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温疫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探讨

2020-12-14 07:48侯晓强
巴楚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邪气三焦疫病

尹 龙 易 文 侯晓强

(三峡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中医科, 湖北 宜昌 443003)

2019 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国内外迅速蔓延。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中医虽无法如现代医学分离出“戾气”为新冠病毒,但对于疫病的诊治历经千年,已经具备较成熟的辨治经验。外感热病的辨证体系包括伤寒六经辨证和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疫病的辨治可以参考外感热病,通过对“戾气”作用于人体后患者症状、病史等分析,辨为某一可以识别的证型,然后进行论治。中医治疗重在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改善人体内环境或免疫力,从而祛除邪气,包括病毒、细菌或真菌等[1]。中西医结合治疗COVID-19在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病程、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在疫情防治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2]。本文根据本地区COVID-19的中医临床诊治经验,结合理论和实践谈谈对本病的看法。

1 COVID-19属“温疫”

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言:“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从疾病的高死亡率推测当时的伤寒可能包括疫病,而从原文中偏重桂枝汤、麻黄汤及四逆汤等方药的运用,其时的疫病可能为“寒疫”。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首次提出“夫疫者,感天地之戾气也。戾气者,非寒、非暑、非暖、非凉,亦非四时交错之气,乃天气别有一种戾气”[3],“戾气”是对导致温疫的邪气的总称,如“新型冠状病毒”等传染病病原。清代刘松峰《松峰说疫》中将疫病分为三类:寒疫、温疫和杂疫。其分类清晰完备,简洁而切用于临床,有类陈无极提出的“三因学说”。“戾气”不在风、寒、暑、湿、燥、火等外感“六淫”范围之内,显然也不是内伤痰饮、瘀血等邪气。那么引起COVID-19的“戾气”属性到底是温是寒或是杂气?这是指导临床治疗COVID-19的关键问题。范逸品等[4]认为COVID-19 属于中医学“寒疫”范畴,提出首要治法为辟秽解毒,同时要及时运用活血化瘀、通腑攻下和补益正气等方法,起到对疾病“截断扭转”的作用。

我们认为COVID-19属于温疫,“戾气”的属性为温。首先,从发病季节气候特点来看,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气候监测显示,2019~2020年冬季全省平均气温6.8℃,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为强暖冬。气候是判断邪气属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冬暖气候决定了戾气的属性偏温。其次,从患者临床表现来看,大部分早期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为主要表现,无恶寒、身痛、流清涕等,舌苔以黄腻苔多见,脉象以滑数为主,这些都符合人体感受温邪的特点。第三,从疾病的整个发病过程来看,临床大部分患者临床辨证始终在气分、三焦,符合温病发病的规律。因此,可以将COVID-19归属温疫。李宝乐等[5]提出疫病属于温病之一,除了八纲脏腑辨证,应遵循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所创之卫气营血辨证。

有中医学者认为COVID-19属于中医“湿毒疫”范畴,从根本上是由“疫”邪引起,“湿”邪为患[6,7],“戾气”属性中是否有湿邪?湖北境内有长江、汉江,河流总长5.92万公里,湖泊总面积2 983.5平方公里,可见湖北水资源丰富;2019~2020年冬季,全省平均总降水量179.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成;自然环境中水湿较盛,湖北人饮食偏肥甘厚腻,因而湖北地区人群体质特点中湿气也是偏盛的。从临床症状来看,患者多苔腻,或黄或白,为湿邪侵犯的表现。且湿性粘滞,从新冠病毒少变异、病程中病情少传变、证候多属邪留三焦的特点来说符合湿邪的发病规律。但湿邪是来源于“戾气”还是人体体质则很难分辨。新冠病毒经飞沫及接触途径传染,“戾气”自口鼻而入,由鼻入于肺,由口入于胃。《黄帝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在人体有脾湿、胃湿不同。“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临床患者多舌苔腻而干咳无痰,是湿邪在胃不在肺,故湿邪多为体质因素。有部分患者舌苔粘腻而似苔非苔,为挟秽浊之气,故亦有外感湿邪因素,是疫邪挟湿,而非疫邪为湿邪。如清代医家吴贞所著《伤寒指掌》中记载:“大疫发时,或挟寒,或挟暑,所谓兼六淫也”。

2 病位在肺

临床实践表明COVID-19临床主要损伤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除此之外还可累及脾脏、心脏和血管、肝脏及肾脏,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COVID-19的发病规律与温病的发病规律相同。清代叶天士在《温热论》里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人体感受温邪后,邪气自口鼻而入,首先侵犯肺脏,若病情控制不佳,可发生传变引起心包病变。肺主气属卫,其合皮毛,故云在表,且肺开窍于鼻,因此,肺脏是保护人体不受疫病侵犯的主要屏障。新冠病毒主要经飞沫传播,由呼吸道而入肺,患者会出现发热、干咳、气喘等症状,在肺部CT上表现为小斑片影、浸润影、磨玻璃影等改变,正是“戾气”犯肺卫的表现。Chen等[8]对99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史的分析报告显示,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者占82%,气促者占31%。大部分COVID-19患者的病位在肺,只有约5%的危重症患者属于病情传变后出现了病位的改变[9]。临床患者中卫气营血辨证以气分多见,可见卫分及营血分;三焦辨证以上焦为主,可及中下二焦,即杨栗山所谓“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怫郁内炽”。

《温疫论》中提到温疫初期病位在膜原,“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但关于“膜原”的部位并不清楚。《温热经纬》解释为:“膜原乃人脂内之膜也。然邪之由鼻入者,必先至肺,由口入者,必先至胃,何以云必归膜原?此不可解者也,若云在内之邪必由膜原达外,在外之邪必由膜原入内,则似矣”[10]。由此可见膜原乃与皮肤相对而已,“伤寒之邪,自毫窍而入;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外感伤寒邪气,由皮肤腠理而入经络脏腑,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外感温疫从口鼻而入肺胃,肺及胃肠之黏膜为里,皮肤为表,膜原为半表半里。膜原与少阳相对应。少阳为经络系统概念,而膜原近于解剖系统概念。膜原又称“募原”,解剖组织名,泛指膈膜或肠胃之外的脂膜[11]。诸家愈说愈繁,不过多生歧义,并不能创造新的理论以指导实践[12]。膜原之半表半里论乃受《黄帝内经》、《伤寒论》六经的影响,只是清代温病辨证体系形成前的雏形。

又有以六经立论者认为COVID-19属太阳病。太阳为一身之藩篱,为膀胱经腑所主。伤寒与疫病的不同吴又可曾详细论述:“伤寒感邪在经;时疫感邪在内”,他认为温疫与伤寒邪气侵犯人体的途径和部位均不同,虽然后期都能传胃,但在初期却根本不同,故COVID-19病位在太阳经的说法欠妥。

3 病机特点为热、湿、瘀、毒

吴又可指出“夫疫乃热病也,邪气内郁,阳气不得宣布积阳为火,阴血每为热抟”。喻嘉言说:“湿温一证,即藏疫疠在内,一人受之则为湿温,一方受之则为疫疠”。余师愚曰:“疫既曰毒,其为火也明矣”,“疫证乃外来之淫热,非石膏不能取效”。王孟英曰:“疫证皆属热毒,不过有微甚之分耳”。由此可见,“戾气”多属热邪,疫病多为热病。外邪入里,里湿为合者,发为湿温证。湿热蕴肺,肺气宣降失职,湿阻为咳,热闭为喘。湿胜则咳嗽痰多,色黄或白;热胜则干咳少痰,呼吸困难,甚则肺气不降,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我们临床所见以湿热证多见,与有关报道一致[13]。正如《温热经纬》所载:“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多变局”。

若热入营血,血液受扰,血行失常,导致热郁血瘀。湿热留连导致气机失常,“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也可导致血瘀;患者表现为舌质紫暗,舌下络脉瘀滞,为瘀血之象。实验室检查提示D二聚体水平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等可作为参考。“毒”在中医学中,一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等,传染性、致病力强;疫毒邪气作为致病因子,起病急骤,传变迅速。二是邪盛即为毒[14]。有因疫毒闭肺,热气盛极化火为毒,气血两燔证,即西医所谓“炎症风暴”,患者临床表现为高热、喘息气促,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肺部影像学迅速进展。瘀、毒的情况在临床相对少见。

4 治疗重分消湿热

COVID-19的治疗应坚持辨病与辨证结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理化检查及病毒核酸检测明确诊断,临床以轻型、普通型及重型为多见,中医辨治可分为湿重于热型、湿热并重型、热重于湿型三种证型,治疗以清热化湿为主,叶天士云:“气病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同时要针对疫毒在卫气营血和脏腑部位的不同而确立治法方药,如喻嘉言提出具体治法:“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强调按三焦病位不同而给予邪气以出路。湿重于热型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或无热,倦怠乏力,干咳,胸闷,脘痞,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等,治疗以达原饮加减。达原饮出自吴又可《温疫论》,方药组成: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王孟英曰“又可达原饮,必湿盛热微者可用,未可执为定法”。湿热并重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胸闷气促,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治疗以甘露消毒丹加减。甘露消毒丹出自《医效秘传》,全方化湿辟秽,清热解毒。方中滑石、茵陈清热利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相合,共为君药;湿热留滞,易阻气机,故臣以石菖蒲、藿香、白豆蔻行气化湿;佐以连翘、射干、薄荷以清热解毒散结。王孟英以其为“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热重于湿型临床表现为发热不解,口干,干咳少痰,无汗或少汗,舌红,苔黄,腹胀便秘,脉数。治疗用宣白承气汤加减。宣白承气汤出自《温病条辨》,方药组成为生石膏、生大黄、杏仁、瓜蒌皮。恢复期气阴两虚型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沙参麦冬汤加减。肺脾气虚型患者表现为热退乏力,气短汗出,唇干纳差,苔少或花剥,脉细或细数。治以六君子汤加减。

5 预防宜补气化湿

中药预防疫病的组方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戾气”属邪气,人体正气是对抗邪气的主要力量,扶助正气,尤其是卫气,是防止感染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首选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有补肺益气、实卫固表之功效,还具有调节免疫力的作用。其次,疫病多挟秽浊之气,藿香、佩兰等芳香气味的中药具有避秽化浊的功效,因而服用或佩戴芳香类药物也是预防疫病的方法之一。疫为热,“戾气”属毒邪,清热解毒类中药也可以帮助预防疫病,贯众、金银花、连翘等中药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补气、化湿、解毒三类药物合用构成了中医预防疫病的基础方。如湖北省新冠肺炎预防2号方由黄芪、白术、防风、贯众、金银花、佩兰、陈皮等组成。北京、天津等地区的13项含中药处方的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的方案中多用黄芪、玉屏风散等中药和方剂补“正气”;北方8个地区多使用麦冬、玄参等滋阴润燥中药,南方5个地区多用苍术、藿香等芳香除湿中药,预防方案体现了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15]。此外,还应重视隔离病原、起居有节、调节情志、饮食营养、适当运动等预防措施。

总之,COVID-19属疫病中的温疫,“戾气”的性质为热,应参考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体系进行辨证论治,不可按伤寒六经辨证,治疗方法应以清热利湿为主,具体用药应因地制宜才能取得好的疗效。中医治疗疫病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如何将历史经验整理成适用于现代的辨证论治体系,与西方医学体系携手共进,阐明中医治疫的科学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邪气三焦疫病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亥时调“三焦”,养生效果好
幸福来自感动
别轻易拔罐刮痧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