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安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糯扎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澜沧 665614)
糯扎渡镇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东部,是该县国土面积最大的城镇,耕地面积近十万亩,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500-2000 mm之间,年光照在2100 h以上,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冬季不寒冷,夏季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7-19℃之间,十分适宜农业种植。
为进一步发展集约化立体配套种植模式,促进单位耕地面积产出和效益提升,糯扎渡镇尝试套种技术,马铃薯套种玉米是其中一项重要模式。该地1 月份温度在0℃以上,夏季温度相对偏高,所以冬季马铃薯套种冬玉米更适宜马铃薯低温耐寒特性,本文详细讨论具体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在马铃薯套种冬玉米栽培技术分析中,首先讨论冬季马铃薯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品种选择要综合考虑栽培区域气候条件、土壤、栽培模式等因素,除植株直立、分支少以及种薯表皮光滑、大而规则、含淀粉量少等普遍条件外,还需分析其耐弱光、耐旱涝及早熟或中早熟的品种特性。糯扎渡镇虽是进行冬季马铃薯的种植,但因其冬季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在品种选择中可有更多选择,比如脱毒东303 就是比较合适的品种。
种薯处理是马铃薯种植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挑薯、催芽、切块等过程中均需严格规范操作,以保证种薯出芽率。
(1)种薯挑选
在挑薯阶段要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外表光滑、颜色鲜艳、无病害虫眼、无冻伤裂痕的健康壮硕块茎作种。选好的种薯需在阳光下晒3-4 天,中途有序翻面,并将出现腐烂的种薯剔除掉[1]。
(2)种薯催芽
可通过赤霉素溶液浸泡催芽。在冬季催芽时要注意温度的控制,播种前的20 天左右将种薯周边温度调整在15℃前后,温度不要超过20℃,并进一步剔除病害、破烂的种薯。芽眼出芽之后,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切块处理。
(3)种薯切块
主要是对体积较大的种薯进行切割,质量在30-50 g 之间的小块种薯不必切块处理,后续切块质量可保持在30 g 左右。切块时要从脐部开始按芽眼排列顺序向顶部斜切,最好每切完一块进行一次切刀消毒,酒精或高锰酸钾溶液都可作为消毒液使用。要保证每一切块上有至少一个芽眼。
在秋耕施肥壮垄的基础上,要对耕地土壤进行浅耕,以促进保墒。播种前按3500 kg/亩的规格施农家肥,并以碳酸氢铵100 kg、钾肥25 kg 作为基肥,然后对耕地进行20 cm 浅翻,去除根茬、砂砾,完成冬春镇压打碾。
马铃薯本性喜低温且耐寒,不能在气温和地温较高时生长,所以在播种时要注意温度,以确定播期。糯扎渡镇冬季不冷,十一月份10 cm 土层温度在5-10℃左右,所以选择早熟品种更佳。可以适当早播,但要保证温度以及土壤中的含水量。
在播种过程中,首先进行起垄,从地边开始开沟,按照90 cm间距开挖15 cm 深的灌水沟,并适时灌水。随后以50 kg/亩的比例在灌过水的沟中条撒复合肥,并以5-7 kg/亩的比例在各垅中间施3%辛硫磷颗粒剂,用来防治地下害虫。垄高不应超过10 cm,方便防旱排涝、提高光照面以及增强土壤透气性等。在该镇冬季各项生长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种薯将会有更好的生长状态。
在定植环节要注意播种间距和深度,以各株间距20 cm为宜,并将播种深度控制在8 cm 左右,种薯密度控制在4000 株/亩为宜,波动幅度最好控制在500 株以内。
最后是垄上覆盖,在垄面喷洒除草剂后即可覆膜。要保证各处紧实、严密,不仅有助于提高地温、加强保湿,而且还能防治杂草生长并促进种薯扎根。
田间管理是保证马铃薯顺利生长的重点工作,尤其在冬玉米套种的情况下,对田间环境的控制也是为随后冬玉米种植进行土地修整。
在种薯种植一个月之后基本都已出苗,这时可随中耕除草除去地膜,以方便除草和培土;芽苗生长到5 cm 左右就可完成放苗后的首次中耕培土。要注意水肥管理,马铃薯本身需水量较大。糯扎渡镇冬季降水量会有明显下降,最好每半个月结合土壤干涸情况进行适当灌溉,在收获前10 天停止灌溉即可。还要控制田间病虫害,及时清除病株,并选用针对性药物防治,以免造成病原扩散或对冬玉米种植出芽造成危害[2]。
冬季马铃薯套种冬玉米不仅要对冬玉米品种选择加以控制,同时还要注意播量的合理性,以及田间水肥管理、交叉病虫害防治等。
所套种的冬玉米应以稳产为基础,并具有良好的抗病、抗旱能力。生育期短也是优良特性之一,因为该镇冬季温度不低,所以一般的优质玉米品种都能有良好的产量。如登海6188,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适宜在南方地区种植,也具有高产特性。
一般套种形式下玉米多是在马铃薯成熟前三周左右进行播种,但糯扎渡镇因为是在冬季进行冬玉米套种,冬季马铃薯种植时间在11 月份左右,所以玉米种植时间也可以较春玉米播期提前。使用穴播播种,在气候比较干旱时应每穴一瓢水,并控制每穴内种子2-3 粒。最好以20 cm 一穴进行点种,马铃薯与玉米之间的间距应维持在35 cm[3],留苗率以2500 株/亩为宜,即用种量2.5-3.0 kg/亩。
冬玉米本身水肥需求量较大,在马铃薯田间套种时更要及时追肥浇水,除必要的基肥之外,还应追施氮肥和复合肥:喇叭口期在浇水的同时每亩追加各25 kg 的尿素和复合肥;抽雄期按0.2 kg/亩喷撒磷酸二氢钾。糯扎渡镇季风性气候冬季降水较少,所以要注意结合玉米干旱状况及时灌溉,尤其是在灌浆期要结合天气状况合理调整灌溉频率和灌溉量。
其次要加强苗期管理,在三叶期将弱小、病虫类不良苗株及时拔除,并补齐缺苗,剔清密苗,确保苗全、苗壮。
还要注意马铃薯与玉米的生长关系处理,在马铃薯秧苗较大时需要将其向行中间推,为玉米的生长留出更多空间。
同时还要注意对田间病虫害的处理,对于地下害虫,在玉米出苗时可以2.5%敌杀死1:1000 倍液喷雾防治;对于玉米螟或蚜虫,可结合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法,使用2.5%敌杀死1:1000倍液与18%叶净1:2000 倍液、75%三环唑1:5000 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每周一次,连续3 次左右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最后,马铃薯成熟之后要及时收获,不仅保证马铃薯采收效益,同时也是为玉米生长提供空间。在马铃薯成熟收获之后要注意田间土壤的翻耕,施入充足的优质农家肥,并将土壤翻覆在玉米根部,可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马铃薯采收完成后要注意为玉米经常浇水,满足其较大需水量。
总之,在该镇冬季马铃薯套种冬玉米的栽培探究中,本文着重关注马铃薯早期的栽培要点,为玉米套种提供更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还强调要加强玉米种植后的田间管理工作,合理调整其与马铃薯生长协调性的维持,水肥管控以及病虫害防治都要作为关键工作任务。马铃薯成熟收获后还要注意对耕地进行整理,为玉米生长提供优质环境,进而保证两者的种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