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伟
(驻马店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黄淮平原,耕地面积1240万亩,是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优质粮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在保持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情况下,驻马店市大力发展花生产业,将其作为“四优四化”的重要板块,取得了明显成效,花生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2019 年全市优质花生种植面积515.66 万亩,比2016 年增加154.8 万亩,比上年增加1.86 万亩;总产154.56 万吨,比2016 年增加56.56 万吨,比上年增加11.13 万吨,面积、产量均占全省的1/4 左右,居全省第一位。
全市已形成正阳、汝南、确山、泌阳南部四大花生集中生产产区,面积和产量占全市的80%。其中正阳县花生面积170 万亩以上,总产53 万多吨,面积和产量均全国第一,成为“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花生品种已由发展初期的白沙1016 为代表的主导品种更新换代为远杂9102 为代表的主导品种。2019 年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42.1 万亩,良种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是国内生产珍珠豆型花生生产规模最大、产品最集中的产区。
花生的关键栽培技术质量标准体系已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覆盖率逐年提高,产品质量不断优化,花生药剂拌种播种达到100%,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达99.9%,花生机械化生产达80%,均居全省领先水平。
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花生炒货、花生蛋白、花生油产品加工企业30 多家,年加工能力近15 万吨,实现转化增值近20 亿元。
先后出台了《驻马店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实施方案》《驻马店市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对花生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有力推动了全市花生产业持续稳定发展。2016 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近5 亿元,用于支持优质花生发展,其中2019 年投入资金1.3 亿元以上。
在面积指标上,全市优质花生发展种植约500 万亩,努力打造南部、西部县区花生集中连片生产基地。在产业发展上,要求“提升档次,做精油脂制品”,巩固发展正阳花生生产基地,到2020 年建成河南省最大的花生油加工基地,培育一批油脂产业化集群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与中国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农业农村部南京机械化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0 余家科研单位合作,建立院士、博士工作站及科研基地,在品种、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机械化、产品研发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机械化程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通过“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农机补贴等项目实施,扶持、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探索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开展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等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实现抱团式、规模化发展。
2019 年实施河南省花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基地建设暨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示范基地面积50340 亩。全市项目区花生加权平均亩产349.97 kg/亩,超额完成亩产330 kg 的目标任务。落实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示范基地4000 亩,平均亩产348 kg,总产139.2 万千克,可提供充足的高油酸花生品种。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细化扶持措施,引导和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花生产业集聚。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围绕各产业环节予以资金支持。创新政策扶持的方式方法,通过贷款贴息、先实施后奖补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花生产业。
加快优质新品种的选育、示范、推广,重点发展优质中、小果花生;加大高油酸品种的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创建,开展高油酸花生规模化生产;逐步建立优质花生集中连片专种、专管、专收、专储、专用的生产基地,通过产销衔接和订单生产,不断提高花生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开展播种、覆膜、植保、灌溉、收获、摘果、风干、脱壳等关键生产环节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加速农机农艺有机融合,形成成熟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导,建立高油酸花生绿色高产高效规模化示范基地,实行统一供种、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服务,加快农机农艺有机融合。
推广集成示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深耕深翻熟化土壤,将病原积菌深埋土壤深处,轮作倒茬,消灭病虫害残留,提高土壤肥力。起垄种植,合理密植,科学配置株行距。推广节肥增效,提高土壤活力。精细化田间管理技术,减施农药,实行绿色统防统治。
紧抓花生特色产业,全面落实国家扶持油料种植的一系列政策,通过“全国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全国花生产业发展大会和高层研讨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高规格的大会平台,引进、培育一大批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促进加工业由分散向集中、由单一向系列、由作坊向企业快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