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将世家到地方士绅:再论鄞县万氏家族之门风转换

2020-12-14 14:18

杨 懿

(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自安徽定远迁至浙江鄞县的万氏家族,凭借忠勇军功,以武将世家的姿态崛起于元末明初,后又于明清鼎革之际由武入文,开启了学术名门的发展历程,进而对浙东文化乃至全国学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鉴于目前学界对鄞县万氏门风转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关人物和史事的简单梳理①,而对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政治、社会因素却少有涉及。故本文拟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一尝试性探讨,以期丰富对明代卫所制度、地域社会和宗族文化等问题的相关认识。

一、“兼修文武”的军卫传统与“儒将世家”的万氏门风

鄞县万氏原本祖籍为安徽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定远县,因始祖万斌在元末大起义中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军功,乃至壮烈殉国,故而其子万钟得以承袭父职,屡从征讨,终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授宁波卫指挥佥事,子孙世袭,赐第宁波府学之东”[1]5,遂定居宁波,成为鄞县人。颇有意思的是,鄞县万氏虽然是以军功起家,但发展至第十一代,即万斯同、万斯大、万斯选等八兄弟这一辈时,皆以经史、文学见长,甚至比东汉儒学世家的“荀氏八龙”犹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鄞县万氏门风更迭的关键节点在哪里呢?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认为:

自公(万邦孚)十世以上,以忠节显者三世,自公以上,以儒术显者又三世,明州万氏,无愧为国家之世臣矣。[2]225

万邦孚为鄞县万氏第九代,往上追溯三世,即从“以忠节显者”过渡到“以儒术显者” 的关键性人物乃是其祖父万表(1498-1556)。

黄宗羲的这番论断也不尽然正确。因为纵观万表长达四十余年的求学与仕宦经历,其不单是学术显达,事功上的成就也颇为引人注目。

万表十七岁时承袭宁波卫指挥佥事,二十三岁时中武进士,历任浙江把总和掌印都指挥、南京大教场坐营、漕运参将、南京锦衣卫佥书、广西副总兵、左军都督漕运总兵、南京中军都督府佥书等职。而在此期间,其政绩最为世人所称道者,一是“先后奉役漕事十五载”[3]294,并为此提出了不少切中时弊的批评和建议;二是晚年抗击倭寇,不仅散家财招募勇士、僧兵,而且亲自上阵,乃至重伤身死。黄宗羲编修《明儒学案》,将其列入“浙中王门学案”,却最先对其事功着以重墨:

先生功在漕运,其大议有三……纤悉万全,举行而效之一时者,人共奇之,其大者卒莫之能行也。倭寇之乱,先生身亲陷阵,肩中流矢。其所筹画,亦多掣肘,故忠愤至死不忘。[4]354-355

其实不独万表如此,在其之前的鄞县万氏诸辈人物,几乎个个都是文武全才,既有扎实的武功技能,文化素养也是不低。据《濠梁万氏宗谱内集》载:第一代万斌,“自少雅尚诗书,工于骑射”;第二代万钟,“激昂骛学,工骑射,尊贤下士,讲论不辍”;第三代万武,“与郡中先辈相辨问知圣贤之学……少忼忾,尚气节,力能超距”;第四代万全,于正统(1436-1449)年间“三帅戈船御寇海上”,并且“恂恂儒雅,嘉与士大夫游,日从讲切诗书治道”;第五代万禧,因为治兵有方,军民皆敬“若孺子之仰慈母”,同时还有《家训十则》《兰窗稿》等著作问世。至于第六代万椿,也就是万表的父亲,虽然生平事迹不显,但也承袭了武职,并在诗文方面颇有造诣,撰有《感兰诗》《友葵吟》《品咏杂稿》《柳塘排节宫词》等。

从万斌到万表,近两百年来鄞县万氏能够秉持着这种“兼修文武”的家风,绝非是偶然现象。此处有一细节值得我们留意,那就是作为始祖的万斌,其原名乃是“国珍”,从军之后因为“生而颀长,有文武才……高皇帝(朱元璋)为易今名”[5]40。而且,从万钟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命名为武、文的情况来看,“斌”作为御赐之名,对万氏家族的影响亦不可谓不深。

“斌”,顾名思义,文武双全。明太祖御赐此名于万斌,除了是褒奖属下之外,其实也是其人才观念的一次宣示。因为明朝政权脱胎于农民起义军,追随明太祖的开国将领们,大多出身低微,短文少学,故而明太祖建国之初,便试图扭转这一局面,开始强调文教知识的重要性。于是,洪武十四年(1381),诏令功臣勋贵子弟入太学,并告诫云:

吾观自古将臣皆被坚执锐,备历劳苦以有爵位。子孙世袭其后,或骄焊恃功,不循礼法,致先人勤苦之业一旦倾败,由其不知读书故也。卿等皆有功于国家,身致爵位,子孙世袭。夫生长膏粱,不知礼教,习于骄惰,鲜有不败。当念得之甚难,而失之甚易也。宜令子弟入太学,亲明师贤士,讲求忠君亲上之道,监古人成败之迹,庶几永保爵禄,与国同久。[6]2143

不久,“文武兼备”的人才观念也被正式提出。洪武二十年(1387),明太祖拒绝礼部奏请设立武举之事,并解释说:

至于建武学、用武举,是析文武于二途,自轻天下无全才矣。三代之上古之学者,文武兼备,故措之于用,无所不宜,岂谓文武异科,各求专习者乎?……武学专讲韬略,不事经训,专习干戈,不闲俎豆,拘于一艺之偏之陋哉?今又欲循旧用武举、立庙学,甚无谓也。[6]2759

与不立武举相对应的,便是卫学,即以卫所为单位的地方教育机构陆续建立。自洪武十七年(1384),岷山卫学的设置开始,②从边疆、沿海到腹里各地,皆有数量不等的卫学建立。而“文武兼备”作为这些卫学的办学宗旨,亦随之不断的传承及发展,逐渐地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宣德七年(1432),陕西按察司佥事林时奏请增设卫学,即强调说“文武并用,长久之术,故武臣子弟不可不知书”,而明宣宗的回复也是“此皆旧制,所司即申明之”[7]1990-1991;待到隆庆元年(1562)宁夏卫揆文书院落成,提学佥事殷武卿为此作记,亦云:“卫学之设,实寓修文于武卫之中。……风习渐亟,恩义维系,由是战则胜,守则固。文教武卫,要不可歧而二之也。”[8]40

虽然就目前所能掌握的材料来看,有明一朝,宁波府及其下属诸县,均未设置卫学,但这应该是当地儒学兴盛、文教发达,府学、县学资源雄厚的缘故③。因为,早在宣德七年林时奏请增设卫学之后不久,吏部尚书郭琎等人经过商议,提出了以下应对方案:

比陕西按察司佥事林时言,各处卫所宜建学校,以教军官子孙。臣等议得,卫所与府州县治相邻者,令入府州县学读书;相远者,或一卫所,或二三卫所共设一学,以教训之。学有成者,听赴本处乡试。[7]2032

其中“卫所与府州县治相邻者,令入府州县学读书”的这项规定,联系到前文提及的洪武二十八年万钟率领族人定居鄞县,“赐第宁波府学之东”,则吏部有司在制定方案之际,很有可能还考虑到了明初以来卫所将官落户驻地,家属安置方面的某些惯例。于是,一方面是秉持太祖遗训,承袭着军卫教育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是近水楼台之便,长期受浙东文化的熏陶影响,由此孕育出来的“兼修文武”之家学门风,终使得鄞县万氏成为了明代首屈一指的“儒将世家”。

二、从万表到万泰:军卫家族的地方化与士绅化

虽然从总体上看来,万表与其家族先辈一样,文武双全,一派的儒将风范,但是仔细比对他们的仕宦经历,还是会发现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万表曾应过武举,是万氏家族中第一个考取“进士”身份的人。据王畿所撰之《行状》记载:

(万表)十七袭父职,素有大志,不与时上下,居常读书学古,恂恂一儒生也。……时宁波守寇君天叙,严饰不阿于人,见君英采不凡,叹曰:“君凤鸟也,岂终于枳棘者也?尝读孔明宁静淡泊之语,以相期勉。”君拜而受焉,归以揭诸座右,终身诵之。君之自立,盖有自也。正德己卯,中浙江武举。庚辰,中会试第十八名。《论将之策》有曰:“将系于相,天下未尝无将,特患无相耳”,学士石公瑶奇之,荐为第一,众以其激切时事,乃更定焉。是年秋,视卫篆;冬,授以都指挥浙江把总。[5]18-19

如上所示,万表在承袭父职之后,胸怀大志,发奋图强,接连通过乡试、会试,于正德十五年(1521)考中武进士,并凭此踏上新的仕途。然而,其起家之官却是品阶比宁波卫指挥佥事更低的浙江把总,这看似不合常理的背后,实际上反映出明代中叶以来,文武关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如前所述,明太祖在卫所军户这一世袭的职业群体中提倡“文武兼备”的教育理念,其初衷是想改变建国之初悍将武夫之气象,故具体实践起来,便会倾向于“崇文抑武”,即大力贬斥缺文少教的社会现象,鼓励或者强制军户子弟入学就读,如洪武十七年设置辽东指挥使司儒学,就是认为“武臣子弟久居边境,鲜闻礼教,恐渐移其性。今使之诵诗书,习礼义,非但可以造就其才,他日亦可资用”[6]2567。于是,久而久之,不仅“崇文抑武”的风气已盛,通过科举晋身仕途的文官群体,也是规模日益壮大,最终垄断了整个官场。这直接导致武官的地位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制度上,均一落千丈[9]。正德五年(1510),兵部下令:

军职子孙袭替者,自正德五年文书至日始,俱令提学考试起送。文理颇通、字画端正者为一等,袭替后推补军政;颇通字义、弓马便熟为二等,保送听用差操;书写不通、弓马不便者为下等,量将一级,不许管军事,子孙承袭别议之。[10]1316-1317

当文教知识成为影响军户子弟世袭家族武职,甚至袭职之后仕途任用的最大因素时,难怪出身于军卫世家的内阁大学士李东阳,会有“夫使文得以参武,而武不得以间文,则其轻重固已可见”的感叹[11]407。然而,时势往往是不以人的思维为转移的,面对这种“以文统武”的体制格局,地方上的中下层军户除了重视家族教育,确保世袭武职的传承外,更有抱负者,则开始与普通人一般,积极参与科举选拔,通过考取举人、进士等资历,以换得相应的认可和礼遇。万表即是后者④,而正德三年进士出身的寇天叙助其立志,所说的勉励之语如“君凤鸟也,岂终于枳棘者也”“宁静淡泊”等等,内涵也正在于此[12]5356。

果不其然,拥有武进士身份的万表,很快就从浙江把总升任至都指挥佥事兼理浙江漕运,随后又先后赴南京、广西、两淮等地区任职。终于不再受世系军户的局限,被束缚于宁波一隅,仕宦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与此同时,万表的学问素养和知识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黄宗羲曾说:

先生(万表)之学,多得之龙溪(王畿)、念庵(罗洪先)、绪山(钱德洪)、荆川(唐顺之)。[4]355

就在万表考中武举人的当年,即正德十四年(1520),宁王朱宸濠起兵作乱,王阳明因平叛成功,声望达到极致;而考取武进士的次年,即正德十六年,王阳明回到家乡余姚,引得浙中学子纷纷前往听讲,心学传播一度达到高潮。正可谓适逢其会,万表虽然没有直接受教于阳明门下的经历,却能够凭借地缘之便,与王畿、罗洪先、钱德洪、唐顺之等阳明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交游往来,辩论学问。

不过,万表与王、罗等人的学问交流,并不似黄宗羲所说的那样是单方面的汲取学习,其通过不断的思辨与实践,构建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学问体系,并得到时人后学,尤其是浙东地方士人的广泛认同。例如,进一步阐释王阳明的“格物”观点,主张“格物者,格吾心之物”[5]35,为黄宗羲所深深赞许,谓“先生之论格物,最为谛当”[4]355;从儒家心性之学的立场,批判当时士人群体中盛行的道教养生之法,因而撰有《道德经赘言》,同样是鄞县籍的著名藏书家丰坊为之作序云:“深明性命之旨,而不杂于迂诞,俾人修德凝道,顺受其正,甚可传也。”[13]150采集与国家体制、时政事宜有关的文章,汇编为《皇明经济文录》一书,既发扬了浙东学术的经世学风,展现了阳明学中的经世思想,更对后来晚明之际编纂经世文编的社会风潮,起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14]155-166。由此可见,与尚处于一般经典研习和诗文创作的家族先辈们有所不同,万表在学术方面的成功预流,终使其达到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的更高层次。

此外,万表一生亲近乡里,乐善好施,屡有扶贫济弱的义举。万表曾两度因病乞归,期间“幅巾布袍混迹缁素,垦山力田以给饘粥。岁酿酒,乡耆野老相与聚乐,鼓缶而歌,意旷如也”;嘉靖十八年(1539)岁收大歉,疫病横行,眼见饿殍遍地,乃于“昭庆寺开堂施药以疗之,择信行头陀有干济者,施米煮粥以次分给”[5]32。待到晚年,他还辑录古今方剂为《万氏济世良方》一书,自费刊行以救助广大的穷苦百姓。

如上所述,集事功、文章与道德于一身的万表,已然成为一位经国家制度、官僚阶层和学术社会等多方面认可的乡贤代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万表虽然热衷于科举选拔、族谱编修、寺院捐资和灾荒赈济等各类士绅活动,却唯独对当时非常流行的,且有助于建构文化身份的结社讲学活动不甚喜爱。对此,王畿在《行状》里描述道:

然绝不喜与生徒会聚,每逢东南会所,见予众中相酬答,辄避处隐房,众或强见之,终非所乐也。以为此辈未曾发心问道,不过以意气形迹,往来比挽,牵扯门面。虽终日与之言,徒费精神,彼此何益?……予曰:“此意不讲,已数百年,几成绝学。况成就人才,非徒为人,实以自为,所谓‘教学相长’。若待其愤悱,然后开口,明道所谓‘法堂前草深一丈’,非取友求益之初心矣。”[5]34

从这段材料不难看出,万表反感的并不是结社讲学这一活动本身,而是在此过程中,因某些参与者意气用事、互相攀比所造成的空谈不实之学风。而且,他对王畿“教学相长”“取友求益之初心”的解释应该是比较赞同的,所以将两个儿子拜入王、罗等诸位好友的门下学习。其中次子万达甫(1531-1603)乃是嫡出,不仅继承了家族武职,历官至广东督理海防参将,还从一代辞宗唐顺之学诗,颇得其真传。万达甫致仕之后与当时的著名文人,如焦竑(1540-1620)、屠隆(1541-1605)、冯梦祯(1548-1606)等唱和往来,共同组成诗社,还被推举为社长,有诗集《皆非集》传世。

卜正民先生曾指出,16-17世纪的鄞县,具有深厚的士绅文化氛围,即“以其学者、诗人、画家、书法家、戏剧爱好者、藏书家和古玩家而闻名遐迩。他们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文学社团和诗歌会社,聚集了艺术鉴赏圈子和哲学讨论群体看,建造了私人藏书楼(如著名的天一阁)”[15]252。从万达甫的行为举止来看,其很明显已经融入其中,成为典型的地方士绅。于是,待到鄞县万氏第十代,也就是万达甫之孙万泰(1598-1657)主持家族事务时,不仅没有承袭武职,而且舍弃武举,成为家族第一个应试文举,并考中乡试的人。虽然就仕途而言,万泰无法跟祖辈们相比拟,但社会声望上则远远过之。因为在明末风起云涌的党社活动中,万泰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之一。崇祯五年(1632),万泰与鄞县同乡陆符,以及慈溪的冯元飏兄弟、余姚的黄宗羲三兄弟等一起组成文昌社,承继东林党人遗风,与阉党余孽展开坚决斗争,其声势之浩大,即使是在“气象慷慨、勇于敢为”的浙东诸社中也是首屈一指[16]177;崇祯十一年,又在南京列名于《南都防乱公揭》,参与复社东林遗孤驱逐奸臣阮大铖的活动。因而声誉愈隆,与陆符、董德偁、董守谕一起被甬上名士尊称为“东林四先生”。后来明朝覆亡,万泰参加了钱肃乐领导的宁波城隍庙抗清起义,失败之后以遗民自居,不仅与同道者组织诗社,互相勉励晚节,还遣送诸子于黄宗羲等名家大儒门下,研习经史学问。自此,鄞县万氏彻底弃武从文,最终成为浙东乃至全国闻名的学术望族。

总之,明代鄞县万氏家族之门风更迭,不单单是一个“由武入文”的家学演变过程,更是世袭军户融入地方社会,逐渐成为以士绅为中心的名门望族,并确立其地域支配权力的一则典型个案。其中万表身处于时代的转折点,上承“兼修文武”的军卫传统,下启科举入仕、学术闻达等家族发展之新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谓“万氏之大,自鹿园(万表)始”[17]162,亦当作如是观。至于万泰,“弃累代戈矛之传,以文史代驰骋”[18]439,这既是明清易代,武业断绝的必然结果,也是其在浙东浓厚人文氛围的影响之下,作为地方士绅所作出的自主抉择。

注释:

① 相关成果参见:方祖猷《万斯同评传》第二章《万氏世传和家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20页;袁慧《从抗倭名将到一代史家——明清际俊彦辈出的甬上万氏家族史事考述》,《宁波党校学报》2003年第3 期;张如安,管凌燕《开国世家,人文炽盛——鄞县万氏家族》,《鄞县望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10-334页;林尚志《从武将世家到学术名族:明代浙东儒将万表(1498-1556)之研究》,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徐鸿钧《鄞县万氏从忠义将门到学术名族的变迁》,《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第2 期。

② 《明史》卷75《职官四》,第1852页。然据方志记载,河州卫学、辽东都司学的设置均早于岷山卫学,参见蔡家麟《明代的卫学教育》第三章《卫学的设置沿革》,宜兰:明史研究小组,2002年,第30页。

③ 据蔡家麟、陈宝良两位先生统计,明代曾设置的卫学共有112所,主要分布在九边各镇、西南诸省和沿海地区,其中东南沿海一带,却仅有南直隶的镇海太仓卫学、金山卫学,以及福建的平海卫学、镇海卫学等4 所,参见蔡家麟《明代的卫学教育》第三章《卫学的设置沿革》,第29-94页;陈宝良《明代卫学发展述论》,《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6 期,第94页。

④ 其实不独万表(1498-1556)如此,三十年后的戚继光(1528-1588),同样是十七岁就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然而为了实现抱负,亦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参加乡试,考中武举,只不过隔年赴京却恰逢俺答汗率军进犯,因加入京师保卫战的行列而未及会试。参见范中义《戚继光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7-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