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婷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0)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与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要求我们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与实践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实践作出科学系统的指导。然而在指导当代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问题却日渐突出,我们不仅要正视这些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还要深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以有效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问题为目标提出可能的对策。
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问题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学术界的理论贡献也日渐丰厚。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方向,采用不同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形成并积累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梳理概括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的基本界定,对规划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的测度路径具有指导意义;借鉴吸收学术界关于理论解释力测度路径的合理成分,对明晰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的测度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依循测度路径,进而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境遇,是我们发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问题的有益办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简称为马克思主义,它是一种历史性与共时性的存在,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也包括列宁等人对其的继承和发展,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理论体系;还包括由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可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范畴的基本特征。“理论解释”,一般来说,指的是“理论要获得自身的解释和阐发,应借助认识主体,并与之建立一种互动的认知关系,通过认识主体作用于认知手段来揭示理论的含义。”[2]而认识主体对理论的解释和阐发,既包括使理论要义获得阐发的基本内容,又包括使理论深入群众、掌握群众的基本取向,还包括运用理论说明社会发展规律、预见社会发展方向、指导社会发展路径等的基本要求。其中,基本内容、基本取向与基本要求,分别面向的是理论本体、理论价值和理论实践三个维度。“理论解释力”,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指的是“社会理论对社会存在解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可见,作为一种校验“理论解释”之效度的概念工具,“理论解释力”直接关系到理论在其本体、价值和实践三个维度上的综合表现。
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范畴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实践的动态适应性、与人民群众的紧密结合性——以及“理论解释力”的基本内涵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解释力,或称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主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生理论与创新理论同群众的结合程度和对实践的指导效力。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的大小,同样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本体、价值和实践这三个维度来加以测度。
面向理论本体、理论价值和理论实践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境遇,是我们发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问题的有益办法。在理论本体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偏弱。在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所进行的广泛探讨中,我们发现,不论研究者是从传统的解释思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4],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出发[5],亦或是用整体性视角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6],他们大都是围绕理论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关系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概言之,部分研究者是在“理论理性”的层面上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整体性。诚然,部分研究者也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出发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但是,那些运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内容”的研究者[7],实际上仍然处于理论理性的研究层面。这些基于理论理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成果,往往不能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性实践作出科学系统的说明,从而暴露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偏弱的一面。
在理论价值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现实性未能充分彰显。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世界的理论观照未能充分彰显。当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生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时,他们有时会发现某个具体论断过时或者失效;当群众需要运用理论应对某些重大社会热议事件、或回应某个思想领域敏感问题时,他们有时也会发现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供给不足。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的人的理论观照也未能充分彰显。当面向群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时,有时会遭遇群众对理论不愿听、听不懂的尴尬局面;当面向群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动员时,有时也会遭遇群众对理论教条化、说教性的不满。不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生理论的滞后还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不足,亦或是马克思理论内容与形式的缺陷,都暴露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现实性未能充分彰显的一面。
在理论实践方面,部分党员干部运用理论解释当代问题的能力不足。一方面,部分党员干部运用理论诊断社会的能力不足。就运用理论解决社会问题而言,部分党员干部的解疑释惑本领、开拓创新本领欠佳;就运用理论统一社会思想而言,部分党员干部的凝聚共识职能、整合力量职能缺位;就运用理论实现社会利益而言,部分党员干部的统筹兼顾能力、服务群众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党员干部运用理论回应质疑的能力不足。不置可否,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变革,尤其是随着新社会运动的勃兴,马克思社会运动理论范式遭受质疑与挑战,阶级分析法‘过时论’‘经济一元论’‘结构决定论’和马克思主义范式‘失灵论’等观点甚嚣尘上。”[8]然而,面对这些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诘难时,部分党员干部很难深入到西方话语体系占优势的国际话语平台中去解释、批判与回应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突出问题。上述不足直接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难以唤起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也难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责任感、使命感与积极性。自然地,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贡献有所忽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也有所动摇。
从理论本体、理论价值和理论实践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境遇,可以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问题归纳为:在理论本体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填补整体性实践造成的理论缺口;在理论实践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未能充分满足一系列来自现实的人、现实的生活的理论需要;在理论价值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诊断功能、批判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那么,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关于“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决定,是从整体性视角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的有益探索。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在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所进行的广泛探讨中,我们发现,部分研究者只是在“理论理性”的层面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整体性。毋庸置疑,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在理论理性层面上的研究,可以比较直观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提供直接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整体性。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9]3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的依据,只要还是停留于理论理性的层面上、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我们就尚处在对这一依据的理解还不透彻的阶段上,我们就不能自觉地拓展到实践理性的维度上、从实践的方面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践问题作出科学系统的回答。
这一问题——部分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只有“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9]5对于实践,我们已经不存在过多理解上的障碍。我们很容易接受,实践是一种改造现实世界的活动;现实世界作为一种整体性存在,决定了以它为改造对象的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实践作为一种整体性活动,又从根本上决定了以它为指导对象的思想理论的整体性。因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正是实践整体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也就是说,实践整体性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的根本依据。的确,认识达及实践整体性不可谓不是可喜的进步,可问题就在于,如若对实践整体性的认识水平仅仅停留于此,我们对这一根本依据的理解仍然是不透彻的。这种不透彻体现在哪里呢?这里就需要特别指出,实践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因此,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主观能动性共同规定了实践的整体性。而上述不透彻就体现在:我们很容易理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却容易忽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主观能动性还分别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共时与历时、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这种无意识研究下,我们很容易仍在理论理性的指导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很难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概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模式、优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路径等,从而未能及时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来填补整体性实践造成的理论缺口,进而削弱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
为了避免陷入为政策作单纯图解的研究困境,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主张通过剥离理论的“学术性”与“现实性”来加以解决,旨在从学术层面上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再用体系化的理论去观照现实。区别于唯心主义者,试图运用体系化的理论去观照现实的研究者考察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这与马克思主义的考察方法所涉及的对象是一致的。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完全相反,马克思主义是“从地上升到天上”,而不是从人们“所想像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去理解人与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因此,“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推动理论的发展,再将理论作为生活过程的“反射和回声”来观照现实的考察方法,才是关于理论与现实之间联系问题的“符合实际生活的考察方法”[9]30。可见,马克思主义“考察方法……的前提是人,……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9]30在这个意义上,那种以体系化的理论为前提去考察理论与现实之联系的方法,由于没有把握方法论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意蕴,而与马克思主义的考察方法还存在一定差距。
以体系化的理论为前提去考察理论与现实之联系的方法而言,它与马克思主义考察方法之间还是存在差距的。这种差距表现在它既没有充分把握唯物史观意义上现实的“人”,也没有充分把握辩证法意义上“现实”的人。我们看到,那些试图运用体系化的理论去观照现实的研究者,的确看到了“人”,但他们看到的是抽象的“人”,而不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9]5,否则他们为什么不去充分考量人民群众对理论的实际需要与接受能力,不去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关于优化理论形式、说理艺术的现实需求呢?这些试图运用体系化的理论去观照现实的研究者,的确也看到了“现实”,但他们看到的是固化的“现实”,而不是“应当灭亡的”现实[10]307,否则他们为什么不去密切关注与某个具体论断所产生的历史背景迥异的现实状况,为什么不去紧跟变化了的现实状况来进行理论创新呢?相反,他们在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不是去考量人民群众对理论的感受,不是基于新时代去赋予马克思主义原生理论以新意,不是紧跟现实变化去创造马克思主义新生理论,而是试图构造出逻辑自洽、内容自足的理论体系,然后拿来囊括各种社会实践乃至世界万物。
总之,以体系化的理论为前提的考察方法,虽然试图观照现实,但对理论体系在逻辑方面是否自洽、在内容方面是否自足表现出过度的关注,而对现实的人的思想实际与现实生活世界的矛盾实际缺少了应有的考量。这种部分脱离现实的体系化理论,只是在抽象固化的假设中构建体系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其量不过是从纯学术层面上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9]31
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9]6对此,一切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都不会忘记,“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9]48同时,一切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也不会否认,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人自身以及人自身的内在世界。可见,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理论要义不仅存在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之中,还存在于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之中。当前,党员干部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消费社会批判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文化哲学、生态学等来解决当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问题,有效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功能。然而,问题就在于,部分党员干部只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层次上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功能,仅仅停留于这一层次的党员干部,往往忘记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问题的重点还在于使解释对象革命化,实际地改造和肃清笼罩在自我以及对象认识上的迷雾。
由于没有体会到改造自我认识错误的重要性,一方面,部分党员干部依然遵循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理路,思考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普遍真理运用到与某一具体论断相关的实践中去”的问题,从而偏离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逻辑进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容易不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应然标准,来定位实践的应该样态。在面对某个当代问题时,他们往往将其首先引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某一具体论断之内来加以解释。一旦当代问题超出了具体论断所涵盖的范围,或出现了与具体论断所产生的历史背景迥异的现实状况,他们就由此判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不强,也由此降低自身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诊断力与批判力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解释力的辐射范围,为了强调理论对现实的超越,部分党员干部还故意放大宏伟的叙事效果,诸如“全面”“根本”的话语表达,使群众工作不接地气、不贴实际。更有甚者,部分党员干部还脱离现实描绘未来图景,使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功能与对未来生活的引导功能均不能充分彰显。
由于没有体会到肃清对象认识迷雾的重要性,面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诘难时,部分党员干部队伍对理论交流需求的满足相当被动;面对维护国际地位、维护国家权利等方面的需求时,部分党员干部队伍对理论支撑效力的运用也相当疲软。
正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问题并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以有效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问题为目标提出可能的应对对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实践作出科学系统的指导,是新时代赋予学术界的新的理论担当。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整体与局部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共时与历时的统一,也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新时代方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系统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发展方式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正是这种理论的系统性,使得我们在新时代方位上,不但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关系,而且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与要素的统一关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建立在党与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基础之上的实践,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的实践。在新时代方位上,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统一,要立足于国内外形势变化与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根据整体性历史形势与发展趋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规划未来社会宏伟蓝图并使蓝图成为现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实践,也是为实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与进步,并以其整体性成果铺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实践。在新时代方位上,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共时与历时的统一关系,要在认清与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重大时代课题作出系统回答,更要在坚定与把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解决当代国内社会主要矛盾。
可以这么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越深入,就越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宽阔的视野来研究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并预期实践发展中所潜藏的问题。因此,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关系,要通过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模式来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
“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9]30-3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就不再像试图运用体系化的理论去观照现实的研究者那样,只是从纯学术层面上抽象出来最一般的结果。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首先要突出现实的人的主体地位。研究者一要关注人民群众对理论的现实需求,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落脚于社会矛盾的解决与社会利益的协调之中;二要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民话语来教育群众,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晦涩难懂与过度抽象的话语“象牙塔”中走出来;三要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学理化,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新鲜话语来武装群众;四要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宣传解释。
其次,对实践活动与实际发展的过程的描述,归根结底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过程的描述。因此,研究者要充分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批判功能,从对观念性关系的批判,扩展到对现实物质利益关系以及诸多生产关系的批判,从而对现实的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制约关系进行批判与扬弃。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世界的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10]71。因此,在新时代方位上,研究者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与方法,必须要结合新的发展实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观点,必须要积极主动地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判断与刻意曲解,必须要勇于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式与庸俗化理解。
最后,面向现实生活世界,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强调理论对现实的超越,研究者要充分调动抽象思维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不同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理论逻辑的推演。根据理论逻辑推演,揭示未来社会发展可能会遇到的挑战并给出应对对策,促使现实生活世界的自我否定、扬弃与超越,使现实生活世界朝着有利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向前进。
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并非仅仅为了建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为了创立一种能够用以改变世界的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理论要义,要求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首先,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工作水平,从而较好地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制度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着力从制度上建设党与巩固党;要坚持加强经典阅读、理论学习与三观改造相结合,自觉养成过硬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强化理论责任与理论担当,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创新进取的能力,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努力改进和提升思想方法,着力在思想问题上凝聚共识、整合力量;要坚持党风改造与政府公信力建设相结合,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站稳人民群众的立场,着力在利益问题上统筹兼顾能力、服务群众。
其次,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抓时代机遇深刻地回答现实问题,集中解决那些影响范围较广、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为此,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积极跟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从变化了的实际析出具有重大影响的现实问题,并自觉、主动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这些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理论分析,挖掘其科学性与真理性,运用理论凝聚社会共识,集中群众力量解决现实问题,在部署推进各项改善与保障民生的改革过程中,要始终用实际行动回应各种质疑,增进人民群众对理论的认同感;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大胆吸收与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并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构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话语权,积极有力地回应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尖锐质疑。换言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合理选用人类文明中的其他有效理论,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
最后,广大党员干部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成果与实践成果实时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去,特别是要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理论在群众的认可、选择中,再次投入实践,并使理论在不断解决当代问题、汲取实践智慧的过程中获得再次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