其特点为“V”字深松铲,可通过调节地轮来改变深松深度,但地表秸秆量较大时作业易出现秸秆堵塞问题。
局部深松就是在地表相隔50~60cm 进行条带深松,作业深度为25~40cm,条带疏土宽度为10~15cm,其特点在于松土面积小,适用于壤土地块及深松后需修整一段时间的地块。该技术配套农业机械为局部深松机和拖拉机,选择深松机型号时应当充分考虑铲子的横向间隔及地表秸秆量。ISC 系列深松机有双铲、三铲和四铲,其特点为凿式深松铲,铲间横向间隔为50~60cm,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全方位深松与局部深松相结合,就是对深度为15~20cm 的接近地表的土壤进行全面疏松,对深度为30~40cm 的深层土壤进行局部深松,适用于黏性土质地块。该技术方法的特点在于,兼容两种深松技术优势,有较为明显的灭草效果,且松土面积大。然而该技术方法也存在突出缺点,如作业耗能高、作业后地表不平整等。其配套农业机械为翼铲式深松机,如IS 系列深松机,有长翼铲和短翼铲。值得一提的是,带翼铲作业时,尽管土壤容易翻动,但作业后会留下较大的深松沟,作业质量不佳。
有数据表明,机械化深松与翻耕相比,作业后土壤的含水量能提升近2%;从地表到深度为50cm 的土壤,其平均含水量能提升近9%。另外,深松后的土壤能够接纳50mm 的降水,从而减少地表积水和地表径流,而土壤蓄水量平均每667m2增加11~25m3。由此可见,机械化深松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
有数据表明,机械化深松作业后,土壤容重与原来相比下降20~140kg/m3;从地表到深度为50cm的土壤,平均容重降低近5%,这就表示深松作业能够加大土壤孔隙度。而土壤孔隙度增大,渗水率提高,其结构更加趋向于合理化,这就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为实现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机械化深松后的地块,昼夜温差较大。温差是农作物养分积累的重要条件,白天升温较快时,农作物将所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成长所需养分的速度就会更快,夜间温度低,农作物的消耗量就会变少。再加上机械化深松并不会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微生物如往常一样活动,这就促进了农作物的养分积累。
因为长期耕作受犁的挤压以及降水时黏例的沉积,土壤耕作层下会形成厚厚的犁底层,其结构较为紧实,并且不利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机械化深松作业时,深松深度能达到45cm,犁底层被破坏,耕作层厚度增加,土壤熟化速度加快,而冬季的雨雪也能被储存起来,对增加土壤墒情有积极作用,这就为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农作物根系深入到地下时,不容易出现倒伏情况,从而推动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
机械化深松与传统翻耕相比,不需要耕后耙地,可通过农业机械获得良好的耙地效果,农户无需在耙地上花费较多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而且,机械化深松过程中,埋藏在土壤的害虫及病菌孢子的活性遭到破坏,降低了土传病害的发生概率,农户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支出有所降低。由此可见,机械化深松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农业生产成本。
机械化深松能够通过调节土壤结构为农作物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奠定农业增产增收的基础,并改善传统耕作对土壤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实现对土壤的有效保护,同时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持续性发展。身为基层工作人员,应当充分把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建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的学习岗位所需的专业化知识与技能,并立足实际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农业的持续性发展添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