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清光
(山东省德州市农业保护与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德州 253000)
在现代农业治理体系中,草地贪夜蛾防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通过构建现代识别及防治体系,有助于提升防治综合效果,确保草地贪夜蛾不大规模迁飞。草地贪夜蛾防治工作涉及范围广,而且时间紧迫、任务繁重,通过协调指挥、强化合作有助于提升草地贪夜蛾防治的综合效果,提升农业管理效果,适应当前农业发展趋势,提升农业治理水平[1]。
在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治过程中,首先要选择科学的识别方法,通过构建起科学的识别体系,充分做好田间调查工作,为草地贪夜蛾的进一步防治夯实基础。
1000 W 金属卤化物灯能够有效实现控温杀虫,保障不间断进行监测。将高空测报灯设在相对开阔的地方,或者安装在病虫观测场内,要保障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并且没有其他强光源的干扰。通过引诱草地贪夜蛾在光源处活动进行有效的识别,并且对草地贪夜蛾出现的高峰期进行监测。
性诱剂能够对草地贪夜蛾进行有效的识别与预警。常常在玉米等寄主作物上开展监测,通过设置罐装、桶形诱捕器实现对草地贪夜蛾的有效检测。将诱芯放置其中,一般每一个月更换一次。在玉米等低矮作物田内,3 个诱捕器要呈三角形排列,每个之间的距离间隔50 m 左右。要结合当地的水文和风向设置草地贪夜蛾诱捕器,要与当地的风向垂直,诱捕器呈直线排列[2]。
在草地贪夜蛾被诱捕之后要对草地贪夜蛾的卵进行调查,一般频率保持在每3 天调查1 次。在成虫高峰期末期,要分不同地点进行取样,一般采取5 点取样,每个取样点之间的距离视田块大小而定。主要调查植株的叶片正面、背面和叶基部与根茎的连接处。
按照农业安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出台草地贪夜蛾防治的通知,确定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和监测工作。成立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治指挥部,实行分管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调度防控工作,督导落实防控任务。县级政府承担防控主体责任,组织各乡镇和社会力量做好防控工作;各乡镇副乡(镇)长、城区、经济开发区分管农业的副主任对所辖区域内的草地贪夜蛾防治工作负总责;各行政村要成立由村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的草地贪夜蛾防治安全监测领导小组,负责本村的草地贪夜蛾防治安全监测工作;每个行政村确定一名专职或兼职安全监测员,负责本村草地贪夜蛾防治安全监测的日常工作。毗邻地区可开展联合监测、联防联控,防止漏查漏治,村级监测员在镇村两级领导组的直接领导下和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3]。
草地贪夜蛾防治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些农户的生产方式受传统习惯影响,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草地贪夜蛾防治安全认识不足的问题,在生产中仍然以传统的生产方式从事生产耕作,忽视了草地贪夜蛾的防治。
在很多农业种植地区,农业生产经营主要还是以分散种养为主,组织化程度低,对于草地贪夜蛾缺乏足够的认知,防治措施不够完备,不但产出低、效益差,也给草地贪夜蛾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构建完善的草地贪夜蛾防治体系,有助于提升草地贪夜蛾防治策略。
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有着极大的优势,不仅能从生物科技的角度减少害虫的繁衍,而且从长期的治理效果上看,更具有资金投入少的优势。真菌是病虫害的天然宿敌,可以降低病虫害的数量和生育质量。生物都有相生相克的特点,利用草地贪夜蛾的天敌进行克制,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同时,可以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对于环境保护有着很好的效果。
还可以利用物理防治提升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昆虫的向光性、向热性、求偶性都是昆虫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的特点,借助这样的特点进行诱杀也有一定的功效,并且没有污染,绿色环保,例如捕虫灯、气味捕杀等。
由于草地贪夜蛾防治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要考察当地的土壤环境与水文环境。在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治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提升草地贪夜蛾防治综合效果。如果防治时没有考虑位置、水源、环境等因素,会造成后续的管理问题,以及成本的追加,只有综合性考量才能得到满意的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案。构建立体化的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案,有助于提升草地贪夜蛾防治综合效果,提升防治效能,构建起科学的草地贪夜蛾防治体系,满足草地贪夜蛾防治需求。
在推广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的过程中,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报道发生危害情况,及时宣传各地草地贪夜蛾防控经验和做法。编印识别挂图和防治手册下发到发生区域乡村和农药经营店,种植户可以据此调整药物的配比,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的重点还在于对虫害的预防和管理,要加强观察,让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概率降低,规避草地贪夜蛾大规模爆发的风险。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有着诸多优势,这些优势要让广大种植户充分了解,以此提升草地贪夜蛾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升草地贪夜蛾防治综合效果。
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有助于提升草地贪夜蛾防治的效果,助力现代农业的发展。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包括多个要素,要引导农户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能有效平衡当地的种植生态产业发展。首先种植户会根据调研情况调整草地贪夜蛾的药物管理策略,快速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向好发展,防止种植场地及其周边的环境恶化,同时还让周边的农户提升了种植效率。草地贪夜蛾防治质量提升必然促进市场的变化,市场的需求会提高,由此反向促进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的提升。这样的循环方式让种植产业呈现出闭合的良性循环,在市场产品品质和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之间架起了桥梁,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是可持续性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在开展现代治理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草地贪夜蛾的创新发展方向,提升草地贪夜蛾防治效能,有效识别草地贪夜蛾,构建起科学的防控体系,保障草地贪夜蛾防治措施落实到位,提升工作强度,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经济进一步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