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杰,侯翠玲,周 雪,周秀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价值观随之改变,育龄期妇女的怀孕年龄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这种现象产后肥胖症是女性在经历孕产这一特殊生理时期时,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导致新陈代谢减慢,从而引起以产后身体发胖为主要的症状,一般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据报道我国有87.13%的产妇可诊断为产后肥胖。在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一线城市较为常见。不在最佳适合于怀孕年龄之内的妇女58.4%,这其中的大龄期孕龄妇女和高龄期孕龄妇女50%。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对脾虚痰阻型产后肥胖的患者在特定穴位上贴以清泻胃热,利湿化脂的敷贴,其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药物直接刺激穴位,经皮肤吸收,通过经络传导,使药物充分发挥其功效。
中医认为产后肥胖因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脾肾阳虚;或因肝郁气滞,饮食不节,所致患者多有痰湿内盛、湿热内奎。《景岳全书·妇人规》云:“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全实者”。《金匮要略》指出“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病大便难”。在中医学中提出了肥胖与先天禀赋不足、痰湿壅滞、脾胃失调和饮食不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出的“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主要的发病原理就是本虚标实。脾虚痰阻型是产后肥胖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常见证型,素体脾胃虚弱,产时耗气,脾虚更甚,失于运化,水湿停滞,瘀而为痰,痰湿交阻而成,治宜健脾益气,化痰消脂。产后七情所伤,情志失和,肝气不舒,脏腑气机失调,而影响运化功能,治宜行气解郁,和胃消脂。先天禀赋不足,加上产时耗伤,肝肾阴虚,肾失温煦,脾失运化,痰浊水湿内停成瘀,痰瘀互结,治宜滋养肝肾,活血消脂。素体胃火较重者,产后进食肥厚之品,以致湿热壅于胃府,使痰温蓄积体内而肥胖,治宜清泻胃热,利湿化脂。
(1)通过拔罐的方式可以使人体汗毛孔扩张,刺激皮脂腺功能和汗腺功能,加速衰老细胞的脱落,加速排出体内废物和毒素。通过吸拔人体局部部位,能够对内分泌进行调整,使人体体内的气血实现平衡,促进肠胃蠕动,加速淋巴液循环和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加快。这样不但可以减去体内多余的脂肪,还能够减去体表脂肪,实现快速减肥的目的,还能够确保产妇的身体健康。
(2)通过对经络腧穴刺激的方式,对两大系统功能进行刺激,促进脂肪代谢,消耗积存的脂肪,增加产热,使人体自身平衡实现修复、调整。
(3)拔罐就是通过吸拔人体刺激穴位,对人体内循环进行改善,使细胞活性得到增强,打通经络,排瘀疏松,刺激穴位,这样才能有效分解和消耗体内堆积的脂肪。并且,能够对深层脂肪有很好的效果,并减去体表脂肪,达到加强脾肾功能的功能。通过疏通经络,使人体内的邪气得到祛除,具有非常好的减肥效果,而且能够对局部脂肪进行消除。
产后肥胖痰湿体质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也是长期存在的以后只能怪体质状态,不属于健康状态,也不属于病理状态;痰湿体质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根据中医理论,树立“未病先防”的思想,能够有效干预痰湿体质,使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得到有效降低。
穴位贴敷疗法指的就是通过制作的糊状制剂,利用经络、腧穴和药物的作用,实现中医外治的治疗效果。实际在开展治疗的时候,贴服的穴位要选择准确。穴位贴敷给药也是目前国际上重点开发的给药途径,其与皮肤给药吸收机理一致。皮肤角质层有贮存作用,使血浓曲线平缓,有着超越一般给药的独特优点,无胃及消化道的首过作用,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
根据传统药物疗法和针灸疗法的方式实施的穴位贴敷疗法,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复合性治疗方法,药物直接刺激穴位,经皮肤吸收,通过经络传导,使药物充分发挥其功效。
拔罐法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虚痰阻型产后肥胖,能够有效改善产妇机体的微循环,促进体内脂肪分解,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能力代谢,对产妇的皮肤生理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并且,肥胖具有非常高的复发率和患病率,对产妇进行远期疗效观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结合生化、免疫等高科技,加强治疗本病的机理研究,实际在开展临床治疗的时候,要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开展治疗,选择合适的穴位,不断提升拔罐法结合穴位贴敷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