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良种育苗技术要点

2020-12-14 14:15:25山建军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17期

山建军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切吉林场,青海 海南 813000)

沙棘属于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以及小乔木,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树种。为了全面提升沙棘的种植综合效益,要保障沙棘能从完全生态化种植转变为生态经济型种植,实现沙棘种植的集约化以及良种化。

一、良种采穗圃构建

在良种苗发育中要积极构建良种采穗圃,此项操作要在扦插之前2-3 年开展。母树栽植中要对株行距进行控制,正常情况下控制在50 cm×50 cm。在扦插前一年9 月对母树进行修剪,促使母树株高保持在60-70 cm。在当年春季扦插育苗时要集中剪除母树生长弱枝,保存长势良好的枝条。修剪枝条端部,在生长较为健壮的枝条中保存3-5 个芽,这样能培育更多长势较好的长枝条当做插穗。采穗圃生长长势以及穗条质量能有效提升,能获取45-55 cm 的健壮插穗,扦插成活率达到95%之上。培育期间15 天浇一次水,6 月份要注重合理浇水以及控水。在6 月中下旬修剪完第一茬插穗之后要及时浇水,10 天后成功剪完第2 茬之后要再浇一次水,之后推迟10 天剪完第3 茬还要浇一次水,在9 月下旬以及10 月初要浇一次冬灌水,保证插穗成功越冬。

二、苗床制备

在选地中,要选取背风向阳区域,没有高大建筑物遮挡光线,地势要相对较高,靠近水源区域,科学规划设定苗床。在苗床修建过程中要建成矩形,长与宽设定为100 m×4 m。在各个苗床中要预留出50 cm 人行道,便于人工管护操作。苗床要能高出周边地表15-20 cm,周边要修建排水沟,避免苗床周边积水对扦插成活率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苗床土层要较为深厚,在上下部分50 cm 内要实现土壤有效置换。在常规扦插嫩苗之前要对苗床合理施肥以及消毒,每年要对上层10 cm 扦插层的沙子进行更换;嫩枝扦插无需对苗床进行消毒以及施肥。在育苗中要在苗床周边设定防风屏障,应用塑料纱网进行遮挡[1]。

三、插穗准备以及插前处理

在采穗时间处理中,受各个区域气候问题差异性影响,沙棘生长时间差异较大,要根据枝条基本生长发育状态进行判定。正常情况下可以将采穗时间设定在每年6 月20 日至8 月20 日,这期间白天温度能达到25-30℃。大多是在10 点之前2 h 剪取插穗,采集当年要生半木质化枝条,实际剪取长度要达到50-60 cm,插穗的直径保持在0.3-0.7 cm。之后要对采集好的插穗进行分级,分级时要在阴凉区域进行。将剪取的插穗及时喷水,避免叶片产生萎蔫。及时将穗下部位2/3 的侧芽、侧枝、叶子去掉,确保插穗保留一个顶芽。

四、扦插时间与方法

扦插时间设定中要选取在18 点之后,或是在阴天进行扦插。在扦插操作过程中,在扦插之前要对苗床进行喷水,然后直接扦插,扦插深度控制在3 cm,株行距保持在5 cm×5 cm,一般扦插密度为450 株/m2。

五、插穗后期管护

扦插结束之后1 h 要对扦插苗床喷水灌溉,扦插结束之后的10 天之内,白天时每间隔10 min 喷水灌溉1 min,在阴天环境以及晚上要每15-20 min 喷水1 min。当白天自然环境温度较高,达到35℃以上时,要每10 min 喷水2 min,对插床温湿度进行控制[2]。扦插结束的10-15 天之内,每天间隔15 min要喷水1 min,在阴天以及晚间每20-25 min 要喷施一次。扦插完15-30 天,白天每20 min 要微喷水1 min,阴天与晚上每30 min 要喷水1 min。扦插完30-40 天之后,间隔7 天浇灌一次水,之后要注重对浇水期适度延长。

正常情况下,扦插3-4 天时开始生根。直到50 天之后根部粗根生长速度较快,插穗生根率良好。浇灌并不是水分越多越好,要综合分析自然气候变化,对喷雾量以及喷雾时间合理控制。温度较低,插条脱水严重将会逐渐枯萎。当水分较大、土壤温度较低时难以生根,插条容易腐烂。

在嫩枝扦插过程中,当自然环境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插穗会受到细菌侵害导致腐烂。扦插结束之后当天应用500-800倍液多菌灵喷施灭菌,之后要5-6 天喷药一次。沙棘生根中碳水化合物、磷元素以及氮元素是重要能源,在成功扦插之后的3-5天要及时进行叶面追肥,这样能满足生根生长的养分需求。可以选取0.3%尿素以及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喷施。喷雾时间可以选取在早晚进行。营养液要在插穗叶片上保存30 min,之后进行喷雾处理,生根之前每间隔4-5 天喷施一次[3]。

六、及时出圃

苗木生长之后要及时起苗出圃,将裸根苗出售。通过此类方法进行育苗,能有效提升苗木生长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