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晔 苏 雯(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90后”大学生是指在1990—1999年出生的大学生。他们具有活泼好动、观念开放、较强的民主平等意识、好奇心重、善于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等特点。同时其中某些人也有以自我为中心、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的特点[1]。伴随着改革开放迅猛发展和多元文化盛行的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其婚恋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时代婚恋观念的基本价值取向,而且也预示了未来我国社会婚姻家庭的状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此,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90后大学生婚恋观教育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发现,学术界对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研究文献在2005年之后才逐渐地增多。这是由于2005年我国各大高校取消了在校大学生“禁止结婚”[2]的规定。颁布的法律提高了一些学者对大学生婚恋观的重视,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各方面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研究,直至2014年研究文献数量达到了顶峰。之后,学者们对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的文献数量呈下降趋势,尤其近5年来对90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婚恋观教育研究的文献极少。而在这少量的文献中,高质量的学术文章更是少之又少。笔者对这少量文献中关于90后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提到婚恋观,学术界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概念。笔者认为,大学生婚恋观主要是指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恋爱、婚姻家庭和性三个方面的具体体现。关于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分析,我们发现,近几年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恋爱观、择偶观、婚姻家庭观和性观念四个方面。
目前,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主力军是90后。相关调查数据显示,90后大学生恋爱比例高达80%,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恋爱现象相当普遍,甚至被视为一种正常现象[3]。90后大学生恋爱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恋爱的周期短,频率高;恋爱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恋爱道德模糊,包括恋爱场所的开放性、同居现象出现、性行为发生率上升[4]。90后大学生恋爱有一个特征:合得来则相恋,合不来则分手,能够迅速开展下一段恋情[3](63-65)。这反映出90后大学生恋爱观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大学生的恋爱动机表现为多样性、随机性;爱情至上主义愈加普遍;忽略爱情道德与责任,引发社会问题;追求生理满足,个人保护意识淡薄[3](63-65)。也有学者认为,90后大学生恋爱动机复杂,恋爱和婚姻脱节,不能正确处理恋爱、学习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对待失恋问题[5]。
研究发现,大多数90后大学生注重对方的人品和能力,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的影响,在择偶时带有功利主义色彩[6]。其中男女方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女方的择偶标准比男方更在意对方的外在条件,比如经济地位和家庭条件等[7]。有的学者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择偶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较高的趋同性和一定的差异性,比如男大学生更看重对方的外表,女大学生更看重对方的内涵;年级越高,择偶观就越务实和理性;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择偶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更深[8]。也有学者指出,90后大学生的择偶动机呈现多样化趋势,其择偶方式以自由恋爱为主,亲戚朋友介绍为辅[9]。
90后大学生婚姻观更趋向于自主化,而且对待婚姻愈加理性,他们注重享受爱情,但是必须要求一定的物质基础[10]。大多数学生对恋爱和婚姻的关系有较正确的认识,对家庭结构和模式的期望更彰显时代特点,对于离婚的态度随意,对于婚外恋和婚外性行为宽容[11]。有学者指出,有些大学生恋爱时不考虑婚姻,爱情价更高;结婚年龄依性别差异而不同,并且强调婚姻忠诚,强调平等[12]。也有学者认为,有些大学生对婚姻认识比较片面,比如将婚姻视作围城,认为婚姻就是为了繁衍后代,是生活上的一种负担,在谈恋爱期间可以有情饮水饱,只要双方互相喜欢,就可以很快乐地在一起。他们把婚姻看作一种形式,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更倾向于享受谈恋爱时的愉悦。在他们看来,婚姻就是平淡的生活,是一些关乎柴米油盐这些想起来就令人心烦的事情,从未理解婚姻的本质[13]。
90后大学生性爱观普遍由封闭化向开放化发展,宽容度提高。相关访谈数据显示,赞同未来配偶的婚前性行为的比例约占10%左右,大多数90后大学生能够接受配偶之前的婚前性行为,他们更在意的是当下的感情[6](26-27)。由于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并没有完全成熟,而且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在铺天盖地的网络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他们对异性的性需求表现得更为强烈,同时性观念表现得更加开放化。大学生在恋爱期间发生性关系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14]。但是随着性观念的开放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性道德有所滑坡,性行为呈现失范倾向,比如由于缺乏性道德的约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为不能正确对待性和正确处理两性关系,导致性越轨、堕胎、性病、性犯罪等一系列问题[15]。也有学者指出,90后大学生对待性,在观念上较为开放,行为上偏保守;对于性开放持双重标准。比如,在不涉及具体对象时,女大学生对性观念是持开放宽容状态的,但一旦涉及具体对象尤其是自己的婚恋对象时则趋于保守[16]。
对近5年90后大学生婚恋观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是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个层面展开的。
陈发达认为,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还有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使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和世界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0](73-74)。高中建、别楠楠研究指出,影视作品对90后大学生的婚姻观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选择人生伴侣时,将人品修养作为首要选择;趋于选择年龄相差较小的伴侣;以包容态度对待婚姻中出现的个性化行为;对恋爱与婚姻二者关系的认知愈加理性化。人品修养被大学生作为择偶的第一标准,可见当代大学生通过家庭婚恋题材电视剧中的人物角色演绎出来的个性化行为,来思考未来自己可能会承担的角色状况,并为未来婚姻关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思想准备,从而抑制婚后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提高婚姻幸福感[17]。杨旭、赵晓敏通过分析大众传媒视域中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认为大众传媒视域中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婚恋观影响的特征表现为,受众面广易形成群体效应,影响的无目的性及渐进性,矛盾性消解与建构的不同时性。总体来说,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大学生恋爱普及并朝多元化趋势发展[18]。廉秀颖指出,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影响着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树立,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西方文化的渗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大量的西方文化随之而来,其中西方文化的糟粕诸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性解放和性自由等思想也随之涌入,这些严重败坏了我国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表现为传统文化的弱化。一些大学生已经忽视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婚恋责任意识,这些因素衍生出了一些新型婚恋模式,如“网恋”“闪婚闪离”“约炮”“试婚”等,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日趋薄弱[19]。史青平、袁建勤指出,同龄人对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形成产生较大的影响。同龄人主要是指和自己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人,如同学、知己等。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离开了父母,经常陪伴其左右的主要是同龄人,因此,同龄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同龄人的价值观念影响最大。比如有的学生看到身边同学谈恋爱,自己也想谈恋爱,盲目选择恋爱对象等。类似这样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大学生的婚恋观严重扭曲[20]。
李姝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婚恋观的影响因素,她认为,首先是教育者观念落后。我国传统文化把恋爱、性欲、婚姻看作是很私密的事情,难登大雅之堂,而且部分高校重智育、轻德育,没有设置科学完整的婚恋教育课程。其次是教育渠道单一、教育方式呆板。这些对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6](26-27)。廉秀颖认为,学校在管理工作方面不完善,多数高校对新出台的大学生婚恋条例没有制定出较好的实施细则,以至于学校欠缺相应的管理手段;此外,高校周边混乱的环境也给大学生的婚恋行为带来了较为恶劣的影响[19](140)。安阳师范学院的张雪梅认为,高校婚恋教育体制不健全,婚恋教育师资缺乏,学生管理规定不能顺应女大学生婚恋观变化等,这些都将对大学生的婚恋观形成产生不利影响[21]。张春祥研究了将课堂舞台剧作为选修课程引入大学生婚恋教育课堂。研究结果表明,将优秀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改编成课堂舞台剧,有助于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所传导的诚信友善、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宽容乐观等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价值认知和信念系统,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感情问题,减少因失恋应急反应造成的不稳定影响[22]。
廉秀颖研究指出,首先,父母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不重视子女的婚恋观教育,这对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其次,教育方式不恰当,教育内容欠妥,一些父母忽视了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的情感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只注重其智力教育。当孩子走进大学校园后,一些家长却要求孩子择偶时首先要考虑物质条件。这种功利化的择偶观是极其不正确的[19](140)。吴继红认为,家庭对大学生婚恋观形成的影响除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家庭性教育的缺失,还有一些家庭虽试图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但是家长自身能力有限,教育孩子时找不到好的方法,所以经常出现很多问题[11](60-63)。霍廷菊在调查数据中发现,高达74.13%的同学对自己父母的婚姻关系持欣赏的态度,且父母的婚姻质量对自己的未来婚姻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会影响到子女对婚姻的信心[23]。
吴继红认为,90后大学生特有的性格特点对婚恋观产生较大的影响。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性格有的比较自私、任性,而且90后大学生性成熟较早,对婚恋观的形成也有影响。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和异性交往的愿望比十年前上升约12.9%[11](60-63)。张瑜指出,90后大学生的一些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婚恋观的形成,比如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等等[24]。李东风、付可可认为,大学生自身的受教育程度会对其婚恋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在90后大学生看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进行恋爱更多的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90后大学生会选择自由恋爱,并且文化水平越高的大学生进行恋爱时通常具有明确的恋爱动机,他们会把品德作为重要的择偶标准来进行人生伴侣的选择[1](50-53)。
迄今为止,学界对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对策研究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从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另一方面是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四个层面系统地推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历史与发展的客观实际,充分反映了社会意识的本质,同时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必须要接受婚恋观教育,要处理好婚恋观主流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必须在尊重婚恋观多元化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这样既能保证主流婚恋观对多样性选择形成良好的控制力,又能使多元化的婚恋观与主流婚恋观相适应[25]。
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发展不仅对个体获得幸福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社会甚至国家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社会都应该重视起来,互相协作,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婚恋观。学者们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1.社会方面
李东风、付可可在研究中建议,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建设文明城市”“婚恋经验分享舞台”“优秀模范夫妻评选与宣传”等活动,宣传文明健康的婚恋观。除此之外,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提升“爱的能力”等专业讲座,以此帮助人们树立文明的婚恋观[1](50-53)。闫方建议,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对婚恋交友节目的内容进行优化,减少其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国家广电总局应严把婚恋交友节目质量关,通过下发相关文件,对婚恋交友节目提出严格的整改要求,呼吁大众传媒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从根本上避免不良影响的侵蚀[26]。
2.学校方面
林丽菲认为婚恋观的教育途径需要进一步拓展,开办一些像“女性心理、生理健康”“爱情、婚姻与家庭”等专业性的大型座谈会,引导大学生主动地转变思想,纠正错误的婚恋观,从而树立文明健康的婚恋观[27]。郭玉玲建议,高校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将因材施教理念具体贯彻到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一系列相关的性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加从容地处理异性之间的性关系[28]。宋薇薇、闫红玉在研究中指出,对于大学生婚恋教育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其有效性,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比如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婚恋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接受婚恋教育,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心理辅导等等。由于婚恋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通过网络教育或许会让学生更愿意表达内心的想法[29]。彭明芳、谢华认为,应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相互衔接的性健康教育体系,使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一致,共同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爱观,促进大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30]。吴志凌认为,应该净化高校周围的环境,给9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择偶观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对于那些LG BT 群体学生,高校的职能部门不能一味地进行高压式的打压,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择偶观[9](154-156)。
3.家庭方面
李东风、付可可指出,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除了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需求外,还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不能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孩子的精神和品德的教育[1](50-53)。仁金香、陈丰琳认为,作为家长应该时刻关心爱护孩子的成长,耐心地教导孩子如何处理人际交往关系,与异性相处时,要学会保护自己,要正确地、理智地对待性关系,从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帮助他们收获幸福美满的婚姻[12](149-150)。史青平、袁建勤认为,父母应该多与学校保持联系,对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恋爱状况要做到及时掌握,以便当子女在学习上和情感上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加以疏导[20](102-103)。
4.个人方面
闫方在研究中指出,大学生应该做到科学理解婚姻自由,树立正确择偶标准;提升施爱、接受爱、拒绝爱的能力;增强婚恋法律意识,保护双方免受伤害[26](197-198)。杨曼认为,大学生在学习的黄金期内,应将学业放在首要位置,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奋斗,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另外,大学生必须要看清爱情的本质,学会处理好爱情和学业的关系,千万不可因为爱情而荒废学业,尽量做到两者双丰收[3](63-65)。史青平、袁建勤认为,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培养责任意识,提高其责任感,例如,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进社区”和“志愿者”等活动。通过参加这些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奉献社会,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让大学生认清责任的重要性,从而在婚恋过程中主动做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20](102-103)。
通过对近5年研究我国90后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一个是对于90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研究,另一个是主要关注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研究。并且学者们对这两个维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对婚恋观现状的相关描述让我们能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理解90后这个特殊群体的婚恋观内容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无论是对整个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可行性。当然,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数学者进行研究时都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只是极个别学者采用其他的方法,而问卷的制作一般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有调查者的个人价值判断色彩,不符合社会学中价值中立的原则,因此采用问卷调查法得到的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广大被调查者的观点。这种方法不建议推广,学者们应该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创新。
从研究对象来看,目前学界主要是对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研究,而对于高职高专和研究生的研究较少;对汉族大学生的研究较多,而对少数民族涉及较少;对局部地区研究较多,而对中国全体大学生研究较少;对城市籍大学生研究较多,而对农村籍大学生涉及较少;对女大学生研究较多,而对男大学生研究较少。即使目前学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并没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面、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婚恋观进行研究,不能够综合地全面地反映90后大学生整体的婚恋观。
从研究的内容看,近几年学者们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于调查结果的简单分析描述上,缺少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论上的研究。而且目前研究多集中在纵向比较研究上,缺少横向比较研究。研究的内容较为狭窄,有待于充分地拓展。除此之外,研究内容还存在一定重复性,缺乏创新性的研究。
从研究的学科视角看,本文通过对近5年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发现,对90后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最多的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诸多学科中,社会学所占的比重最大。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社会学中调查方法比较有利于对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的操作。但是为了获取的研究数据更加全面,笔者建议学者们试着从其他未涉及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或者是从几个学科进行交叉式、综合式研究,同时可以开创文章研究的新颖性。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我国对待婚恋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青年的婚恋观,不仅对个人未来生活的影响较大,而且对于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同样具有重大影响。作为青年的代表———90后大学生这个带有时代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婚恋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整个社会都要重视起来,形成合力,践行家校合一的教育理念,对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正确的婚恋观。